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X-bar 理论的英语句法分析 | Syntactic Analysis

这篇文章大部分内容,都是来源于我对上学期 Syntax 课的教材和讲义的理解和总结,因为看到中文网络上关于 X-bar 理论的资料比较少,所以还是决定把笔记整合一下写出来,可能会有点疏漏,欢迎大家指正交流。

Roadmap 文章内容

  • X-bar 基础结构
  • 简单句与 CP/TP
  • 疑问句与 Movement
  • DP Movement
  • Wh-movement

1. X-bar 基础结构

我们知道句法分析常用语法树去展现句子结构和不同词语之间的关系,下面这种就是最基础的句法分析的例子:

但这样的表现方式,并不能准确地表示每个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尤其是在比较复杂的句型或复合句中,不易用于分析。而这篇文章介绍的 X-bar 理论,是基于中心词 (head) 的一套句法分析规则。X-bar 由 Noam Chomsky (1970) 首次提出,由 Jackendoff (1977) 和 Radford (1988) 等语言学家补充完善。我们先看看它的几种基础样式:

X-bar 中的 X,其实就是常见的那些词性 (part of speech),比如名词 N、动词 V等。一个典型的词组 XP 由3个部分组成:

标志语 specifier,

中心词 head,

补足语 complement.

与基础的句法结构相比,X-bar 提出了一个中间层 (intermediate level) 的概念,即图中的 X',这个就读作 ‘X bar’。正是这个中间层的存在,才能得出包含上述3个成分的基础结构。(顺带一提,X-bar 的语法树都是二叉树)

在这个基础结构中,只有 head 是必须要有的,即一个词组 XP 可以没有 specifier 和 complement。在英语里,specifier 一定出现在 head 之前,complement 一定出现在 head 之后(在日语、土耳其语等语言中,head 出现在 complement 之后)。

对于每种词性,complement 的类别可以有很多,但 specifier 的类型相对固定:

除了这3种成分,常见的还有附助词 (adjunct),adjunct 可以出现在 head 之前或之后,可以不止一个,也可以像这个句子一样,在 head 前后同时存在:

从图中可以看出,如果出现 adjunct,那么需要在 X' 下面再增加一层 X',作为 adjunct 的姐妹节点 (sister)。看到这里,可能就会有聪明的小伙伴会问:那怎么分辨一个 PP 究竟是 complement 还是 adjunct 呢?

就句法规则上来说,没有直接有效的方法清晰界定两者的区别,需要我们结合词组的词义来判断。但首先可以区分的是两者的作用,补足语 complement 是会对中心词的词义产生影响的、是这个词本身性质的一部分,而 adjunct 只是给中心词提供额外的信息(通常用于辨别或定位)。从下面几个句子就很容易能看出区别:

Complement

(1) the king [of Belgium]

(2)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3) a book [about the election]

Adjunct

(1) the man [behind the door]

(2) the house [on the hill]

(3) a dog [with three legs]

好了,我们已经了解 X-bar 的基础结构和成分,接下来看看怎样给一个完整的句子进行 X-bar 解析。

但在此之前,我再提一个重要的成分 DP,这个成分会在下面的讨论中代替名词短语 NP。DP 指的是包含限定词 determiner 的名词短语,相当于是对 NP 的一种重构(见下图),可以解析一些基础 NP 难以解析的词组。

如上图短语 (a) 是对 NP 一般的解析,(b) 是对同样词组的 DP 解析,虽然后者看起来更复杂,但当遇到一个像 (c) 一样复杂的名词短语时,DP 结构能更清晰地去梳理这个词组。而有些时候,DP 的中心词 D 可以为空 ∅,比如单字 DP ‘Danny’。

2. 简单句与 CP/TP

先来看一个简单的句子:

I see you.

基础的句法分析会用 {S → NP VP, VP → V N},这样的简单语法去解析。但一个句子的成分远比这样复杂。首先在 X-bar 理论中,每个句子/从句都会有一个时态短语 TP (tense phrase)。

TP 相当于上面的 S,但它包含的中心词 T 可以用于记录句子时态、存放助动词 (auxiliary,如 be, has)、存放情态动词 (modal,如 should, can),存放不定式标志 'to',用途非常广泛,下面是几种类型的 TP:

但 TP 还不是一个句子的最顶层结构。我们先看看下面两个句子:

(1) John said [that he saw Mary].

(2) John seems [to have won the game].

