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造“可复制的价值”,做成一件事—《认知驱动》读书笔记

《认知驱动》,2021年8月第一版新书,作者周岭2017年开始写作,去年出版了第一本书《认知觉醒》,豆瓣评分8.2分,这是他写的第二本书,感觉生生活成了我想要的样子。

微信读书


这是一本聚焦个人成长的书籍,我尚未看过《认知觉醒》,不过先看《认知驱动》也不碍事,书的副标题为:做成一件对他人有用的事。

初看感觉有些疑惑,做成一件事好懂,但为什么是对他人有用的事,带着这样的疑问阅看,发现还是刷新了很多认知,更提供了非常多的方法论驱动你去达成目标。


1.内向成长与外向成长,选择有可复制的价值的方向。

首先本书提出个人的学习方式分为内向成长与外向成长内向成长关注于自身开展的活动,如早起、跑步、阅读;外向成长是围绕外界展开的活动,如写作、画画、编程。

内向成长可以看作培养习惯,外向成长看作打造技能,我们往往过度关注了内向成长,而忽视了外向成长,即重习惯轻技能。

作者建议我们更多的发展外向成长,重输出辅输入的方式,因为内向成长很容易不自觉在舒适去内低效重复,成长效果不够明显,不能很好地检验,缺少持续地输出来螺旋式地提升,缺乏外界正反馈,鼓励个人努力外向成长到某个领域的前茅,能拿出成果、拿出产品来示人的程度。

“可复制的价值”,就是李笑来所说的,从事可以将个人时间重复出售很多的事。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平等的,我们从事一般的交换性工作,比如上班出卖我们8小时的工作时间,小商小贩可能每天出卖10个小时以上,但这次出卖的时间多只能一次性交易。

所以李笑来之前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里说过,比如写作,这个事就是可以把自己的时间重复出售很多次的。所以作者提出,如果你对自己的人生有追求,那就在工作外开辟一个B计划,去创造“可复制的价值”。尤其在这个信息年代,你可以通过互联网将自己创造的优秀作品通过社交平台无限地复制传播出去,然后它会持续地给你带来不可估量的收益。

2.为什么要选择对他人有用的事呢!

对他人有用,那么你的作品才有价值,无论是你写的文章也好,制作的视频也好,都是因为有价值才会不断地传播,如果只是个人碎碎念,不会有价值的加码,所以在选择做什么事的时候就需要先考虑能否为他人带来价值。

其次,人生而利己,但是却忽略了利他所能带来的力量,你是否记得帮助他人后自己的心情比被帮助的人更雀跃么,你是否有过你做的东西被其他人认可带来的成就感。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说,奉献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作者写作历程中,在公众号开通了问答专栏,免费为读者提供成长的咨询服务。没想到最受益的是他个人,为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比如给他提供了无数案例样本,让他所学理论能与实际巧妙结合,避免了闭门造车;比如直接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交流能力。


3.如何做?

书中讲到很多策略,切实针对个人成长路上的痛点,比如把目标写下来,写成功日记,假设我能实现这个最接近的目标,降低自己的期待等等,讲几个对我比较有启发的点。

(1)打造技能,最好的方法是去产出作品。

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培养一项技能,那就不断地用这项技能去产出作品,打磨作品,然后换取正反馈。比如弹琴,那就专注几首拿得出手的曲子,多去人前演出,而不是一味地自己苦练;比如书法,那就自己多做些小创作,送亲朋,发朋友圈也行;比如阅读,阅读是内向成长,那就逼自己把看过的书讲出来、写出来,常常有人说,书看过就忘了,看过后写一篇读书笔记肯定不会忘了。

(2)降低期待,对自己也对家人。

想起我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有时候很久感觉不到自己的进步,甚至心态不好的时候还会倒退,就是对自己期待太高了。总是急于求成,好像分分钟想要有看得见的进步,几天几个星期几个月,怎么可能会突飞猛进呢。

选好一个目标,坚定地前行,但过程中要有耐心,要对自己降低期待,相信会慢慢进步慢慢积累量变。

想到对孩子,我对孩子总是不太有耐心,没耐心教他学东西,所谓的耐心和好脾气大多数时候就是降低期待,有时对家人对孩子责骂,往往是对他们有着高期待,用过高心理预期去衡量对方,而忽略了他们的真实感受。

(3)始终在舒适区的边缘拓展,而非在舒适区内低效重复。

这个其实跟上述降低期待有关联,是两个面。有时候你发现自己一直没有进步,但是你还是按部就班的继续努力,好像可以说服自己反正我一直在努力。其实不然,不能一味地追求轻松、简单、新鲜、快递,以致迷失在没有实效的自我欺骗中不自知。

这就是无效的努力,一直看书从不表达输出,以为自己饱读诗书;一味地临摹一遍又一遍字帖,从未好好对照找差距,仅仅用数量堆砌。不断地审视自己,是不是在舒适区偷懒了,还是可以用输出产品去交给现实检验。

(4)做成到什么样的程度?在那个圈子里小有成就的那种。

既然做了,那就做出点名堂来。我们选了一项技能进行升级,在这个点集中精力用心打磨,在这个世界留下痕迹,希望能在这个领域与世界有更多的练习,那就做到在这个圈子有一定的影响力,占据一席之地、有自己的作品,甚至让它成为自己兴趣与谋生手段的结合体,成为你人生的一个重要支点。

完整地摘两段话:

“我们真正能主动做成的事其实很少很少,所以培养‘主动做成一件事’的能力非常有意义。因为只有当我们知道如何主动做成一件事并真正做到之后,才有可能继续做成第二件、第三件…否则只能永远在第一件事的‘做’与‘放弃’之间徘徊。”

“总之,你想养成习惯,那就让习惯成为自己的一部分;你想培养技能,那就让技能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做了好多页的笔记

你可能感兴趣的:(去创造“可复制的价值”,做成一件事—《认知驱动》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