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猫咪都不抓老鼠了

说到猫,我们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抓老鼠,尤其是小时候,我们家的橘猫和果子狸都是吓老鼠的无情角色。猫是天生的猎手。除了老鼠,所有的小动物都在它们的捕猎范围内,比如鸟类、昆虫、蛇等等。

但是从前,为什么家里的猫会失去捕猎的本能呢?是因为猫懒得抓老鼠吗?还是因为这些不抓老鼠的猫是和平主义者?还是有的猫不会抓老鼠?在研究了猫的本能行为和洗刷行为后,科学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先来看一看本能行为和习惯行为的区别。本能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习得行为,行为则是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并在观察、试验和错误中不断完善的行为。举例来说,哺乳动物出生时就知道找妈妈要奶喝,这是本能。而且行为的形成也需要时间和经验,比如,如果你每天晚上7点喂猫,时间长了猫就会知道晚上7点是吃东西的时间,这可不是体内的生物钟。

但并非所有的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都有明确的界限,对猫咪而言,狩猎就是其中之一。有人认为猫抓老鼠是本能,但却无法解释为什么有些猫不抓老鼠,甚至和老鼠成了好朋友。为找到答案的原因,一位实验心理学教授进行了一项为期20年的实验。它有几只小奶猫,其中一只和猫妈妈住在一起,另一只完全由人喂养。

最终,由猫妈妈带着大猫的小猫咪们成长为优秀的猎手,而由人类喂养大猫的猫咪们却常常忽视老鼠的存在,他们把老鼠视为奖赏而非猎物。最后,实验得出结论:猫咪对待老鼠的态度,不管是捕猎、喜欢、憎恨、害怕,还是能够与老鼠一起玩,完全取决于猫咪过去的生活经历。



实际上,猫抓老鼠是综合了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猫的天性是要捕食,但捕食和吃猫则是要习惯的行为。小猫咪和妈妈住在一起时,会向妈妈学习如何捕猎。猫咪妈妈要是善于捕猎的话,她的孩子也会善于捕猎的。

1920年代,中国心理学的奠基人郭任远先生(1898-1970)对欧美传统的将心理学作为生理学而衍生出来的“本能存在”学说提出怀疑。

1920年,他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留学时,作了《取消心理学中的“本能”说》的学术报告。后来他把这篇论文拿去投给权威刊物《哲学杂志》,但由于该文观点“出格”,与欧美许多心理学专家的观点大相径庭,迟至1921年11月才给发表,此举引起了时任哈佛大学心理系系主任威廉·麦独孤(William McDougall)等前辈科学家的反击,震动美国心理学界。

郭先生学成归国后,在南京中央大学和浙江大学教书。1933年开始任浙江大学校长。



1930年,为了进一步证明他的非“本能”论,郭任远指导学生做了一个著名的“猫鼠同笼,大同世界”的实验。让一只猫和一只老鼠从小居住在一个笼内,由人工饲养各自长大。结果猫鼠友好相处,人们认为的猫抓老鼠的“本能”不见了。他们还拍摄了一张老鼠骑在猫身上的照片,连同实验报告《猫对鼠反应的起源》刊登在美国《比较生理心理学》杂志上,轰动美国,引为奇闻。

当时这个实验有效地解释了当时的一件疑案:英国曼彻斯特的一只猫,有一次抓了一只老鼠,它不但没有把老鼠吃掉,还把老鼠放到自己的篮子里,之后它们每天晚上都一起睡,当这只猫不得不出去看兽医,在外几天后一回到家,就要找老鼠相聚。

人类用无数美食也无法完全驯化我们

猫以前抓老鼠吃,就像广东人吃老鼠一样。老鼠的大小是猫最合适的肉源之一。岭南长期缺少大型肉食动物,当地人不得不从小动物和各种山珍海味、野味中补充动物蛋白。这种饮食习惯长期保持,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运输进口牛羊肉不再困难。现代人更注重卫生防疫,吃老鼠等野味的人越来越少。而且猫爱吃老鼠,这也是一种偏见。以前,猫咪吃的都是大小合适的小动物!多少麻雀被猫打死,猫咪猫恋地胜于恋人。

自从被人类包养后,愚蠢的人类每天给我们提供各种各样的猫粮猫罐头猫营养膏,时不时还有大鱼大肉吃,过得比铲屎官还好,谁还想去捉老鼠?



但是,我们先富裕起来的喵星人,不要忘记。中国的喵星人还处于极其困难的时期,拥有铁锹官的喵星人只有极少数,大部分喵星人在野外过着悲惨的生活。他们继续抓老鼠,翻垃圾,吃不干净的食物,避开不善意的人。这里的制度和文化决定了他们的命运,我们只能羡慕夜猫和流浪猫还有抓老鼠的习惯。

然而,即使有这样美味的食物,我们仍然保留着猫的脊梁,没有被人类完全驯化。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中提到,为什么只有“鸡犬升天”,猫不随人升天?因为猫恋地胜于恋人。所以你会发现猫咪喜欢在家里到处蹭,它们是在做标记。

猫咪依然保持着狩猎的习惯,凡是会动的东西我们都要追着玩,光,纸团,蟑螂,小虫子,逗猫棒等。

有的人问,为什么有的喵星抓了老鼠又不吃?很多时候,猫咪捉老鼠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任性,就是为了玩,为了自由!我们享受那种追逐的快乐!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现在的猫咪都不抓老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