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从丁俊晖持续低迷说起 深度剖析教育经历对运动员的影响有多大

困难与折磨对于人来说,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锤,打掉的应是脆弱的铁屑,锻成的将是锋利的钢刀。 ——契诃夫

任何一个项目的冠军,在过人的天赋外,都需要有清晰的逻辑思维,超出常人的意志和坚定。这些可贵的品质不是人人都能有的,14-16岁这个年龄段就是树立三观、打磨意志力、寻找人生方向的年龄。有人在这个年龄里接受校园教育,汲取课本里的知识、也在和同龄人的相处中成长。有人在这个年龄饱经苦难,在淬炼中打磨自己,这些人,最终成为了伟大的冠军。今天,这个论题要从中国斯诺克“一哥”——丁俊晖说起。

在刚刚结束的2019斯诺克上海大师赛中,中国选手丁俊晖在1/8决赛中3-6不敌罗伯逊,早早出局,让球迷对于他现在的真实竞技水平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在丁俊晖持续两年的低迷中,我们曾不止一次安慰自己,“小丁的技术一流,只是心态不好”。经此一战,我们都应该明白的是,丁俊晖的问题不仅仅出在心态,更在于他已经没有处在一个职业运动员该有的状态里。

不在意排名、不在意冠军荒、不在意冠中冠、日常练球2-3小时,带娃晒娃成奶爸,这就是丁俊晖现在的状态。他今年32岁,正处在一个斯诺克运动员的黄金年龄,但他的竞技状态已然接近“英雄迟暮”,私以为,这与他功成名就后的茫然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促使他在而立之年依然无法对自己的人生合理规划的原因,是丁俊晖在建立人生观最重要的几年里没能接受完整的教育,这是很多运动员的通病。

相信大部分人都对丁俊晖的早期经历如数家珍,8岁开始打台球,11岁父母卖掉房子、举家南迁到广东,18岁夺取首冠、横空出世···就此开启了他辉煌的职业生涯。他的事迹也被广为传颂,成为了一个典型的“中国式豪赌”正面教材。在此之后,越来越多的父母效仿丁父,在孩子刚刚上完小学就使其接受职业训练,颜丙涛、周跃龙、赵心童、袁思俊等一批批优秀的年轻小将开始崭露头角。

大概是2014年,央视还特意为这些孩子们拍了一个纪录片——《成为丁俊晖》。当时还在斯诺克学院学习的赵心童、颜丙涛、周跃龙等人在镜头面前还很青涩,他们之间有的人如颜丙涛家境一般,斯诺克学院的学费+旅英的成本对家庭来说已是重担。也有的人如赵心童家境小康,选择这条路完全是因为孩子的兴趣。

相同的是,他们都没有把九年义务教育读完,就早早踏上了职业的道路。我的看法是,想成为丁俊晖没有错,但是家长需要理智选择,傅家俊曾在他的自传《147人生》中写过,当他决定走上职业道路时,傅母对他唯一的要求是把高中念完。私以为如今傅家俊在斯诺克球坛中独一份的温文、儒雅、绅士与他的家庭教育、校园教育不无关系。

回到我们的主题:14-16岁是孩子树立三观、打磨意志力、寻找人生方向的重要阶段。丁俊晖以及其他无数运动员在这个年龄都已经投身到了枯燥的训练之中,他们鲜少与外界接触,也几乎不认识同龄人。高强度的训练打磨着他们的天赋,却无法打磨他们的心智。

是以,在功成名就后,很多人都会产生这样的困扰:“我为什么而战”?如果你问14岁的丁俊晖,他会说为了热爱、为了天赋、为了父母的期待、为了成名···等等等等。但是32岁的丁俊晖,他将他热爱的斯诺克推广到了祖国的每一个角落;他将他过人的天赋发挥到了极致;他用优异的成绩和高昂的奖金回报了父母;他红遍中国的大街小巷,是当之无愧的“斯诺克一哥”。

丁俊晖已经功成名就,他已经想不到该为什么打球。

在这个时候,他可以选择做一个招牌、一面旗帜、一个标杆。他不需要赢球、不需要拿冠军,他只要还站在那里,就是中国斯诺克的方向。他愿意多陪陪父亲、妻子,去参与女儿的成长,这是好事。我们应当尊重他的选择,只是可惜,他本可以更伟大。

这时候就要说到丁俊晖的妈妈。丁母是一个很伟大的妈妈,也是一个知性、美丽、优雅的女人,相比起丁父常常在媒体面前口不择言,丁妈妈的情商很高,基本负责了丁俊晖家的外交工作。她感激并尊重赛事的每一位幕后工作人员,在媒体和镜头面前大方端庄,还常常在赛事期间购买水果、零食送给工作人员,不少资深从业者都和她交情匪浅。

这样的一个女人,我相信她一定是丁俊晖人生前三十年的领航人,牢牢地把控着丁俊晖前进的方向。可惜的是,一场疾病夺去了她的生命,在所有人为她默哀时,丁俊晖心底的某一个角落,崩塌了。

这或许就是生命对他的淬炼。如果丁俊晖多读一些书,或者丁妈妈多陪伴他一些时光,我相信他一定具有重建那个角落的能力。很可惜,随着丁妈妈一起走的,是丁俊晖的斗志!

您要说了,奥沙利文、塞尔比、亨德利,都没听说他们读多少书呀?在前文也曾说到,有人在这个年龄饱经苦难,在淬炼中打磨自己,这些人,最终成为了伟大的冠军。奥沙利文和塞尔比无疑是这一类的典型代表。奥沙利文曾经有多浑?泡吧、酗酒、吸大麻,当他的父母接连入狱后,他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废人”。正所谓不破不立,也是这一段经历成就了今天的奥沙利文,尽管他从未在人前说明,但我能想象得到,在那些灯红酒绿里,奥沙利文找到了他拼搏的真谛。

也正因如此,姚明、孙杨等众多致命运动员都在成名后,特招入某知名大学挂名,他们都意识到了这是他们的短板。丁俊晖当然也在此列,他选择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可惜他并没有时间去校园。更可惜的是,他已经过了汲取知识的最佳年龄。

经常有人问我,你认为丁俊晖还有可能获得世锦赛冠军吗?因为工作原因,我通常会给出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最好的总在未来。

而现在,我给出的答案是:不破不立,破而后立。或是知识的滋养,或是苦难的打磨,或是心灵的沉淀。丁俊晖需要按下暂停键,重新思考他打斯诺克的意义,如果最终他选择做中国斯诺克的“吉祥物”,保持现状,我们支持他。如果他能够顿悟,那么我想,就到了他拿世锦赛的时刻。

就好像2013年养猪的奥沙利文,这也是构成如今36冠的一部分宝贵经历。

本文由「白球说-郭云之」原创,以上观点仅代表我个人。感谢您的观看,祝您生活愉快。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转载】从丁俊晖持续低迷说起 深度剖析教育经历对运动员的影响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