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险偏好者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0806666/answer/164200915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目前31岁,不算其他收入,纯工作收入已经超过了税前100万,算是有资格来回答这个问题。年薪百万所要求的综合能力有很多,但以我自己的经历来看,我最受益的核心能力有两条:追赶列车的能力和模仿改良的能力。
“追赶列车的能力”是一个比喻,如果把每个行业、每个公司都看做一辆列车,第一类列车已经生锈腐化而停滞不前;第二类列车因设备陈旧而行驶缓慢;第三类列车正在蓄势待发,未来某一天可能爆发出惊人的速度;第四类列车是成长起来的第三类列车,正在以呼啸般的速度疾驰而去。
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奔跑,速度是非常有限的,要想更快取得成功,只有登上飞速行驶的列车。但是作为个体,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好的运气,从一开始就能登上第四类列车。更多的人登上了第一类和第二类列车,还有一部分人选择了第三类列车,但最终却沦为了前两类。
我深刻地明白一个道理,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技术和应用都在飞速迭代和进化的时代,我们身上拥有的经验和技能在未来随时都可能遭到无情的碾压和抛弃。在这种强烈的危机感之下,我练就了一身依靠短期爆发力追赶高速列车的能力。如果对这种能力做更具象化的拆解,可以表述如下:
第一,极强的忧患意识,时刻警惕着外界环境的变化。我经常会问自己这几个问题:我所在的行业和公司处于上升期吗?目前风投的资金都在涌入哪些行业?周围有哪些正在崛起的公司?以我目前的能力和速度能赶上吗?因为忧患,我选择将转变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第二,拥抱变化的勇气和快速决策的能力。我一直认为,最大的安全感不是靠外界,而是靠自己给予的,能够拥抱和适应变化,才能在风云变幻的社会进程中找到安身立命之本。当观测到变化之后快速决策,不追求做出全局最优解,而是根据手头掌握的信息,做出当下最理性的决定。然后全力追求目标的实现,再基于环境的反馈调整决策。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几乎不会错过重要的机会和窗口,而且很难因决策失误而后悔。
第三,优秀的学习能力和行动力。我有一种短时间内达到80分的能力,当面对一个全新的领域时,能较快抓住核心要素,知道从哪里进行切入并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然后保持长时间的专注力来执行。这是我追赶列车时“短期爆发力”的来源,通过短期高强度的脑力输出,实现奋力一跃。
以上三种具象能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也衍生出了我的一个缺点,即缺乏足够的耐心打磨到100分。因为忧患意识,我不愿意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也清楚某项技能达到100分花费的精力要远远高于80分或90分。因此在该技能达到一定程度后,我会主动放弃精益求精,而是去学习另一项技能。这种行为模式带来的结果就是,我缺乏工匠精神,成为不了顶尖专家,但可以成为在多个方面发挥重要影响力的多面手。
毕业至今,我实现了三次跨行业的跳跃,每次都成功追赶并登上速度更快的列车。
如果仅仅是“追赶列车”,还远远不够。登上列车之后,我的另外一个核心能力开始发挥作用,也就是“模仿改良的能力”。
从初中、高中、大学,再到毕业后工作,每次进入一个新环境时,我都算不上这个环境下最突出的那些人,甚至可以说是平淡无奇。但我有一个很特殊的能力,就是紧盯周围最优秀的几个人,观察他们的思维模式,分析他们优秀的原因,然后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详细的模仿和改良计划。再依靠强大的执行力,经过一段时间高强度的训练和学习,实现对他们的追赶甚至超越。
大学之前,成绩是唯一的说明。通过紧盯尖子生的策略,初中三年,从年级100名开外,追赶到年级第二名;高中三年,从年级50名开外,追赶到年级前5名。
大学期间,大家的能力评判标准开始多元化。通过模仿来自大城市的精英学子,我的英语口语从小镇做题家的蹩脚水平,追赶到可以用英文侃侃而谈;演讲能力从最初的磕磕绊绊,追赶到可以从容不迫和临场应变。绩点也从最初的百名开外,到毕业时追赶到前20名。
毕业之后,工作中都是以结果论英雄。我再次通过紧盯明星员工的策略,总能从最初的默默无闻,追赶到牢牢霸占绩效榜前几名,对我加薪、升职、跳槽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但是同样的,优秀的模仿和改良能力,衍生出的另一个缺点就是创造力不足,我也很坦然地接受了这一点。毕竟每个人都有优势和劣势,最重要的还是扬长避短。
再补充说下“追赶列车的能力”,在生活中也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那就是分析和观察生活中的各种趋势,并据此来获利。下面也举几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追赶房价这辆能量巨大的列车。
目前在上海两套房,第一套买在2015年下半年,起因是在2015年年初观察到了上海房价上涨的趋势,下定决心必须尽快上车。但当时的存款离首付还差点,父母也帮不上太多忙,于是果断开启副业,进入短期冲刺模式。在大半年没有周末的生活后,基本攒够首付,然后经过1个月高频次地看房,使用价格、地段、交通、房型、升值空间等权重因子逐个打分,快速决策,成功上车。截至目前,首套房已增值约200万。
第二套买在今年下半年,起因是:1. 观察到了上海学区政策和落户政策的变化;2. 判断疫情放出来的水很难实际落到实体行业,最后还是要推高资产价格;3. 大环境不好,缺乏优良的投资标的,资金会继续涌入一线城市房地产。我预判到横盘了三年的上海房价要涨,正好也要准备小孩未来上学事宜,我决定提前行动起来购置学区房。考虑到第一套房还有升值空间,我和老婆商量后,果断决定不走置换模式,直接买第二套。这次经过2个月的筹备,包括研究学区政策、选学校、实地看房,再次成功上车。事实也验证了我的判断,随着过去一段时间上海学区房的暴涨,截至目前,第二套房已增值约300万。
第二个例子,是分析环境的变化,挑选优质的股票。
今年靠“美团”和“腾讯”获利颇丰,因为观察到了疫情对这两家公司带来的机会。
对于腾讯而言,是巨大的宅家红利。年初分析腾讯财报的时候,发现腾讯隐藏了不少利润。大家可以关注下“递延收入”这个指标,你在腾讯游戏充值的时候,虽然腾讯已经收到了这笔钱,但还不能算作收入,只能计入预付款。只有等你真正购买游戏道具之后,才算收入。当时分析发现,腾讯的“递延收入”达到了700多亿,这些必定会随着宅家红利快速释放。同时由于线下门店受到冲击,商家必定会越来越重视线上渠道的拓展和自身的数字化能力建设,这都非常有利于腾讯的私域小程序生态,以及金融和云计算业务。
而对于美团,虽然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很多门店都无法营业甚至被迫关门,但随着国内疫情的好转以及国家对全面复工的要求,我预判到美团的外卖业务会有较大的增长。同时,在分析美团的业务之后我也发现,美团的LBS效果广告开始发挥作用,美团的广告收入也有了明显提升,不再向以往那样过于依赖佣金。
分析之后,我果断加仓腾讯和美团。当然,今年也错过了像拼多多、蔚来这么好的投资标的,也有几支亏损的股票,但依靠搭着腾讯和美团的便车,总体获利还比较可观。
以上,就是我认为自己最受益的两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