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比较

      店里挂着四幅书画作品,分别是“人道酬善”“厚德载物”“天道酬勤”和“上善若水”,近些天,我仔细揣摩,竟有些生气,原因怪罪于这些文字蒙蔽了我的思想。以这些年的遭遇为论证,坏就坏在我接受了太多的传统教育,并且信到了骨子里。
      先说人道酬善,这个词原本是“人道酬诚”,出自伟大的哲学理论《易经》,而《易经》被称为群经之首,儒家思想的根源所在。学校里教给我们的是要做个诚实的孩子,同时也要做个善良的人,正好和“人道酬善、人道酬诚”遥相呼应。
      先不说诚,我相信在这个社会上,诚实不会有好果子吃的,尤其商业之中的诚实更会让人或企业死无葬身之地,或者说,如今的诚,是挂在表面的佯装,为了达到目的,不诚才是内在的实质。
      那么人道酬善的善呢?以前我认定是善良的善,现在不这么认为了。有一句话能很好的解释,对别人的善良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这句话在我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说得更加直白一点就是,教化你做个善良的人是为了教化者更好管理和收割。道就是规律,人道就是人世间的规律,人世间的规律真的能让善良的人得到更多的东西吗?答案是否定的,历史发展了过来,我们可以看到,善良的人不可能成为王侯将相,善良的人不可能成为富商巨贾。善良的人永远都是社会底层。学校不教你社会险恶,只教你善良,然后把你推向社会,这怕是很不负责任的。
        我们再说“厚德载物”,这句也是出自《易经》,与之遥相呼应的是“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以前我对其中“德”的理解是“好品德,好德行”,人有了好的德行才能承载得了好的东西,如果人没有好的德行,那么身居高位,却没有德行,那么必然会有灾祸发生。
        但是我翻遍了历史书,身居高位又有德行的人少之又少,反之,身居高位又没有德行,又能颐养天年的人却大有人在。
        所以,“厚德载物”其中的“德”并不是德行和品德那么简单了,而是“见过的人多了,经历的事多了,心胸宽广了,内心强大了,看透社会的本质了,看透人性了,懂得金钱的规则了等等……”多不胜数,此类的“德”愈多,能承载的物便越多。打个比方,有的人中了彩票,因为他的“德”太缺乏了,所以金钱会很快的挥霍,甚至负债累累,进了监狱。
        所以在如今的社会想出人头地,怕是要把真正的德行先放一放,搞到钱之后再把德行提上日程吧。
      下来是“天道酬勤”,这个世界的规律是能给勤劳的人更多的好处。乍一看,是这样吗?如果用身体的勤劳能换来更多,那么最富有的人就是工地上挥汗如雨的人,就是我们的广大农民朋友。就算是在古代,这个词也不适用。所以,不免让我想到这个词又是古代哲学家为君王管理人民群众而创造的思想钢印。
      不过在目前的社会,我竟想到了一个对“勤”更好的解释,勤劳不单单是身体方面勤劳,如果只是身体方面的勤劳,那么每个人得到的东西都应该不会差太多。这个“勤”更是思考方面的勤,自律方面的勤,一个能深度思考的人又能极度自律,我相信他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人中龙凤。比如有些人说自己能吃苦,但是他只能吃体力的苦,生活的苦,偏偏就是不能吃学习的苦和自律的苦。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真的不是让你去拿个扫把去扫地。一勤天下无难事,也真的不是让你勤快的去劳动,吃身体上的苦。勤于思考,勤于钻研,勤于自律,勤于创新,勤于改革……,这些才是天道酬勤中真正的“勤”,世界也真的会给予你更多的东西。
        最后一个“上善若水”,还是出于《易经》,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我可以把其中的善理解为“善良”,意思就是最高层的善良就像水一样,水是生命之源,给了万物好处,却不争名利。
        如果以这个意思来理解,在这个社会怕是行不通的,这个社会就是简单的一句话,你可以残忍,可以不择手段,破格获取,但不可以善良,弱肉强食,自然法则。当然如果你愿意生活在社会底层,你当然可以做个善良的人。
      水确实是个好东西,滴水穿石比喻恒心,水自天上而来,冲洗了这个世界的污垢,水汇聚成河、成江,慢慢汇入大海,这一路上着实非常艰辛,不过,过不去的大山,山被劈开了,过不去的大川,川被淹没了,进了大海,就成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它多么勇敢,多么有耐力,多么有恒心,多么有包容万物的肚量……
      所以,不管后面的一句“水利万物而不争”,只说“上善若水”,其中的善就是犹如水一样的特性和优点,有了水一样的勇气、恒心、包容之心,就有了更高层次的善,而想拥有水的特性和优点,就需要像水一样去经历,从大海蒸发到天上,再降到地上,周而复始的经历,这样怕是才能修炼到人生或是宇宙间的最高境界,有了这种境界,怕是也会有“水利万物而不争”的造物主胸怀吧。
    王堃  秦安 2022年1月2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