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两会上,起征点的提高是一个热门话题。全国工商联的提案建议:个税起征点调至7000元,并提高个人自行纳税申报起征点,由目前12万元提升至24万元。同时建议降低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从3%~45%降至3%~30%以下。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也提出了类似的方案,她建议将个税起征点提高至1万元。
起征点由3500提高到7000,还是10000、新的专项扣除项的确认等等,目前个税改革仍在制定过程中。相信个税改革一定会让普通民众的生活质量提高不少。
尽管提高起征点是一大惠民措施,但是和上班族收入息息相关的核心问题却仍然没有被触及。那就是打工族头上一直悬着的那把利剑:失业。
对于普通人来说,每个月的工资就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普通人根本承受不起失业的代价。哪怕只是一个月没工作,本人和家庭都可能将陷入物质和精神带来的双重恐慌。
可是在这个时代,失业逐渐成为了职场上的常态化事件。34岁被清退、被辞退后跳楼而死的程序员……这些还都是上了新闻的,又有多少平凡的人,被辞退后,连被报道的价值都没有,只能一个人默默承受所有的打击。
失业不可怕,可怕的是长期失业。积蓄没有了,又没有经济来源,这日子,要怎么过下去?但是由于年龄、经验、能力、科技进步等各方面的因素,一次(被)辞职,可能意味着以后长期待业。一个家庭有一个失业的人,对于家庭、社会是极其不稳定的因素。不然很多无业人员与家人发生冲突,导致严重惨案的社会新闻是怎么来的?
可能很多人认为市场经济下,能者居之,淘汰人是正常现象。但是自然规律决定人的体能、智力、创造力最佳的时间就那么几年,而退休年龄又要过那么久,这个差异造成的矛盾注定了职场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被企业边缘化的局面。
别说什么努力提高自己,就可以让自己永不贬值,40万年薪被聘用80岁广场舞大妈只是个例。也别想着创业就可以不做炮灰,不是所有人都有经商的天赋。别只看到马云、王健林、马化腾,创业失败,下场凄凉的人又有多少,你了解过吗?
总之,稍微有点统计学知识的人都知道正态分布这个概念吧,均值附近的样本是最集中的。换句话说,正常情况下,社会里永远是普通人最多。人很容易高估自己,低估别人,低估环境的残酷性,总觉得自己是精英,被淘汰的永远是别人。这种想法真是幼稚和可笑到了极点。
所以建立一个终身化职业培训的平台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的社会更新速度很快,所以换行业、换岗位越来越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这个过程如果没有合适的方法、相关的渠道,要转变就很艰难。
就业的一条链上,每一环都是息息相关的。
失业了,出现心理问题了,专业人员的疏导和帮助至关重要。
心理问题解决了以后,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擅长做什么,需要职业咨询。
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以后,想转行,想换岗,不熟悉新行业的各种情况怎么办?系统化的职业培训不可或缺。
拥有了新的知识和技能以后,没有合适的平台怎么办?和企业合作、向企业输送是关键。
因此,就业的每一环都要尽量对接好。
不过我浏览了一些政府补贴的培训项目,主要还是涉及体力劳动。这样的工种范围太窄了,不适合脑力劳动或者身体不好的人。
另外,除了见习项目和企业合作得比较多,再就业时企业参与的力度也不够。但是见习的年龄段是25岁以下,即使特别优秀也不超过30岁的人群。那么30岁以后-退休前的人士该怎么办?他们又不是完全丧失了劳动力,他们也需要养家糊口,他们有去工作的权利和义务。
民众少缴税,只是“节流”,但是要从本质上提高收入,还是得靠“开源”啊!怎么开源,就是要有工作。怎么能不愁找不到工作?就要永远保持与职场匹配的知识、能力、技能。怎么样才能保持良好的职场状态?也只有一个完善的职业培训平台才能做到。这才是真正能为我们托底的东西啊!
希望政府能多重视这方面的投入,让职场人无论何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