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不断行走的心路历程

初见曾昭雄,感觉斯斯文文,一点也不像一个“久经沙场”的旅行者,更像一个在甲级写字楼工作的上班族——正如他目前日常扮演的角色。而事实上,祖国辽阔的版图,他都基本走过了。曾昭雄用脚步去度量的,不仅是行走的距离,更多是自己的心。



曾昭雄,无疆

旅行者,理工男,佛教徒,素食者


01

“每个人对于旅行的定义都不一样。环境不同,他就会用符合他的身份或者是他的生存环境来定义旅行。所以有些人去旅行可能是去别人的地方去看看,但有些人去旅行可能就是一个心路历程。”

曾昭雄第一次怀着感悟和认知心态去游走的地方是新疆,那也是他最喜欢去的地方。

他说,刚去新疆的时候,看到那里的人为什么会这样生活,为什么会喜欢在如此的状态,他作为一个外地人,为什么在这样的环境下会有一种陌生感、会有一种好奇感。这些都是他在旅行中的所思所想。

曾昭雄成长在一个具有悠远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大家庭,他是中国著名思想家、儒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曾子的直系后裔。所以曾昭雄从小便受到传统的儒家和道家教育,也比别人更早接触格物致知、生命探索这样的概念和思想。

也因为如此,曾昭雄自懂事开始便开始了对未知或者生命的探寻,他的思考一方面源于家庭的教育,一方面源于自我的启发。而旅行,便是他在探索路上的一个延伸。

让曾昭雄把“旅行”从一个想法变成一个行为的那个源头,是他心中伟大的“行者”玄奘。

“很小的时候我们不都是看西游记吗,当时就在想玄奘为什么要离开自己的国家去印度求法,求的又是个什么东西呢,外面的世界究竟跟我们有什么差别。”曾昭雄说,“所以在初中的时候我就在想,我是不是也应该去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下,如果我站在高山上、站在草原里,我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我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后来,曾昭雄对玄奘进行了多年研究,他看了很多关于玄奘的典籍,也翻阅了很多玄奘本人书写的文章,包括第一次去新疆,也是有着“重走玄奘之路”的想法。

位于曾昭雄故乡,被誉为全国最大的祠堂,具有独特民族风采和地域特色的“曾氏宗祠”

对玄奘的认知越多,曾昭雄越发现这位大唐行者的西行之旅,不仅仅对宗教方面有着影响,对所有不同生命的生理与心理结构还有更详尽的解剖与描述,这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

曾昭雄认为,玄奘去印度取经,不是只是为了中国文化与宗教文化的弘扬与传播,更多是为了帮助大家认识与了解这个世界,探索与发现这个不受文化与地域限制的,所有生命都相同的生理与心理的构造。

对于曾昭雄来说,玄奘的行为和思想直接影响了他,让他踏上了旅途,同时领悟自己的想法。如今每一次出门,他都会把这种心态带上,作为一种对未知的感触,塞进行囊。

“我去旅行,因为我想看为什么每个人心理想的会不一样。”


02

“旅行走得越远,你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就更多,对自己的了解也就更全面一点。在人的内心深处都强烈的想要探索这个世界,以及了解自己在这世界中的处境和位置的一种动力。如果我们像青蛙一样一直坐在井底,便不可能感受到原野中的青草、微风与星光,如果我们象蜜蜂一样无法绕过玻璃飞出窗户,我们便永远无法突破那些横亘在生命中的障碍与痛楚,如果我们不能突破那些自我的人设,我们就不可能知道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模样。我们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实际上,也就是怎么对待他人的,你去过哪里,你才能把别人带到哪里,你对自己的态度,对生命的认知,你会无处不在的呈现出来去认识别人与包容别人。”

关于曾昭雄在旅途中印象最深刻的一部分,还是来自新疆。他曾经试过在新疆连续徒步行走十多天,目的是看看大家认为的意志力究竟是有多强大,这个是对意志力的一个考验。

“很多人都有一个目标,希望以此证明自己,甚至说只有成功了才是证明了自己。那如果失败了就不是你自己吗?所以我在徒步的时候就在思考:我再走五公里能不能走下去?然后发现其实我还是可以的。所以刚才对于自己的定义是错误的,是不了解的。如果我不通过徒步,或者是一些经历,是没有办法、没有能力、没有机会去认识到自己。”

在曾昭雄看来,挑战自己,可能就是挑战某个时期对于自己的认识。而那个自我认知是不全面的、暂时的,是很短暂的自我,只是一种状态。

走上旅途,不管眼前的风光是沙漠还是晴空,是万绿还是荒芜,曾昭雄有更多时间和空间来认识和挑战自我。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衍生出另外一层独特的意义。

