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子新书《轻重》专访:从身体出发去觉察世界的轻与重,

《轻重》辽宁人民出版社



作者:饮笑


不管时间怎么流逝,不变的是他对行走、对书写的虔诚,对身体(世界)的体验和记录,他便是敬爱的稻子老师。

5月16日下午,阳光强烈,水波温柔。在“深读读书沙龙”活动之前,按照约定好的时间,我和稻子老师约定在中心书城的24书吧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专访。

坐下来后,我把有关的材料一一放在桌上,有《行走于我》《上路》的影印版书籍,有旅行私塾的小册子,还有新书样书。我高兴地对稻子老师说:“这些都是我读过的。”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在访谈的过程中,内心其实还有一种恍惚的感动,原来通过书本认识的人,有一天可以这么近地坐在一起喝茶、交流,而且他的态度总是那么温润、和善。

新书《轻重》,是一本散文诗集,早在1月份就拿到了稻子老师寄给我的样书。相较十年前的两本书,语言表达确实“更为内敛、成熟和诗性。”那些日常的琐碎记录,让你明白,重要的东西其实就在身边,只是你是否在意。

好作品的标准有很多,比如好玩、有趣、对现实人生有启示、反映人性、人情、甚至神性。而稻子老师的作品,就像经过一栋空房子,或许还有阳光洒下来。


内页正文


画作


留念书签




Q: 饮笑  A:稻子

Q:在新书《轻重》中有这么一段话:“是我无意中提供了场地,控制了灯光的开关和时长,意外的成了导演。那是谁让我去夜里开灯,去书写存在,去遇见它、它们,去记录同样卑微标签下迸发的那一声悲悯?”

喜欢思考并用文字去表达的人,总是让我充满敬意。稻子老师这么多年一直保持着用文字记录的习惯,创作的动机是什么?您在为谁而写?

A:谈不上创作,因为想写,想表达,所以表达了,所以这不是一个很正经地说:“我要去写作,我要去创作”,只是因为想,所以就去做了。那为什么要去做呢?因为它是最能够让你感受到自我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就像书里后面说的:身体的意义在于表达。记得有一次发朋友圈的行为,当时是年底,因为催款未果的事挺焦虑的,有天早上醒来突然想要去表达这种焦虑状态,然后便发现,愿意去花时间把想要表达的内容说清楚的开心程度远远超过问题解决所带来的。

那为谁而写呢?一是为自己,能感受得到自己和世界切真的共存、共鸣。

二是为世界。你捕捉到除日常世界认知之外更多碎片的存在,丰满了世界的模样。

最后是为他人。与一些有类似需求的人分享一些可能会共鸣的东西。


Q:“秋日蚊子的一声鸣叫,今夜桌面上多出一缕轻风。”书中类似这样的句子,既有通感的放大,又有溢于言表的诗意之美。文字有时就像一片云,一声闪电,一匹野马,是瞬间的,“野马不常来,野马不常待。”读稻子老师的书,感觉您随时都会在身旁带纸笔记录一些吉光片羽的时刻,对您来说,文字的生成、延伸和结束,意味着什么?

A:对于我来讲,我习惯留意身边一些细节的东西。文字的生成来源于反复观察,某个念头突然出现后,大量细节涌来。这个过程如《纸面剧场》一篇中所说的那样。

文字的生成到结束,从个人身体走向社会性,从语言走向词语,从独享走向分享。

文字的生成、延伸和结束另一层的意思是边界。文字的长短决于几个因素。第一,个人的意愿;第二,个人的能力;第三,书的版式。文字的开始和结束都是必然性跟偶然性共同决定的。这本书尝试了书的设计和文字同时生成的方式,就像鞋和脚的同时生成,这是一个让人觉得很有趣的事情。


Q:我注意到,书里面有时您用“我“,第一人称的视角,有时用描述者的视角,用“成熟期的人”来表达,此时“我”是隐身的,用后者的时候,给人一种抽离感,是刻意这样写的,还是有什么用意?

A:在之前两本书写完之后,我的关注点开始从人和人生转向了事物。那么,文章里的“我”为什么存在?因为“我”还没有彻底地忘记,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一些觉得很重要的东西,比如说“小飞虫的悲悯”,“做个揭开谜底的人”。

之所以有些文字中把“我”去掉,是因为有些东西具有更多的共性和普遍性。从最开始的原意上讲,宁愿不谈“我”。


Q:在《薄兴》一文中,写到宿命的到达和无法到达;在《边界.线》里写:“另一个从未真正融入村庄,从未真正融入城市的身体,用四十五年的时间完成了一次来回的旅行。自小就被确立了出走,忠于身体的他最终收获了;做到,想不到与想到,做不到之间的体验。在到达和无法到达,做到和做不到之间,最重要的是什么?

A:《薄兴》谈的是自由,内容写的是自由的边界,无法跨越的自由。比如,你永远无法跨越你眼前所看到的。你眼前总是有东西,不可能做到眼前没有东西,这个是永远无法跨越的。《边界.线》这篇文章是反思。

很难用“最”字来下判断,重要的是去感知过程。体验和反思有时候是并行的,有时候是交织的。除了具体过程中的滋味描述,更高的需求是描述发生反应的那个边界。


Q:书里的几幅插图是稻子老师画的,发现它们最后总能围合成一个方形,您说这是惯性。但从一个读者的角度还是想去看看这些图形,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是正如书里下文写的,对自己的某种解剖,还是什么?可以再详细分享下吗?

