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衣怒马打虎英雄少年郎
水浒传里最喜欢的并不是武松,也谈不上喜欢(倒是丁海峰版武松让我怦然心动),然而给我印象最深,让我最有感情的非他莫属,即使去掉先入为主的加成。
小时候闲着没事,在爷爷奶奶家翻书看,偶然翻到一本武松为主角的旧书,故事从打虎开始,到血溅鸳鸯楼结束,跟后来看的原著内容差不多,除了语言更为白话一点。
那个时候大约10岁左右,一个懵懂的儿童,对里面的血腥描写是没有反应的,不像现在,就算没见过现场,也看了许多血腥镜头,回过头看书里描写,肯定会觉得武松变态恶毒。
吸引我的是情节,大师的起承转合自不必多说,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我仿佛跟着武松亲身经历了这一系列事件,所以武松之于我,已不是书中的人物,而是另一个次元的朋友。
没过两年,五年级暑假,一个无聊的午后,实在闲得慌,闷得慌,硬着头皮把一年前,作为生日礼物的水浒传拿来翻看。这一翻,就让我的暑假生活丰富起来,看的有滋有味。
水浒传里的武松,给我的印象弱了许多,比起之前他做主角的那本书,虽然他说的话多了,还增加了其他情节,但是仍然没有给我太大印象,我喜欢史进,花荣,燕青,张清,浪里白条张顺,武松就像路人一样,擦肩而过。
这些年来,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金莲同志也被平反,顺带着武松也有了话题度,到底武松对潘金莲有感情吗?
这里插一些我对潘的印象,印象我看的那版原著,书里描写她从小命苦,好像是跟着父亲卖艺,那时看到这里我还脑补出了一个花季少女拿着一根竹竿在绳上走钢丝的画面,(笑,我也不知道怎么会脑补出这样的画面),一大户人家看上了她,少女誓死不从,那时的她我很喜欢,很难去和后面描写的杀人犯画等号。所以,在我看来,她是美好的,一个明丽的少女,敢爱敢恨的热血少女。
除了这一段她是女主角,形象光鲜亮丽,此后都是以配角来衬托武松了。
回到武松是否喜欢潘,先不下结论。从讨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开始。
他对自己的看法,响当当,顶天立地男子汉,换句话说,自我要求高,虽然文中没有提到武松是否读过书,但是有一点,深受儒家影响是毫无疑问的,在我看来,前期的武松,就是儒家的士,重情重义,爱惜自己的名声。
深受儒家影响,自我道德约束力极强的武松,是不会对潘有非分之想的。武松对自己的期许是,大丈夫,男子汉,行事光明磊落。
也许有人说,是男人见到漂亮女人都会有想法,因为我是女生,不具说服力,可是千人千面,即使是同一性别,也未必同一想法。再者,武松何许人也,他闯荡江湖,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于此事他不擅长,也不爱,但是武松会娶妻生子,这不矛盾,如果有机会的话,武松愿意过这样平淡的生活,白天去县衙里画卯,中午老婆张罗好一大桌子菜,但是,这人不可能是嫂子。
武松是非清明看的很清楚,而且这人极爱惜羽毛,他从根本上就不会去往那方面想。
只是,潘金莲的生活却没有那么平静。与武松不同,她不是一个有原则的人。如果说武松是封建礼教束缚下的存天理去人欲,那么潘金莲就是解放天性,勇于追求幸福的浪漫主义者,武松的到来,让她看到了希望,原本死水一般的生活有了波动,于是原来的安分守己变成了蠢蠢欲动。
这是武松的错吗?
是,也不是。
为什么这么说,如果武松不是小叔,而是住在县里另一边的青年,潘会动念头吗?
答案是不会,因为没有机会。
而眼下,这么一个英雄,行走的荷尔蒙,就住在同一屋檐下,你能不心动吗?
