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8日 中原焦点团队 初27 庞爱国 第108天分享 本周第3次约练 总第133次约练 咨64、观55、来3、朋3、box约练5、案例分析4,总分享第115次分享
本周第三场 咨询师
始终坚信来访者是带着答案来的,只是她在倾诉前没有静下心来梳理,或者没有合适的安全的环境让她有梳理的机会。在咨询中有一段时间有一个想要评判和建议的声音,好在止住了,还是选择相信来访者老师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相信她,接纳她,只是需要稳住自己,保持一个温暖、安全、接纳、尊重的氛围,她就可以逐渐的打开,信任就在不知不觉之间增加,然后就会说的更多,在过程中,在进入状态时,只是顺势好奇的问出心中所想,不需要刻意的去用所谓的什么技术,当进入那种神奇的状态时,问句就会从心里直接涌出来,最后总结时,观察员老师问我当时是怎么想起来那样问的,我却有点忘记了怎么问的了,确实不知道怎么回答,只能说是一种状态吧?
咨询奖励答疑和咨询展示(转自杨老师)
(一)答疑解惑
1.坚持说明一个人有毅力。
2.来访者有情绪,关注不到就关注不到。随着刻意训练多了,就关注到了。大量训练,确认来访者知觉,去探寻对来访者有更多的了解。
3.对来访者问:你不觉得他有问题吗?
这个我也不好说有无问题。我想问的是你的感受是什么?你的想法是什么?不去表达自己的看法,保持淡定、中立。
4.来访者情绪不好时,使用外化技术,有时说“不知道”。确实用外化会想不到,需要聊透,对她这个人好奇、澄清、具体化等,偶尔才使用技术。“不知道”是正常的,“知道”是难得的。
5.学习无动力,一旦牵涉动力,最起码需做一段咨询。咨询是陪伴加等待的过程。抚养孩子也是,等待至关重要。咨询最起码需几次,来访者期待值降低,反而效果更好。咨询前需说:咨询需一个过程,孩子的情况需一段时间。
6.怎么突破不敢做咨询师?找熟人做;微咨询。不要太执着做来访者和观察员。来访者可对自己的问题解决,自身成长和完善自己;观察员可看到咨询脉络。
7.学生不停眨眼:家长带孩子去检查排除躯体疾病;是否有精神病?是否有精神障碍?
8.到来访者家里咨询:不去。觉察自己怎么想帮对方?遵循咨询设置不求不帮。来欢迎,去不留。
9.孩子在自己屋里不出来:孩子用这种方式努力保护自己。同时看看是否有精神问题?不知妈妈对孩子做了什么僵化到如此程度?这样的情况我也不知道怎么解决更好?看看是否有什么办法缓解亲子关系?
10.看分享对号入座:缺浸泡时间。慢慢走,有一个阶段一个感受。我也不理解顶礼膜拜某老师的想象。可以欣赏,特别崇拜某咨询师,要么咨询师有状况,要么自己需成长。这是不太对的苗头。
11.来访者说:净说这没用的:咨询师需兜得住,容器足够大。咨询师有义务在咨询前告知来访者,咨询是不给建议的,通过陪伴探索然后让你对这件事有足够的思考。在咨询中或咨询后再说来访者易有误解,有情绪。把话说前头。若开始未说,咨询中来访者这样说,可这样:我能感受到你特别希望我给你具体有用的方法,但别人给的不一定对你适合。你在实际中都做了哪些尝试?
12.聊来访者知道的,打破一些。聊几次更放松了,再聊知道的更多。咨询师能稳住很重要。咨询脱落,不是来访者,而是我们不想做,不喜欢她。你真的想做这个咨询吗?真的喜欢她吗?真的对她好奇吗?你想到做长程咨询吗?
13.反复说“情商低”:不回应。不好回应就不回应。继续聊能聊的。反复说有可能是口头禅。有的可具体化,能具体说说吗?再反复说就不一定回应了。
14.对方一句话等敏感:怎么回应不重要,重要的是理解,感受她的感受。是理解到还是想改变她?我们有无评判、指责、责备、否定。不满在。修自己,接纳,理解未知,感受对方感受的能力,就知怎么回应。
15.封闭式问句多用于澄清。
16.聊的话题有时偏:先偏就偏一会儿。可适时问,我想问的是,现在想聊的与起初聊的目标的关系是什么?
