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过往

早上一位朋友刚跟我聊到上回我写的那篇《写给父亲的散文》,父亲大人就打电话来了,绝无仅有地说,他和我妈在我单位附近,过来看看我。

人这副皮囊,只不过是我们完成人生使命的载体,归于何处,大多时候也说不定。不过老爸老妈说要来看我,我还是很开心的。小小的办公室,除了我自己的十字绣、书法、书、绿植,工作物件,其他每一件,包括椅子,可能都是有故事的,都是某段时光或某位朋友的馈赠。

老爸老妈带来了家乡的绿豆饼、绿豆糕、芝麻糕等各种糕点,我冲着功夫茶,掰着柚子,聊着家常,问老爸今年国庆安排什么活动,去年国庆参加老爸和朋友们的聚会游沙尾溪的时光,似乎很近又似乎有点远。今年,是继续游韩江,还是去潮州赏花,还是去看金黄的稻田呢?老爸说等他去安排,我就默默期待着,想想能在山清水秀的家乡和家人在一起赏美景享美食,岂不美哉?

待了不到半个小时,老妈就催老爸回去,说不要打扰我工作了。老爸说:“这么久才来一次,不着急。”老妈说她最怕麻烦人了。老爸马上说出我的心里话:“这不叫麻烦。”对,我是他们的女儿,这,怎么叫麻烦呢?我觉得我和老爸在不仅仅这 一点上还是相当有共识的。我们总是在寻找生活的意义,每天一睁眼就开始匆忙投身于所谓的正事,那什么才是正事呢?当然,我相信老爸也不会再待很久,或者说如果当时我手头有很急的事项,老爸肯定也会让我第一时间去处理。最重要的点在于,他相信我,充分信任我能妥善处理这些事项。

高级的幸福来自人际关系中的“共同体感觉”,在家庭这个共同体中,你的幸福来自于被家人需要。被信任着被需要着,何尝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人与人的关系相当微妙,我们似乎都在第一次或每一次的目光碰触中,筛选并判别对方是否能成为朋友,能成为哪一阶梯的朋友,乐此不疲。然后在往后的时光中一次次验证,人类的心灵是一件精巧的乐器,总是在敏锐地寻找能和自己产生共鸣的同类。当然,没有一段关系会一帆风顺,如果有,那可能只是低层级的可有可无的关系。很多关系,都是螺旋式上升的,或者,跌入低谷又回归直至平稳。只是,在陷入低谷之时,你会怎么定义这段过往的时光?特别是你在意的你觉得自己大量付出的那些关系,在灰暗之时,你是否有足够信心不评论,不抨击,足够的耐心等待时光给予一个答案?又或许只是沉淀、等待,永远都不会有答案。

如果你能做到,那我可以相信,无论答案是怎么样的,你已经释然,也成长了,这便是所得。而如若不能,开始互撕,那结果必将是血淋淋的,即使曾有过的美好也会消失殆尽,化作满目疮痍。

走路上班的时候,听陈章鱼在解读一本书《如何让你爱的人爱上你》,里面提到:“有一位诗人写过这样的诗句:「这世上没有哪一种爱情,值得我们失去自我。」同样,这世上没有哪一种爱情,值得我们失去自尊。爱情不是自尊的零和游戏,美好的爱情,一定是两个人都在维护彼此的自尊。”

同样,我相信,这世上没有哪一种感情,哪一段过往,值得我们失去自我与自尊。美好的关系,一定是彼此都在维护彼此的自尊。而能让对方交心进入深层次的关系,除了相似的三观、门当户对、彼此欣赏和尊重外,“成熟”与“心存敬畏”的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

人总是选择性记忆,有些过往,可能很长时间都不愿、不敢再碰触,那就尘封与沉淀吧。愿终有一天,还想回忆起来的,或让你心如止水,或嘴角上扬。

你可能感兴趣的:(致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