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没品,点鬼簿,算博士,明代笑话集《捧腹编》063《朝野佥载篇》笑话三则

《朝野佥载》,唐人张鷟撰,记初唐时期朝野逸事、典制风俗等,陈继儒《宝颜堂秘笈》中存此书六卷,《捧腹编》录其六十四则。

第一则《总没品》(见于宝颜堂本《朝野佥载》卷三)

唐张鷟江南洪州闻土人何婆善琵琶卜,鷟与同行郭司法质焉。其何婆士女填门,饷遗满道,颜色充悦,心气殊高。

郭再拜下钱,问其品秩。何婆乃调弦柱,和声气曰:“个丈夫富贵。今年得一品,明年得二品,后年得三品,更后年得四品。”

郭曰:“阿婆错,品少者官高,品多者官小。”何婆曰:“今年减一品,明年减二品,后年减三品,更后年减四品,更得五六年总没品。”郭大骂而去。

评注:这则文章记载的是《朝野佥载》作者张鷟亲身经历之事。

张鷟到了洪州听说当地有个拿琵琶算卦的,于是和友人郭司法去“质”一番,“质”有质问之意,在这里更类似于那种将信将疑的探寻之意,若是诚心去的话,用“求”“问”二字更为合适。何婆排场挺足,不过她连骗子话术都懒得用,戏耍了张鷟与其友人。

“没品”用来骂人不只是说人“无才(品味)”“无德(品质)”,倒是还可以说人“官小(品秩)”

越简单的字引申出的含义往往更多,“品”字,三人为众,三口意为众物(这口指的是装东西的器皿),即物类之意。至于“品”的分辨好坏之意,还是要从口来看,一物拿来与众人吃,尝过了后再用嘴说出感受,这就是品评了。

第二则《点鬼簿》(见于宝颜堂本《朝野佥载》卷六)

时杨炯为文,好以古人姓名连用,如张平子之略谈,陆士衡之所赋,潘安仁宜其陋矣,仲长统何足知之,号为“点鬼簿”。

评注:这“点鬼簿”也是一个典故,指滥用古人姓名或堆砌故实。笔者我在中学时期写的作文里倒是点过不少古人的名字,现今倒是有真正的《点鬼簿》了,号曰《名人名言经典语录大全》,应试教育的产物,真是既可笑又可悲。

宋·吴炯 《五总志》:“ 唐李商隐为文,多检阅书史,鳞次堆集左右,时谓为獭祭鱼。”,“獭祭鱼”一词原出于《礼记》,谓獭常捕鱼陈列水边,如同陈列供品祭祀。后也如“点鬼簿”一般指喻罗列故实,堆砌成文。

第三则《算博士》(见于宝颜堂本《朝野佥载》卷六)

骆宾王文好以数对,“如秦地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时人号为“算博士”。

评注:啧啧啧,“数字大王”骆宾王。

二零二一年七月十八日,午后,连殳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总没品,点鬼簿,算博士,明代笑话集《捧腹编》063《朝野佥载篇》笑话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