17.不以咨询师角色与朋友的孩子聊。
18.看到“心理咨询室”不进:朋友家孩子本来就不能做咨询。开始就把咨询设置说清楚。直接转介,也可不带到咨询室,可聊一次大致什么情况。不做正式咨询。
19.若咨询师有事提前一天给来访者说。按行规,当天不做,我今天状态非常不好,可能不能更好帮助你。下次再聊是否可以,按行规,下次做后,再补一次咨询。
若来访者到约时间不来,扣咨询行规扣咨询费。
20.孩子买平板听音乐要不要买?不知道。只有你自己看。可做约练看看。有的能给,有的不能给。
(二)咨询展示学习分享
1.刘老师咨询中的话:
(1)保密设置:不录音,慎独
(2)如果不方便说的,即使我问到你,也可以不说。你感觉方便聊哪儿就聊哪儿,毕竟是有这么多人在场的情况下。你跟着感觉走聊到哪儿是哪儿。能有收获当然会更好。那你看我们今天从哪儿开始聊呢?
(3)所以关于时间这块,你大概是怎么分配的?
(4)说说看,是什么让你说出了这句话让你是特别轻松的?
(5)如果有可能的话,你希望有什么变化?
(6)所以讲到这里,你的感受是什么?
(7)所以你有这样的觉察,你接下来的状态有什么变化?
(8)所以当这个结不再是个结,具体的会有哪些调整,不一样吗?
(9)如果把这个活分出去、也不把事不当成事,那可能又会怎么样?
(10)会怎么享受呢?
(11)那么想到这儿,你还好吗?
(12)我不知道通过今天的交流,你有哪些感受,思考,如果做简单梳理的话。
(13)非常感谢你在这课堂上呈现你的生命故事,差不多的话,就到这儿?
2.情绪出不来,道理进不去。
3.真正用我们这个人本身做助人。
4.通过实操,咨询师角色的体验,有足够的容器,有足够稳定的容器。
5.适时恰当沉默,带给来访者更多更深入思考。
6.奇迹愿景对来访者想要的易实现,更有动力。
7.中立态度贯穿在咨询始终。
8.不到万不得已不用技术。
9.同样的话不同的人说出来效果不同,与信任度有关。
10.咨询师语言丰富与否不影响咨询。
11.当来访者哭时,咨询师任何回应都会打扰到她,效果就打折了,深层次就会出不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连表情也不回应。像出生的婴儿,她在自己的状态里才出来。咨询师与演员不一样,进入角色就在那个状态里。咨询时就是咨询师。咨询师是专业化,职业化的过程。要多练习。
12.咨询中咨询师的言语与非语言都对咨询产生影响。慎言慎行。
13.关注人本身,道大于术。
14.实操跟得上,咨询师角色体验足够,量变产生质变。
公益督导第二次:(转自金老师)
1.我们出售的是时间,而非效果
(如果没有效果,难道你要给来访者钱吗?)
2.父母打探孩子情况,表示理解。(补一刀)
3.如果孩子是被骗来做咨询的怎么办?家长用什么方式不是我们能控制的,用难得的心态看孩子。围绕着人做工作。
4.资料是且听且收集,固始就是资料。
5.称呼上要严谨,双方不要用姐姐或者宝贝之类来称呼。
6.咨询中发现一个点,也不一定有时间去聊。能抓住的就盯住,没抓住的就放过。
被咨询收获:
1.做为咨询师一定要恪守咨询伦理,这是对双方的保护。
2咨询收费就是让自己贵起来,让对方珍惜,也体现自己的价值,同时也是广而告之,找你聊是要付费的,避免了一些无聊之人聊无聊之事。
3.生活中的咨询和规范化的咨询是有不同的,随时做好切换。生活中的咨询,也要给她时间限制,不收费是人情,收费是正常。
4.熟人不做咨询,给她推荐咨询师。
筑基第五课(转自邹老师)
社会知觉:
对社会的整体的看法。家长很容易拿自己以为的去衡量孩子。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单方向的沟通不叫沟通,沟通不下去。双方向的沟通才叫沟通,多次往复才能完成沟通。一定要花时间去了解对方的看法、想法,保持好奇。难在很容易就有自己的东西,有自己的评价、预设,一旦用的时候就忘记了。一旦能够做到,就能沟通好。保持未知,清空自己,好奇。
影响因素:
