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里成了破烂回收站,我发现我需要断舍离了

        从2017年开始,我在成都一鼓作气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房租占工资的4分之一。我的目的是如果我父母来到成都,可以有一间房子给他们住。结果父母还没来,我先被自己堆积在家门口的纸箱绊倒,我突然意识到我的家里变成了破烂回收站。之后有跟小伙伴们聊这件事,发现原来这个问题已经不仅仅存在于我们这些70、80后的身边,随着90后进入油腻、发量恐慌向90后袭来的同时,收拾破烂也成了他们不可割舍的情怀。

        无论房子是40坪还是100坪,是公寓还是大平层,是简装还是精装。无论房屋装修几百万依然敌不过房子里面满满的无法割舍。

大大小小的纸袋和快递纸箱


       这些场景是不是很眼熟,超市里面一抓一大把的塑料袋,购买了快递的纸箱、买了衣服的纸袋,收集所有能够装东西的物品好像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反正从懂事开始,无论是我们家还是我邻居家,亦或是我们班上高富帅小明同学家,都有这样一些地方,用来囤积这些箱子、袋子。虽然我不知道这些东西有什么用,但是我们坚信在不久后的某一天我们一定能够用到他们,所以我家的厨房、客厅和走廊都有他们的身影。

各种包装盒子


       喜欢收集各种盒子,怕是来源于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端午节包装精美的盒子总是比里面的东西更是让我们喜爱无比。对于我而言,收到各种礼物,包装一定是小心的拆开,铁盒子可以装针线硬币,大的纸盒可以放那些可能无处安放的小东西,耳机、充电线、化妆品、燃气电费的账单,反正留下肯定是有用途的。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娃娃、喜欢的各种本子,漂亮的纸胶带和信纸,反正我也不会用,但是放在哪里,未来一定会有用到他的时候。即便是用不到,这里面也是我满满的青春和情怀啊。反正无论如何,那些堆积在家里的每一样东西,都有他的价值和意义。反正都是必须要留下的就对了。

       但是当你真的如我一般,被堆积的纸箱绊了一个跟头以后,你才会意识到,你的生活不应该这样。

关于断舍离

        罗永浩在《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的时候曾经分享过一个观点,观点来自于知乎。问题是生活中什么样的行为可以提高生活品质。获赞率最高的是定期的丢东西。

        近几年很火的《断舍离》让很多人推崇备至,我看完以后就是哦吼,简单的很,就是丢东西咯。但是当真正要丢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个也丢不掉那个也丢不掉,或者是进入了丢掉了又重新买回来,囤起来的死循环。

        所谓断舍离,就是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让人生舒适。透过舍弃东西来调整我与物的关系,带你去觉察丢不掉东西背后的情感经历。

断的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的是舍弃多余的废物。

离的是脱离对物品的执着迷恋。

          所谓断舍离,更是一个反熵增的过程。如果讲我们的生活比作一个水池,即有水源的进口,也有排水的出口。只有这样水才能流动,保持新陈代谢,对应低熵态。扔东西这个行为就是排水的出口,当我们一味的囤积而不丢弃的话,就好比只有进水没有排水,水流渐渐停滞,杂质沉淀,逐渐的进一步淤积,时间长了水质变的腐败发臭,这就是高熵态。从流动到停滞都是自发的过程,自发过程都是有非平衡态(流动状态)趋向平衡状态(停滞状态)的过程。但是如果反过来,从停滞到流动却需要很大的努力,我们就要给进水口增加过滤器,这个过滤器叫做自控力;排水的地方装清淤器,这个清淤器叫做舍弃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保持水的流动和水池的清洁。    

          12月2日,我们想要邀请你跟我们一起,和幸福断舍离教练来永旭老师一起来聊聊断舍离的那些事,让我们透过觉察我和物的关系,看清自我边界,从内在与物品断舍离,并根据自我认知评估找到断舍离的四种风格偏好以及三步让你断舍离。

          感兴趣的扫二维码报名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家里成了破烂回收站,我发现我需要断舍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