我们一般会称方框部分为从句 (clause),从句法分析的角度,它也是一个完整的句子,那怎样表示这样的复合句结构呢?

在 X-bar 理论中,我们用 CP (complementizer phrase) 来表示每个句子,就算是没有复合结构的简单句,也可以用 CP 结构描述,在后面的 movement 章节中,我们能看到 CP 结构的重要性。

首先看看上面两个复合句的结构:

可见,每个句子/从句都是一个 CP,都包含一个 TP,中心词 C 放置的是如 that, if, for 这样的词,也可以为空。

在这节最后,结合 TP 再列举几种助动词 Auxiliary 的用法。

首先是 be:

(1) I am a student.

(2) I am reading.

(3) The cake was eaten.

这3个 be 分别表示:

  • 动词 main verb

  • 进行时助动词 progressive aux

  • 被动态助动词 passive aux

后两种情况的语法树结构,与第一种稍有不同:

当 be 作为助动词时,VP 为复合结构,多出一层来放置助动词。同样的,对于完成时助动词 have,也是多加一层 VP 结构表示即可。但在英语中,当 T 为空且有助动词时,助动词必然会移动到 T 的位置。(由于涉及到与其它语言的比较分析,且不是很重要的概念,这种现象的形成原因不详谈)

然后是助动词 do。这种助动词有3种作用,用于强调、用于否定、用于疑问句 (一般统称 do-support):

(1) The cat did eat the cake.

(2) The cat did not eat the cake.

(3) Did the cat eat the cake? (这种情况下节再讨论)

在强调句里,do 可以直接插入到 T 的位置上,而在否定句中,需要多添加一层否定词组 NegP

基础的陈述句句式先介绍到这里,接下来要开始移动处理句子中某些成分了。

3. 疑问句与 Movement

先看看下面两个句子:

(1) You have eaten the cake.

(2) Have you eaten the cake?

很简单的陈述句变疑问句,但两者之间发生了什么句法结构的变化呢?

结合上一节提到的 "Did the cat eat the cake? ",这两种都是 yes/no 疑问句。与陈述句相比,它们的助动词与主语互换了位置,一般称为 subject-aux inversion,而从句法处理的术语来说,这是一种 head-to-head movement,助动词从 TP 的 head 位置移动到了 CP 的 head 位置 (T → C movement):

从句法处理的步骤来说,第二个句子是先进行 do 插入再进行移动。画图的时候一般会在移动的原位置留下一个 t (trace) 作为标记。

说完 yes/no 问题,本来应该要继续讲 Wh 问题的,但在此之前,我们必须要先了解 DP movement。

4. DP Movement

先看看以下句子:

(1) John is likely to leave.

(2) It is likely that John will leave.

在上面讲 CP 的时候提到这种复合句式,对比划线部分,第1句的从句似乎缺少了主语 John,而第2句开头又多了一个 It,这该怎么解析呢?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在整个句子中,主语在哪里产生?上面在讲 TP 的时候,在画的图里,主语 DP 位于 TP 的左节点 (specifier 位置),但此时 DP 的位置其实已经过移动。

在主动句式中,DP 真正的源头是在倒数第二层 VP 的 specifier 位置;在被动句式中,DP 产生于 main verb 的 sister 位置:

如图,第1句为主动句式,我们会发现在含 main verb 的 VP 之上多了一层 VP,这是用于标志当前句为主动句式、而主语 DP ‘the cat’ 也在这个 VP 的 specifier 位置上被赋予题元角色 (theta role)。关于这个概念,内容较多,这里不详述,只需要记住这个结论。

那为什么 DP 要移动?因为根据 EPP 规则 (Extended Projection Principle,同样是 Chomsky 提出的一套语法规则,这里不详述),TP 的 specifier 位置一定要有成分填充、不能为空,因此,最近的 DP 需要移动到这个位置。而且, DP 也需要在此处获得语法格 (case)

而上图的第2句为被动句式,多出来的那层 VP 由表被动的 be 助动词占据(然后移动到 T 位置),而 DP 'the cat' 在 main verb 的 sister 位置生成,同样因为要满足 EPP 规则而移动到 TP 的 specifier 位置。

回到本节一开始的复合句,我们先看最终的语法树:

第1句中,主语 DP 进行了两次移动,从从句上升到主句;而第2句中,主语 DP 只在从句里移动,主句的 DP 由一个插入的 'It' 代替。前者被称为 Raising 现象,后者被称为 Expletive insertion

