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中产青年,和他们无处安放的安逸与焦虑

二、三线城市中总有那么一群城市青年,从北上广或者国外学成归来,在父母的荫蔽下过着安逸而间歇性焦虑地生活。

他们跟一线城市的中产阶层一样,有较高的工资收入,不用为生计发愁,但是又因为没有资本累积,所以保持着焦虑心态,恐惧资产缩水。受过高等教育,思想比较开放,但是被困在有限的晋升空间里,恍然无措。他们是互联网的原住民,深谙互联网规则,但是他们不是互联网领域的弄潮儿,是被互联网吞没的一群人。

他们又跟一线城市的中产阶级不一样,他们不像一线城市青年那样活在不进则退的生存焦虑中,没有房贷车贷,工资仅仅用来维持生存和娱乐,使他们的生活显得丰饶富足。他们不像一线青年一样,抬头望着参天高楼思量自己如蝼如蚁的生活。小城青年的焦虑衍生于网络,他们眼看着互联网大潮袭来,一批人乘风破浪直挂云帆,一批人盲目跟风昙花一现,但是自己就像生活在一滩湖水中,任风浪再大也不会波及自身。

失去生活落差的小城青年

春节长假结束了,小镇里的翠花、小芳已经褪去过膝超厚羽绒服和明艳的法兰绒睡裤,穿上阿尔巴卡羊绒大衣蹬上翻毛皮过膝长靴,回到北上广的办公格子间里继续当mary和lily。这时候的小城青年呢,他们结束了慵懒地摊在沙发上的节日时光,继续穿着略微不合身的小外套开车去上班。春节对他们来说,有点像超长版的周末。

春节里,小城青年看着别人晒的乡村风光觉得有点无聊,但是再看看自己以逛街和吃饭为代表的娱乐活动更加无聊。看见网上的应对七大姑八大姨的指南觉得有点小题大做,但是仔细一想又有点悲从中来,经常见面的七大姑八大姨早对你的工作状况、爱情状况、家庭情况了如指掌,春节不过是又一次惯例询问。

小城青年没有经历所谓的城乡矛盾,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对家乡的一切司空见惯。小城青年也没有乡愁,他们似乎永远生活在一个地方,平静而安逸地生活,而这种安逸往往就是焦虑之源。有节奏感的生活才能唤起精神,小城生活像一首曲调平缓的曲调,总叫人昏昏欲睡。

海量的信息带来的焦虑被平庸的生活化解

小城青年虽然身处小城,但是互联网带来的海量信息将他们与时代的洪流联结。他们看见了世界,渴望参与其中,并对自身的知识鸿沟产生焦虑。这种焦虑促使小城青年沉迷于各种网络课程和知识共享网站,但是碎片化的学习并不能带来整体素质的提升,走出网络的小城青年不得不面对接地气的生活方式。

小城青年打开电脑,看见互联网大佬都在聊区块链,内心一紧,想着作为新时代的知识青年,应该实时更新知识储备。于是从网上找了些区块链的百度百科和新闻来读,有心的人甚至找了大佬们的演讲来听,听完之后半知半解但是感觉内心充盈。

但是慢慢发现,你的生活中根本不会用到区块链这个知识点,工作中,你对区块链的理解显然没有记住你的领导的喜好有。聊天的时候偶尔提到,对话者也只能对你报以礼貌地微笑,然后以最近明星的八卦来挽救尴尬的聊天局面。

小城青年点开微信公众号,里面推送的都是催人奋进的心灵鸡血和捷径成功学,《你的努力配不上你的欲望》《你穷因为你不够努力》《七天练就好口才》《一天读一本经典名著》等等。

看完这些血气方刚的文章,小城青年感觉血气上涌,他们决定开发一项新技能。是学习理财呢,还是学习英语呢,要不还是学习思维导图提升工作效率吧。每一项似乎都是电视剧中的职场精英应该具备的技能,但现实却是,你枯燥的职场根本施展不开那些所谓的技能,被焦虑支撑起来的学习兴趣往往坚持不了多久。

小城青年乐于学习,又不急于学习。他们不像一线青年一样热情地追捧知识付费。小城青年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焦虑,学习知识对他们来说是一件修身养性的事情,他们愿意在海量的信息中精挑细选,摘选出有效信息,充实自己碎片化的知识面。

温水煮小城青年

在缺乏激烈竞争的湖水中生长的小城青年,但偏偏又能远远望见不远处的大海里的风起云涌。小城青年过着“体制内”的生活,羡慕着创业成功的互联网青年。他们低调而淡然地生活着,主流媒体没有他们的身影,他们的肖像模糊不清。

小城青年是被固化的一个阶层,他们在父母家族的托举下不会有阶层下沉的焦虑,但是又因为小城本身的局限性,没办法通达宏伟的职业高峰。如果说一线城市青年的焦虑来源于渺小个体对巨型城市结构的仰望,那么小城青年的焦虑则来源于“蓬山此去无多路”的无力感。

小城青年就这样温温吞吞地生活在自己熟悉的城市中,慢慢地成长为城市的中流砥柱,渐渐怠惰于学习最新的知识,渐渐享受与世无争的恬淡生活,他们就成长为小城中年抑或小城老年。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城中产青年,和他们无处安放的安逸与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