“赖孝”的来历

            郭  澄

“赖”是一个贬义词,有依赖,耍赖,赖痞,不讲信用赖婚、赖账等意思。但“赖孝”在我县,特别在县东,对失去亲人的后辈来讲,却不是贬义词,而是一个正正经经的褒义词。这还得从一家缚笤帚的说起……

缚笤帚

缚笤帚是很早以前就有的技术活,可不知什么原因,它却没有加入到72行之列。所用设备十分简单:缚者坐的小櫈;腰里系的卷子(同妇女织布腰里系的宽带子一样);卷子中间系一根麻绳;脚蹬在一个T字型的硬木头上,叫蹬板;麻绳的另一端固定在上面。缚笤帚一般用高粱杆的上半部份,因长短、粗细和古时射箭的箭相似叫箭杆。因有穗能制作刷锅碗的刷子,也叫刷子箭。因为方言,县东人称它为刷(fa)子箭。收髙粱时,用镰刀把有穂的箭杆部分割下来,也有叫钳下来的。把高粱在石头上摔出来,选出穂大、杆长、白净、匀称的箭杆,在农闲时缚笤帚。缚笤帚时,先把一部分箭杆剖开,取掉中间的软心,就可以缚了。缚时,先用水把它湿润一下,根据笤帚大小,抓一把剖了软心的箭。为保障笤帚把硬度,再在外面加几根没取软心的箭杆,把它绑在卷子和蹬板的麻绳上。腰脚同时使劲,用麻绳从上到下使劲勒,就在箭杆上勒出一个结。感觉合适后,用细麻绳把它固定起来。这样一结一结捆绑,其高粱穗部分形成一个“凤头”的样子。“七把笤帚八把耙”,就是说,笤帚的头缚成了,而笤帚的把儿,至少要绑八个结,也有叫瓜的。这样缚好的笤帚结实耐用。缚成后,把这些缚好的湿笤帚,平放在平整的地上,上面放置一张又宽又平的木板,并在木板上放置一定的重物,把这些笤帚的头压平,等笤帚上的水份蒸发完后,笤帚头整齐划一薄厚匀称方可使用。

缚笤帚

传说很早很早的时候,有一家人在皇宫,专门给宫内缚笤帚。父亲年岁大了后,便把它传给了儿子和儿媳。一天,儿子和媳妇正在缚笤帚。有人告诉他父亲急病去世了,他急忙解下腰里的卷子,因干活出汗,把衣服脱了,顾不上系扣子,便顺手拿麻绳在腰里一缠;脚蹬蹬板用力猛,他怕把鞋夯破了,便把鞋趿在脚上。他老婆和他一样,也因干活出汗,没扣衣服。还有一撮头发掉下来了,没顾上整理,就急忙往家里跑。到家后,往头上缠孝布时,又把一截没缠上……正在这时,皇圣亲自前来吊唁,看到他这形象。皇圣便称赞他为急着悼父亲,穿戴不讲究,可称得上“赖”;一片真心实可褒扬,称为“孝”;其他儿女,要向其学习,要当个衣寇不整的“赖孝”,不当哭无泪水,下跪膝不沾地的“洁孝”。

缚笤帚

“赖孝”一词从皇宫传出后,民间的孝男孝女纷纷效仿。主孝头上缠孝布时故意留一截;男孝腰里缠麻绳(也叫缠疙巴绳),女的缠麻丝;主孝的鞋趿在脚上不穿;有不理发、不剃胡须的;有三年守孝不干工作、不换衣服的;有哭起来鼻涕涎水一起下的;还有出殡时泥里水里乱滚的;反正是越赖越孝,不赖不孝。有些孝男孝女因性格等原因,不会哭或干脆不哭,就制作一个眼罩戴上,是泪如雨下?还是没有一滴?外人也看不到,只要主孝表现好,就一“俊”遮百丑了,“赖孝”也就从古传到了今。

                   

你可能感兴趣的:(“赖孝”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