刚开始出发的曾昭雄在不同的旅行经历中,得到不一样的冲击和体验,从而不断地改变对事物对自己的认知。而走的路多了,自己和想法都得到了沉淀,现在的变化越来越少,用他的话来说,就是“看到的永远是本质的东西”。

这对于曾昭雄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样他更淡定。

以前碰到很多事情心里面没有办法接受,他觉得是因为自己认为这个世界不应该这个样子。但是当看到别人不一样的生活,有不一样的想法之后,反而会理解别人这样子的原因。于是他便可以越来越能够包容很多事情,也能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接受别人给你的不一样,是曾昭雄最贴切的体会。他说现在很多人还是希望住大房子买好汽车,但他在新疆的时候,就感受到了骑马原来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只有接触的多了,才能慢慢读懂别人。

 “多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外面的风景,这样你才能真正的了解自己跟了解别人。”


03

“计算机原理其实就是《易经》原理,很多人不了解。因为学计算机的人不会去看《易经》,看了《易经》的人不一定回去学计算机。但是我刚好都学过,后来我发现计算机原理完完全全就是一部《易经》。”

虽然曾昭雄出身儒家教育的大家庭,在旅途中积累的很多想法也以传统文化和佛教理论为基础,但事实上,他从求学到工作,所接触的领域全都是不折不扣的理工科。

曾昭雄在大学修的是机械,之后又学了电力,也曾经提前从学校出来做软件公司。随后,曾昭雄又去了联通做互联网。他说在互联网的大熔炉里,就是需要不同类型的人,而且他对这方面感兴趣,也曾经自学过相关的东西,所以也算开启了属于他人生的一段“旅程”。

从传统文化到理工领域的转变,曾昭雄不认为是矛盾的。相反,他从自小所学的东西中,为二者找到了不可分割的相似之处,从而达到平衡。

“《易经》原理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是非常朴素的辩证法,符合宇宙的最基本规律,也符合物理与心理的基本构造,计算机原理则是0和1的微电子信号,一个开一个关,经过不同的选择与堆叠后产生不同的变化,而二进制中0和1两个元素不正如易经所说的阴阳两仪吗?所以《易经》的原理与计算机原理,软件的原理也一样。”

如今,曾昭雄所在的安海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从事微电子芯片开发业务,他觉得这当中的原理与计算机、软件一样,都能和《易经》互相关联相通。

“为什么我每次跨行都这么顺利,基本没有什么压力,而且转换得这么快,是因为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很多人就不了解中国文化,但是我恰好是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精华部分教育。这就是原因。”


04

“其实我们没有太多能力改变外面的世界,如果能认识自己、做好自己,外面的世界就会随着我们的内心慢慢地发生变化。所有发生在外面的感动与邂逅,都是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在这个世界与自己相遇,一次又一次对自己的发现和了解。”

曾昭雄说曾经有一个想法对他的旅途影响不小,那就是如果对自己生活的地方都不了解,到外面的世界去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曾昭雄希望走遍了中国的大部分地方,起码把最有影响力的地方都去一去。他觉得把自己生活的国家了解了,再出去了解其他国家,这样会更深刻。

下一步计划,他希望到以色列、埃及、印度这些国家走走,因为它们和中国都是世界文化的几个起源点,他可以带着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到那里去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你接触外面世界的时候,其实也是在了解自己。你眼所见的一起都是通过行走、旅行,把外界映入眼帘,然后再把这个图像投影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中,在心里面去感受眼前的图画,感受人家的语言,感受异地的味道。”

曾昭雄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他说比较可惜的是曾经遗失过一部电脑,大多用镜头记录的照片都找不到了。

对于曾昭雄来说,旅行所接触的外在事物,都是了解内心的途径。即使没有了外在的景色和环境,你的旅行也一直发生在自己的心里面,我们所走过的路其实就是一段心路历程。

“改变世界,从改变认识、改变自我开始,这个就是我对旅游的定义,也是我感觉旅行的意义所在,是我喜欢出去走的原因。走的越远,还是在自己心里,并没有走出去,我还是原来的自己,只是对自我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为何#同事同时#

和曾昭雄聊天,需要很多思考。除了要思考他所说的传统文化和理论,还有在交谈过程中对自己的思考。这种感觉,正如经历了一次谈话后,就像走过了一段他口中对自我认知的旅程一样。也许是从小不求功名的家训,也许是成长后宗教的信仰,曾昭雄对很多事情都看得很开。在很多人眼中,他的出走和行程,背后有很多想法以及信念,但其实在他心中,一切都是再自然不过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段不断行走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