一是经验:世界多元,各有道理。每个人在他的世界都是对的。有一种强大叫你说得对。夏虫不可履冰。如:一个树桩,厨师可以做成菜板;农民当成柴火;艺术家可以做成艺术品;园林师可做成盆景。不能卷入对方的是是非非中。生活中面临孩子,赢了道理输了感情。
二是需要:每个人需要不同,每个人的感受随时都在发生变化。确认知觉要动态进行,每次聊的时候都要去问对方感受怎么样,对这事怎么看,随时都在变。如:父母对孩子的爱,记得孩子喜欢吃什么,总喜欢做这道菜,我们的记忆可能会保留在那里。但是孩子可能早就改变了品味,要随着他的变化而变化。这才是真爱。
三是兴趣:即爱好。
四是情绪:情绪是非常影响人的,所有你有情绪的地方说明你在乎。有情绪的地方需要去看看,事出反常必有妖。在咨询中需要去看看,当一个人情绪化和情绪不好对事情的看法是完全不同的。情绪出的来道理才能进得去。
心情好的时候对世界的看法是这样的,情绪不好的时候对世界的看法是那样的。心情不同的时候,对事情的看法不一样。注意对方的情绪状态,接得住对方的情绪,当一个人情绪不好的时候一定要能接的住他的情绪。
云手三步法:接得住,顺势后退,顺势回推。(一包二退三推)
云手:情绪出得来,道理进得去。谈话时,一定要多注意对方的情绪状态,直接涉及到对方的认知和看法。做好容器,接得住对方的情绪。不要去纠正,不要硬碰硬。如:孩子说学校是个垃圾;这个世界真黑,等,不要急于去纠正,也许孩子只是想倾诉。
知觉效应:
一是首因效应第一印象,如:相对象时精心收拾自己。首因效应有时会导致固有印象。但要注意人是会有变化和改变的。要永远好奇。一般发生在陌生人之间。
二是近因效应一直感觉挺好,有事有求于他,但他不愿干,以前的好印象没了。受近因效应影响,有可能以偏盖全。一般发生在熟人之间。因为一件事就否定了全部。好多年的关系会因此断了关系。注意人际沟通中的边界,不能让别人对自己产生近因效应,也尽量不要对他人产生近因效应。生米恩,斗米愁,边界很重要。咨询中的规矩,如:时间观念。不能破规矩。
三是晕轮效应以偏盖全。情人眼里出西施。一好百好。多思考自己的思考是否全面。应对方法:具体化、好奇。有时候,越是炫有可能内心有危机。咨询师要永远保持好奇。通过具体化,去打破对方的以偏盖全。让他自己意识到考虑得不全面。如:我老公不是个好东西;我妈妈不称职。。。保持好奇,具体化去聊。
四是刻板效应如:说到上海男人怎么样怎么样、东北男人大男子主义,等等,刻板效应。当一提到,大脑中就出现的印象。自证喻言,验证自己的观点。
归因:
一是内归因:抑郁瘂的是内旭因,攻击自己容易自己出现问题。不过利于自我觉察。不幸福的婚姻是内归因。容易对身边人内归因,家庭容易伤人。不怪你,都怪我。
二是外归因:才瞒怨别人。幸福的婚姻都是外归因。可以对爱人有更多的外归因,但不要期待对方有更多的外归因。接纳才有沟通,沟通才有合作,合作才有改变的机会。多了解当事人内在的想法。
无论外归因还是内归因都有它自身的好处。接纳才有沟通沟通才有合作,合作才有改变的可能,都是因为你怎么怎么样,所以才怎么怎么样。
人越失望越容易有情绪。
社会动机:
一是亲和:亲近和群。感受到更多的爱、温暖。女人、青少年喜欢亲和。有的人喜欢独往。一个的亲和起源于他跟他主要抚养者之间的关系,越和谐越亲密,就跟其他人越亲和。婴儿小时需要被满足、被照顾,哭的时候需要更多关注。亲和起源于依恋。
二是利他:每个人天生都有助人之心,受外部环境影响,不忙、社会评价、结果等影响。也受个人人格特点和专业影响。要找人帮忙的话,什么时候更容易别人更容易帮你,心情好的时候。如果有他人在场,不容易助人,会导致责任分散。如:要找人帮忙,千万不要让他知道我们还找了别人,你没有看重他。每个人都希望被别人看重,足够的重视,你要把他当回事儿。跟孩子交流也一样,把孩子当回事。对他人心怀敬畏之心。
三是成就:自尊=成功/抱负。成就越大越容易有自尊。
1、 目标的吸引力。对目标感兴趣。探寻他的知觉,他在乎什么,在意什么。对他有吸引力,他才会有动力。顺势而为。聊对方能聊的话题开始,再逐渐深入,慢点介入主题。卷入越多,越容易改变。让对方更多参与和卷入。家长不可为孩子定目标,否则孩子没有动力。看到他所在乎的。
