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念教学》读书笔记1:通过研究激发热情

1.序言

时代发展引发学习与教学的重大转型

以前学习的东西,无法灵活运用于真实的生活场景里,成为了“死知识”。教育需要尽力范式层面的改革,从教知识转向教素养。素养体现为未来在限时世界的场景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体现综合性,涉及真善美。

范式性的变革对研究者、教师和学生都是极大的挑战。理论变素养,知道变做到,零散变系统,师生要对学习经验和教学经验进行再造。大概念教学,让师生拥有专家思维,意识到大概念变动的正常性。这场范式的变革中,师生都应成为知识创造的主动参与者。

关心做还要关心为什么做(为什么这样做)。研究性教师,要自动运用理论指导实践。

大概念教学实践需要时间,需要过程,不同学科的老师对大概念的理解是不同的。教师要习惯与自我发问:“如果在现实世界的情境中要激活和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那么学生现在需要理解什么?”

本来担心大概念教学会变得枯燥乏味,充满老学究气息,也许过分实用主义。初读序言,这种疑惑在一点点减少。反而有了好好学习理论,好好去实践,去做理论指导下的科学性实践。

2.目录

翻看书籍目录。了解本书基本结构。文章先是辨析了大概念与大概念教学这两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接着将单元整体设计要遵循迭代逻辑,具备望远镜和放大镜两种思维。最后三章指向了大概念教育的目标设计,过程设计和评价设计。这里遵循的仍然是泰勒的现代课程观。里面是否应该有多尔的后现代课程思想,需要去细细品读。

3.引言

引言里用上了桥梁图,让我们认识到知识与现实,现在与未来是否是打通的。天平图展示的是核心素养的两大素养群:专家思维和复杂交往。专家思维的的核心是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冰山图让我们看到的是冰山上面的专家结论与冰上下面的专家思维的差异就是小概念和大概念的差异。漏斗图最上层是时代背景,即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第二层是深度学习(真实性学习),再往下就是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大概念,这样的教学转型,其实是教育理念、教育目标以及目标具体化的表达。飞机图里的机身(大概念)将前方的情感维、左右的认知维、技能维整合在一起。意味着要使用项目化学习、跨学科学习、合作学习等新方法、新形态。山径图显示的五条路径,在外面学期十年前就在做探索,但是我们缺少了科学的研究流程和研究方法,也缺少了凝练成果的能力,导致十年之后,我们还在凭着经验做事,而不是科学的研究做事。

改变过往的教学习惯,回顾当年的学习经历,作者悟出“教师需要换血式的思维革新”的重要观点,通过研究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概念教学》读书笔记1:通过研究激发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