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深层次的理解

        曾经在考咨询师证的培训学习中,我一度很疑惑:“共情”居然可以是咨询技能,它怎么能够作为技能出现呢?难道共情了,来访者(求助者)的问题就解决了吗?同时又是很自信的,认为自己在共情上是没有问题的

        工作之初,我落入了“解决问题”的坑里,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如何帮助来访者“破解冲突”,“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上,共情理解的过程被我在心里走一遍,便以为对方以遥感的方式体会到了。

        在后来的一次讨论中,一个咨询师朋友对我直言不讳:“你这是在拉着对方说‘你出来!你出来’呢”,大笑中却感受到了我的工作对象内心有多憋屈哈哈。后来逐渐发现,有时来访在叙说的过程中,我做到很好的共情,创造出安全包容的环境的话,对方自己就能够找到答案,情绪得以缓解,疗愈即有效发生了,反而是我的查找问题,会让动力不强的人产生阻抗。之后越来越体会到共情的重要性,共情是与来访者的联结,联结是下一步工作的强大基础。

        今天老师的文章里,由于来访者是针对孩子的问题进行的咨询,老师巧妙地反问(如果你高考失利,会不会抑郁呢),高效的将来访者引入到对孩子的共情状态。引导来访对相关方进行共情式理解,这一点是可以做到的,但是这个反问实在是很牛逼,需要我反复体会。

        孩子的高考失利,属于悲伤的生活事件,他需要走过“否认”,“怨恨”,“妥协”,“抑郁”,直至“接受”的艰难旅途。还会产生羞耻感(P基础150),这是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羞耻的个体往往会感到沮丧、自卑、自我贬损、自我怀疑、绝望等,认为自己对事情无能为力。公开的情境会强化羞耻感,所以减少羞耻最容易的一个办法就是自我孤立,让自己远离他人。人们也可以通过积极努力,改善自己的行为表现来减少羞耻感。

        ……“如果您高考成绩不理想,会不会抑郁啊?”这句话起到了一语点醒梦中人的作用,让焦虑的父母能从内心理解孩子的感受,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偏差。

知识点复习

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严重的情形是,社交焦虑体验强烈的个体,其每天的各种活动,如走路、购物、社会活动甚至打电话都是很大的挑战。他们不仅与“权威人士”交往困难,与普通人交往也会出现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共情,深层次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