2、 成功与失败的主观概率。不怕努力,怕的是努力之后没有效果。当看到努力之后有改变有希望,就会去努力。如:追求美女。一般男子不敢追,怕失败。如果觉得能实现,就会更有动力去做。咨询中:多探讨愿景,让对方看到有成功的可能。风险于成败的主观概率。
3、 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如:每天让你计算1+1=2,人会觉得没有意义。自我实现的可能性,如不足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可能跳槽。
四是侵犯:
1、 目标受阻程度:如果感觉目标能实现,可能会去做。感觉不公平,也有可能会侵犯。特别希望能公平。兄弟姐妹:同胞竞争,不患贫而患不均。
2、 侵犯后果:侵犯之后惩罚非常严重他会掂量掂量,如果没有惩罚他会继续侵犯。家长的侵犯可能会导致孩子的模仿,以暴制暴。
你想要别人怎么样你就怎么样对他。孩子会学习父母的行为。情绪不好的时候容易侵犯。情绪不受控制的时候容易出现侵犯行为;道德水平低的时候容易出现侵犯行为;醉酒的时候容易出现侵犯行为。
3、 情绪状态:心情不好时,容易侵犯。千万不要跟有情绪的人发生冲突。醉酒等。跟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有关系。
情绪:包括内阁、自责、嫉妒等。
嫉妒:人很容易有嫉妒之心,容易嫉妒的是身边的人(完全不嫉妒你的人只有父母)当我们展现我们很厉害的时候,别人会嫉妒。和其光同其尘。
嫉妒会变成仇恨。嫉妒是一把刀,不是插在别人的身上就是插在自己的心里。
在生活中很容易嫉妒羡慕身边的,最近的人。
态度:
一是依从:他愿意接触、不排斥。就开始对这件事情卷入,接着就会认同,认同多了慢慢地逐渐就会产生内化。不能上来就制定很高的目标。先试试再说。
二是认同:了解多了就会认同。
三是内化:浸泡式学习。态度转变:构成要素:传递者、沟通信息、接受者、情境。在特定的情境下,传递者把信息传递给接受者。家长要转变孩子的态度,一定要选择场合,生活中处处都有心理学。传递者:传递者的可信,稳定、温暖。稳固的关系。信任度(咨询关系受信任度影响)。不求不帮。来欢迎,去不留。信任是很重要的关系。安静、保密等,营造情境,对方才会放松,才会敞开心扉。(曾子杀猪),守信。失信的家长的后患无穷,所以,别欠孩子的债。沟通信息:不同的人不同的方式。接受者:考虑到不同人的特点。
他人:
一是沟通:澄清、具体化,你听到了什么,怎么想的,来回反馈才能真正的沟通。两人沟通实际上六个人在沟通:真实的你,你认为的你,他认为的你,真实的他,你认为的他,他认为的他。孩子以为自己说明白了,家长以为自己听明白了,家长再开始说,结果说不到一块儿。即便用不上心理学的技术,但可以用心理学的原理。咨询中为什么那么顺利,咨询师容易静下心来听对方。听他说,去澄清,理解他。
二是人际:
良好人际的原则:相互原则。单方面的付出关系不可能长久。人都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自我价值保护原则: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有价值的,自己是不错的,我们都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认可我们的人,欣赏我们的人。
平等原则:平的才会有更多的交流。
三是婚恋家庭:亲和、喜欢、爱,是一级一级的。
喜欢和爱的区别:先是亲和再到喜欢再到爱。爱往往是会有更多的依恋,利他,奉献,亲密,以性为基础。
喜欢受哪些影响:受熟悉与邻近的影响,还有受相似和才能的影响。
爱情的黄金法则:价值观相似,性格互补。
人格:真诚排第一,最让人讨厌的是虚伪。我们最喜欢的是有才能又有一点无伤大雅的小缺点的人,离我们近。
家庭的核心是夫妻,不是孩子。温暖、稳定的环境,才能让孩子更好的生长。真爱孩子就好好地爱另一半。
四是社会影响:下次课程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