A:我用了一年的时间去思考,如何以自己用笔的能力,如何以绘画的方式,生成我想要的绘画,能肯定的是这个时间很漫长。

表达的具体内容,在附录里已有简述。现在依旧不想过多描述,你看到绘画的时候,你只要关注它本身就行了,未必需要解析它后面的故事。习惯于讲故事的沟通方式,就像习惯用一些东西比如知识来武装自己一样,越习惯越容易被自己所限,而这对认知的拓展并不是有益的。

这本书是另外的方式,它是一栋空房子。写这本书的人,完成了设计和建造,把使用留给了读者。你来想象一下,面对一个空房子,你会有什么感觉?在日常生活中,房子的空间和四壁在你眼里是什么地位?

你可能会说,这个地方还可以,行,那我住下来,添一点家具。日常生活中,你关注的往往是房间里具体的家具、装饰以及发生的故事,而未必是房子本身。这本书和房子一样与读者之间是一种不置可否的关系,彼此漫不经心地存在。


Q:“所有的表达都具有社会性。分享既是本能的又是私欲的,更是社会性的。”我很同意您的说法。作为一名女性读者,在稻子老师的文字里读到诗意,读到思索,读到探寻,也读到温情,关于成长中人的温情,那是非常打动我的,但是写得很少,是因为私欲的情感有所克制吗? 

A:很少单纯的去描述个人,或者人与人之间的故事。太繁杂,意愿不强,也不擅长,更因这属于隐私。让会游泳的人去河里游泳,让更善于收集河水舞姿的人去展现河流。我不会游泳,那就干我岸上该干的事儿。

Q:稻子老师写作《上路》《行走于我》都是路上的作品,《轻重》写作历时一年多,书里的内容,写的是深圳,您家乡的县城,清迈,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气质,熟人和陌生人、城市和村庄,在这三个不同的地方写作,有什么不一样?对写作有怎样的影响?

A:三个地方差异比较明显。比如说在清迈,自己就会那么几个单词,所以观察变的自由。深圳呢,每天呆家里若不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不做点什么,你都不好意思,压力偏大又太熟悉的地方。在故乡,大环境熟悉,陌生的细节很多,住的院子很大,会很放松。在故乡,文字更容易生成,回到故乡之后,可以非常肯定地去正式开始。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三个地方对于这本书都是必不可少的。另外,记录本中大部分的内容虽没有在书里出现,但它们同时是这本书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Q:在《凝结的密度》一文里,有一个有意思的提问——思想要成为石还是土壤?凝结成为宝石的路是少数人的路,而土壤却拥有无数可以自由进入的缝隙,除此之外,还有不卑不亢地存在身边空气中的碎片入口。“在生命灵光最后的消散里,它们将凝结成细小颗粒,飘向天空深处。在那个即使到了也不能给你肯定的,收留回复的地方。很少会有人去拜访的,只囤积沙砾的地方。”由此得出第三种凝结的密度——沙漠。

最后一句:“反对新发明的,凝结的形态——塑料!”,记得第一次读到塑料两个字的时候,在心里惊动了一下,叙述又戛然而止,是意外的。

稻子老师,从石头、土壤到沙漠再到塑料的层层推进,这些关于思想形态的意向概念是怎么生成的?对“碎片入口“”沙漠“”塑料“这些概念又该怎么理解?

A:关于文字的生成前面已有谈到。

石头和土壤的类比容易理解,沙漠的类比主要是指那些大量存在于日常生活,日常瞬间,日常普通人群之中的碎片。这些思想往往被主导思想和感知者自己所忽略,处于一种不置可否,转瞬即逝的存在状态。这些碎片有它闪光的东西,有它可爱、深刻的地方。它的气质本身具备随风而逝的洒脱。

塑料是指那些不是单纯为思想本身服务的伪思想,它们有明确的功利性,或名或利,成全了更多个人私欲上的算计。它们通过智性的巧夺把若干思想组装成为一个产品。塑料能帮你解决很多问题,但是它们往往只是解决眼下的问题,它们不讲道德,不能被消化,不能降解并有深远的危害性。真正的思想是不需要这些东西的。


Q:“一个始终通过身体运动来觉察世界的人。一个始终通过身体姿势来表达世界的人。”您在书里这么评价自己。同时您也在结语中说:从十多年前捕捉到“过程”到现在的“边界”的逐渐浮现,在现实生活肉眼可见的下坡路的上空,另一条上坡路出现。我感到您虽然有过无法到达的沮丧和对一些事情的不确定性,但是通过体验和书写,已经让某些不确定逐渐清晰了起来,变得柳暗花明。

稻子老师,写完书以后,有什么行动和计划吗?

A:现实里的下坡路是指谋生状态的下坡路;上坡路是指看不见的内心充盈。不是“沮丧”应该是“无奈”,在理解“运动、转动”之后更释然一些,更肯定一些。

未来几年,趁着还有最后一点积蓄,想把认知走的更深入,想用写作、绘画、设计等具体的手段把表达完成的更清晰,更准确。

一切先安心的隐身几年再说。


注:

1,此文原为深圳读书会的饮笑在5月16号做的专访,本次转载内容有修改。 

2,不少人期待对新书能再多说一些,所以便转载了这篇文章。如果想对书中内容多一些直观情境,可以看看这1年多来公众号上的文章,不少的照片是本书文字开始的引子。

3,目前,本书全网的购书渠道只有两个,分别在公众号和微博。

你可能感兴趣的:(稻子新书《轻重》专访:从身体出发去觉察世界的轻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