看似给了机会,却得不到,最是恼人。所以潘心里急呀,于是她采取了行动。
然而正是她一系列冒冒失失的行动,让我觉得她不爱武松,顶多是情,是欲。如果她爱他,就不可能不去了解他,理解他,尊重他。
如果了解他,就会知道武松是个自我要求很高的人,不会做出恶心自己的事情来。
如果理解他,就不会为难他让他陷入尴尬境地。
如果尊重他,就更不可能调戏他轻薄他,侮辱他。潘金莲喝酒调戏武松那段,对武松来说是奇耻大辱。一 他自诩男子汉大丈夫,却被人用言语撩拨,这不是打他脸吗。二 这人还是他的嫂子,传出去是家丑,武松非常爱惜名节,比烈女还贞。他对嫂子这种做法就更加匪夷所思,怎么这种事会出现在自己家里?街坊邻居还怎么看。
武松是个很要强,很争气的人,也许是生活在哥哥被受欺侮的背景下,让他成了一个非常强势的人,受不得一点委屈,比如柴进怠慢了礼数,他才不管后果,当面怼,这并非他不懂人情世故,而是他不怕,他不怕源自于他有原则,那就是谁都不可以小看我。
更别说欺负了,潘金莲是不知山有虎,一直向虎山行。
武松已经很有耐性了,一者不跟妇道人家计较,二者她是长嫂,给哥哥面子。
柳忘言先生在他的文章提到,原著有几处对武松有穿衣换衣的描写,我认为这是武松对自我要求高的又一体现,他是个高度自律的人,同时体现了他有洁癖,精神洁癖。一个思想散漫的人,是无法生活得整洁的。
一个有精神洁癖的人会接受不伦之爱?会欣赏一个肆意践踏自己自尊的女人?
武松是看重灵魂的,愿意和志趣相投之人在一起。
还有武松不仅是个勇士,还有智谋。原来我只看到他的勇,现在我觉得此人有勇有谋,原文借潘金莲口说他聪明伶俐,(难怪被倾倒,好皮囊不算,智勇双全,这是男神标配啊)他心思缜密,又行动迅速,当机立断,毫不拖泥带水。狠的下心,虽然我喜欢林冲,但是这方面他确实不如武松。
到了杀嫂环节,他才开了杀戒,原因是哥哥死的太惨,兄弟是否情深暂且不谈,就是感情不深,那也是他哥,有哥哥在,家就在,就能给这个浪子舒缓紧绷神经的时间和空间。哥哥不但没了,还是以一种最憋屈的方式死的,他是什么感受?悲痛欲绝并且受到了侮辱,潘金莲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毁了他的平淡幸福的生活,这个婆娘该千刀万剐,所以他想看看她的心是怎么长的,这个时候,武松不仅没有把潘金莲当女人看,甚至都没有当人看,他对付她像对付待宰牲畜一般。
武松是个很纯粹的人,你对我好我回报你,你毁我幸福,我也要你痛苦。该不讲情面的时候,他是一点恻隐之心都没有。前头说过,他是原则性很强的一个人。
丁海峰版的某一镜头促使我写这篇文章,报得兄仇之后,他把家门锁上,钥匙扔飞了出去,看到这里,心里突然被击中了,这个浪子,永远没有家了!
作为一个异乡漂泊的人,突然的心疼起他来,家,意味什么,意味着温暖,意味着卸下所有防备,即使你回不去,但你知道你有地方可以回。你是有根的。
而武松,没有了根,即使强大如他,生存技能满点,也是渴望家,眷恋家人的。
到了后来十字坡调戏孙二娘,小时候我读不懂,怎么这里武松语言这么露骨,我解释古代人就那样吧,但还是说服不了自己,现在受到柳忘言先生点拨,他是自暴自弃了,当一个自我约束极强的人,放下一切,就会变得同先前南辕北辙,判若两人。
心疼。
此后经历了快活林,鸳鸯楼这一系列杀人连锁反应(我以为他还没有走出悲痛来),基本上没有出彩的片段,那是因为他的心已慢慢枯萎消沉,人生也不再明亮,虽然全文未着一字写他的心理活动,以致当时单纯的我读不出变化来,现在想想,这个青年该有多么绝望凄凉。
后来的他,低调的仿佛没有经历过这一切,对啊,这一切都像场梦,他选择了出家。从出家到八十寿寝,这个人已经彻彻底底不是武松了。
他对美好品德的追求,充满了浪漫的士的行为主义,只是这世道太艰难,容不下他这样的草根英雄。
2018/4/6 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