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那么普通,却可以那么自信

最近读了《思考,快与慢》、《时间的朋友》,发现两本书有些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妙。

下面详述。

1. 迷之自信

先看一个相对简单的难题,不要费劲的思考,请用直觉回答:

球拍和球共花1.10美元。 

球拍比球贵1美元。 

问球多少钱?

你的答案是:0.1美元?

那么恭喜你,答错了。(答对的同学请自行离开)

正确答案是:0.05美元。球拍1.05+球0.05 = 1.1美元

这是在哈佛大学的课堂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丹尼尔*卡尼曼教授给同学们出的题目。

令教授吃惊的是,几乎50%以上的同学,都选择了错误答案0.1美元。

而回答错误的同学,

几乎是全凭直觉,

脱口而出,

脸上写满了自信,

却全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其实,对正常人来讲,只要稍微检查一下答案,就能发现错误。可为什么那么多人,却可以那么自信的得出错误的答案呢?

很多人过于自信,过于相信自己的直觉

他们显然觉得认知努力没什么意思,会尽量避免费力思考。

2. 张冠李戴

我们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星期六的早上,牧师正在准备第二天布道的讲稿。他的小儿子在一边吵闹不休,严重干扰了他的思路。心烦意乱之中,牧师挑出一幅世界地图,撕成碎片,对儿子说:“如果你能拼好这张地图,我就给你2角5分钱。”牧师以为这件事会花掉儿子整整一个上午,但没过10分钟,儿子就拿着拼得完完整整的地图敲响了他的房门。牧师对此十分惊奇。儿子说:“这很容易。地图的另一面有一个人的照片,我试着把这个人的照片拼到一起,然后把它翻过来。我想如果这个人是正确的,那么,这个世界也就是正确的。”牧师笑了,爽快地付给儿子2角5分钱,对他说:“谢谢你!你替我准备了明天布道的题目——如果一个人是正确的,他的世界就会是正确的。”

那些讲完这个故事的人跟着会意味深长地说:

“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如果你想改变你的世界,改变你的生活,首先应改变自己。如果你的心理状态是积极的,你的生活就会是快乐的;如果你的心理状态是消极的,你的生活就会是忧伤的。”

这个解释的逻辑完全是混乱的。尽管他的结论看起来【无比正确】。

按照符合逻辑的推论来讲,他最多能得出类似的结论:

换一个角度,也许能找到很简单的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

而牧师的结论,则完全是逻辑混乱,偷换概念而已。

然而,这种要命的逻辑却可以带来理解上的【惊喜】。

于是,很多人不由自主、欣喜若狂的接受了这个结论,

却全然不顾推导结论的前提是否正确。

3. 思考 快与慢

《思考,快与慢》中,作者提出了“系统1”和“系统2”的两个角色。

系统1,快,直接。更多的是依靠直觉,但有时会错的离谱,有时又准的吓人。

系统2,慢,理性。它总是为系统1提供理论支持,需要耗费注意力去解决问题。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碎片化、即时行乐的APP占据了大量的注意力,于是我们越来越不会自主思考,沦为消费快餐的“奶头乐”文化。

怎么办?

如何重启自我思考的能力呢?

以史为鉴。多看看别人踩过的坑,可以有效的避免自己踩坑的几率。

日拱一卒,相信积累的力量。

每日复盘,时时总结。

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

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

共勉。

THE END

-  晚  安  -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你那么普通,却可以那么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