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到底是谁的错?

绝望之于希望,正与虚妄相同——鲁迅

穷,是现代年轻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眼,尤其在这个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时代,人们纷纷被资本与物欲裹胁,“没钱”成了年轻人面对生活的囧态,不过我们今天不去讨论因物欲或高成本生活所带来的相对贫困,那些挣扎于温饱、潦倒一生的群体才是我们所要关注的对象。

2019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比吉特.班纳吉在其所著《贫困的本质》一书中提到过两种有关“贫困”的模型:

第一种是“贫穷陷阱”模型

对于相信“贫穷陷阱”的人来说,整个世界就像上图表现的那样,你今天的收入会影响将来的收入,这个将来有可能是明天、下个月,甚至是下一代;你今天有多少钱决定着你能吃多少、有多少钱买药、支付你家孩子的教育费、为自家田地买来化肥或更好的种子……所有这些都决定着你明天会有多少钱。

从图形来看,对角线表示今天的收入等于明天的收入,对于处于“贫穷陷阱”地带的穷人来说,将来的收入低于今天的收入(曲线低于对角线),这就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地带的人会变得越来越穷,由A1到A2再到A3,最终在N点陷入贫穷;而对于那些起点在“贫穷陷阱”地带以外的人来说,明天的收入会高于今天的收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会越来越富有,以B1为起点,顺着B2延伸。

第二种是“贫穷陷阱”不存在的模型

此图表明,世界上不存在“贫穷陷阱”,因为最穷的人也能挣到比他们原来收入更多的钱,他们会越来越富有,直到他们的收入停止增长为止,当然这个图也间接表明了没有必要帮助穷人了,一次性的发钱、捐赠并不能永久性地提高一个人的收入,他们的前进方向是确定的,最多也只能让他们前进的更快一些。

那么“贫穷陷阱”到底存不存在,我的观点是肯定的,这就引出了我真正想要谈的话题——因为“稀缺”

了解经济学的朋友都知道稀缺和理性经济人是传统经济学的两大基本假设:资源是稀缺而有限的;人具有完全的理性,可以做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但实际上过度的稀缺会导致人的非理性,从而进一步加剧这种稀缺

香港电视台曾经有过一档《穷富翁大作战》的真人秀节目,又称为港版《变形计》,节目每期会邀请一位上层人士去体验底层生活,这些人中不乏富家千金、商界大牛,节目考察的便是在没有任何物质条件与人脉的帮助下,这些精英们是否还有信心与能力在底层逆袭。节目开始前,一位香港富豪信心满满的说“只要你有斗志,即便是弱者也能成为强者”,他体验的是环卫工,在清理垃圾时他感受到了深深的挫败感,“路人见到我就像见到魔鬼一样”,在休息时间,他想点个便当却发现最便宜的也要二十块,根本吃不起,此刻他意识到每天的生活费完全无力支撑食宿和交通的费用,两天之后,富豪选择退出,再也说不出“斗志改变命运”的话,“最重要的是解决下一餐,哪里还会有精力考虑下星期、明年或将来”,富豪退出时说。

当稀缺俘获大脑时,人们的注意力会集中在如何以最有成效的方式去利用自身资源上。因资源稀缺而导致的理性,从长远来看其结果往往是非理性的,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你家现在到了穷得揭不开锅,没有几个馒头就活不下去的地步,你是选择去读书呢?还是到附近的小店里打份短工,去赚几个馒头钱?理性的选择当然是后者,但从长远来看,你赚的这几个馒头钱肯定没有你读完书再去打工赚的钱多,当然不排除有人打着短工最后开了家馒头公司,但要知道大多数人是普通人,一些梦只能在白天做。

所以,大家珍惜读书的机会吧,虽说我们中间大部分也难逃“打工人”的命运,但起码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来增加自己劳动力的附加值,可以在遭受社会毒打之前无限畅想未来,可以在校园里期待自己的小确幸、小幸福,而在那无数的远方、无数的人们,仅仅活着就已经用尽了全部力气。

最后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一句话作为今天文章的结尾吧:每逢你想要对别人品头论足时,要记住,世上并非所有的人都有你那样的优越条件。

你可能感兴趣的:(贫穷到底是谁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