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 《自我边界》

如果不是美学实验室的共读活动,我想我不可能去啃这个月的这两本书,为什么?理论性太强,语言也很学术化。但是如果总是挑一些轻松愉快的书来读,那就只能一直待在原有的圈层里,无法突破。正是因为缺乏理论性高度和理性的思考,所以才应该去适当补充短板,让自己不至于被感性和情绪化拿捏得太死。


虽然书难啃,但是真是好书啊!没有人能让你生气难过,生气是自己的选择。当你明白和认同这一点,就可以优化和避免很多冲突。让我的事归我,你的事归你,在边界中发现自我的力量,摆脱情绪的枷锁。

一、自我边界是什么?

自我边界与个体的生理成长,价值观,世界观等因素密切相关。生物学里,人类对自我边界的意识是在一个人开始区分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差别时产生的。人类从出生到长大,也是对边界逐渐清晰化、扩大化的过程。

二、人际交往中的越界行为是怎么产生的?

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大部分问题和矛盾的核心,其实都是因为交往过程中产生的边界混乱。

王小波说“生气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其实这种无能,是不能接受自己不是全知全能的事实,把一些外在的、不在你掌控范围之内的问题看作是自己的问题,你和问题之间的边界也就消失了。

下意识的去给人归类,去控制,或者过分期待别人的行为,这些都是人际关系中容易产生的越界行为。

比如你觉得我们是朋友,就应该在任何情况下都力挺你,这就是下意识的去给人归类,过分强调共性,忽视了个体的差异性,侵犯了边界。如果明白自我边界的意义,当朋友在某些方面和你意见相左的时候,你就不会为此而生气,朋友的观点,只是他自己的观点,你无法左右,但可以求同存异。

比如有的父母会想要控制你交什么朋友,从事什么职业,选择怎样的配偶,过什么样的生活,期待你按他们的想法去行动,如果不符合他们的期待,就会愤怒。这就是因为边界模糊,产生了越界的行为,却不自知。如果这些父母明白自我边界的重要性,能够把孩子的事交给孩子自己决定,自己只给予建议而不加以干涉和控制,紧张的亲子关系一定可以得到缓解。

三、如何处理与其他人、其他事的界限问题?

在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人际关系,不经双方同意就跨越 边界的行为,会让我们产生不快的情绪。而经过双方一致同意的跨越个人边界的行为,则会让双方变得更加亲密无间。

所以其实尊重边界很简单,就是双方互相尊重彼此的边界,而不要 要求你来顺从我,或者我顺从你。

我们最经常面对的也是最重要的关系的边界,就是伴侣,亲子和朋友。

伴侣之间,最好的关系应该是亲密有间的,彼此给对方足够的空间。亲密关系紧张,双方都觉得对方不尊重自己,真正的原因不是因为双方意见不一致,而是在于双方都在试图强迫对方和自己的观点一致。

其实如果双方有清晰的边界意识,就明白许多问题是可以自己单独决定的,而并不是非要得到伴侣的支持才可以干的。对方可以保持自己的观点,不对他抱有过分期待。对方是一个独立的人,他可以不按照你的意志行动。他可以不喜欢你最爱的花,但这不代表他就不爱你,也不是因为他不喜欢,你就无法从这束花中得到满足感。尊重彼此的边界,可以给关系解绑。

在亲子关系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距离太近而造成的伤害。不同年龄段,双方的边界是不同的。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成长,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扩大孩子的边界,让孩子逐渐独立。这个过程开始于孩子的青少年时期,结束于孩子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开始独立生活。

父母需要认识到,孩子具有个人意识和判断力的,什么对他们最好?他们最需要什么?其实他们比你更清楚。如果你试图强迫孩子接受你的想法,结果一般都不会太好。

我的父母经常因为我们姐弟三的行为不符合他们的期待而大动肝火,对此我们感到不被理解、愤怒、委屈,关系一度降到冰点。好在我的外公外婆非常睿智,他总是建议我父母,孩子大了应该让他们自己做决定了,父母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和情绪就好啦。

老人家也会经常告诉我们,父母考虑问题的角度和你们不一样很正常,你们也不必要求父母一定要理解,自己做决定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就好了。但是对父母不能有怨恨,他们只是用他们认为最好的方式在爱你们。

慢慢地父母也开始接受我们不一致的观点,不强迫我们按照他们的想法生活,我们也开始理解父母的用心。

在我与年幼的孩子的相处的过程中,我也尽可能在安全合理的范围内,把他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让他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父母在孩子的世界里,就是一个不断退出的角色,我也努力不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我的梦想我自己去完成,孩子有自己的人生。

友情就是太远会让人孤独,但太近又特别容易越界。

这种侵犯边界的行为往往不是有意做出的,更多的是出于一种无知。有时候因为朋友间相处时间久了,言行变得过分随意,对对方的权利和要求不太在意,就会导致侵犯边界的行为。

通常三观越一致的人越容易成为朋友,这样的朋友大部分事上都持有一致观点,让我们误以为好朋友是无条件支持的。如果遇到分歧,就可能认为友谊不再坚定,质疑彼此的关系,甚至可能终结一段友谊。

如果清晰认识到,双方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个性,本来就不可能你每个观点对方都认同。抱着这个观念和朋友相处,关系就会更融洽更健康。

允许别人和自己不一样,就能做到包容;

允许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就敢活出自我。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7 《自我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