导致这种语法差异的关键在于从句中的 T 的类型。上面提到,在主动句式中,主语 DP 被 T 节点赋予主格 nominative case。而只有当 T 拥有时态 (a tensed/finite T),T 才拥有这个 [NOM] 特征然后将其赋予 DP。

这种主语与 T 的语法格对应关系,大家只要想到 'you are'、'he does' 等短语就应该很好理解。但如果像第1句,T 是一个没有时态的 'to' (a non-finite T),那么这样的 T 就没有 [NOM] 特征。

但由于 case filter 的约束(依然是 Chomsky 提出的),一个 DP 必须要有 case。因此,第1句的 DP 只能往上走,移动到主句中的 TP,让这里的 T 赋予 case。另外,也因为这个约束,像下面这样的句子都是不合语法的:

*It is likely (that) John to leave.

*John is likely that leaves.

*John to leave is likely.

5. Wh-movement

终于到最后一种重要句式,Wh 疑问句。还是先看几个例句:

(1) What is bothering you?

(2) Who did you meet?

(3) How was the cat found by John?

(4) Which animals appear to lose their collars?

这几种疑问句,其实都有对应的陈述句形式:

(1) What (the exam, the man) is bothering you.

(2) You meet who (John, Mary).

(3) The cat was found by John how (with a flashlight).

(4) Which animals (the cats, the dogs) appear to lose their collars?

粗体部分表示,这些 wh 词组指代的是问题的答案,可以是一个 DP 也可以是一个 PP 或其它类型词组。那么,从陈述句式到疑问句式,发生了什么句法层面的变化呢?

首先看前两句。看似简单的句子,也是经过了3种不一样的 movement 才得到的。CP 的 specifier 位置,在之前的分析中一直空着,就是专门留给 Wh movement的,所有 wh 词组都是移动到这个位置。

然后我们可以发现中心词 C 有两个参数 [+Q, +WH]。前者标志着当前句子为疑问句,促使 T → C movement 发生(前面第3节提到);后者标志着当前句子为 wh 语句,促使 wh-movement 发生。而剩下的粉红色移动路径,则是前一节提到的 DP movement。

然后我们看后两句,分别为 How 疑问句和复合句式:

如上图所示,如果是 How 疑问句,wh 词组一般不是 DP,而是 PP 或其它成分。如果是复合句式,经过上一节提到的2次 DP 上升,同一个 DP 再次作为 wh 词组移动。可见,wh-movement 是发生在 DP movement 之后,且前者不影响后者。另外,因为从句中的 C 并不是疑问句(非 [+Q, +WH]),因此不需要进行对应两种 movement。

除了疑问句,还有一种 wh 陈述句式:

(1) I know [who she met].

(2) I will reveal the place [where we found it].

方框部分都是从句,虽然它们都有 wh 词组,但它们并非疑问句,对应的属性是 [-Q, +WH]。所以 wh-movement 还是要进行的,而这两句的区别在于,第1句的从句 CP 修饰的是动词 VP,第2句的从句 CP 修饰的是 VP下面的 NP:


这篇文章提到了不少概念和句法规则,但涉及的都是比较基础的句式,而且 X-bar 分析需要结合 Binding Theory, Theta Theory等其它理论才能完善,上面的几种 movement 也受会这两种理论的约束,但在这篇文章也没提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一下这些关键词,进一步学习。

那么说回来,为什么要把一个很简单的句子弄成这么多层级的结构呢?

X-bar 理论,包括很多其它语法句法规则,都是遵循所谓的 Generative Grammar。通俗来说,就是我们使用的语言,词句的组合是无穷无尽的,但我们应该是能通过设计一套的语法系统,将语言原子化,就像上面看到的语法树一样,把每句话的每个元素、单词都能找到合适的位置安放、进行语法处理的时候有迹可循。

这样做不仅对单一语言的研究有帮助,也能有效地跨语言进行对比。X-bar 其实也适用于其它语言,但在这篇文章没有提及。从句法方面,不同语言是可以通过同一套方法研究的,只需要改变一些句法上的参数。这就是所谓的 Universal Grammar

行吧,先说到这了。

Re:

[1] Andrew Carnie, (2012), Syntax: A Generative Introduction 3rd Edition and The Syntax Workbook Set

你可能感兴趣的:(基于 X-bar 理论的英语句法分析 | Syntactic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