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组A03】我很开心,这次的争吵由我来道歉

我最喜欢的人是爸爸,因为爸爸是我的Hero,从小到大一直都是。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对新知的探索,我慢慢发现,爸爸对一些事情的观点以及想法与我是完全不同的。分歧越大,矛盾便越深。

有其父必有其女。在情绪来的时候,两个一点就着的定时炸弹,谁都不会让步。结果是我又和爸爸吵架了。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是有史以来吵的最凶的一次,我把爸爸气到径直摔门而出。爸爸第二天一大早就离开了这里,去了另一个城市。

感觉自己很委屈,却找不到自己委屈的点。但又觉得是爸爸要更委屈才对,我这么倔、这么口无遮拦,每次吵架从来不会主动去向他道歉,只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窝在床上,无声息的擦着无休止的眼泪。

冷战了两天,最终我拨通了爸爸的电话。几秒钟后接通,入耳依旧是那熟悉的嗓音以及一如往常的声调:“乖闺女,想老爸了……”

鼓足了勇气来拨号码,在接通的那刻却陡然失声。仿佛心脏被紧紧的攥着,攥的我透不过气来。

电话拨通了,我一直没讲话,爸爸问:“怎么了,还在生老爸的气?”我调整了下情绪,说:“没有。”虽然我极力的控制,但还是传出了一丝哭腔,接着道:“我来给你道歉……。”

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我们的争吵是能够避免的。我们只需一方控制自己的情绪,然后引导另一人进行一个有效的沟通交流。

争吵属于暴力行为,以暴制暴不能解决任何问题。《非暴力沟通》一书中讲到:指责、嘲讽、否定、说教、随意评价、贴标签、任意打断等等行为,只能构成一个暴力的世界。

那么暴力是从哪儿来的呢?就是因为某些语言和表达方式虽致力于满足某种愿望,却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最终导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这称之为“异化的沟通方式”。

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如果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不想做,那他就“太过分了”;如果有人开车横冲到我前面,那他就是“混蛋”;如果对方更关心细节,他就是“有强迫症”,如果我更在乎细节,他就是“粗心大意”;还有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

这样的评论暗藏着我们的价值观和需要,但这样并不公平,即使对方做出让步,也并非心甘情愿的。我们不能将价值判断与道德判断混为一谈。

因此我们需要学习如何与人沟通交流。在书中有沟通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四者构成了非暴力沟通的重要模式。

另有一个沟通公式:“我观察到……我感觉……是因为……我请求……”首先要区分观察和评论,然后体会和表达感受,接着定位感受的根源——需要,最后请求帮助。这是其一。

其二是倾听。在交流时我们要学会全身心的倾听对方的想法,并在倾听时给予反馈,因为倾听可以预防潜在的暴力。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争吵是双方的,若有一方能够作为一位倾听者,便可以将矛盾化解在萌芽。

都说和气能生财,我也希望生活里可以少一些争吵。我是金子,我喜欢祝福。祝你家庭和乐美满、生活欢乐多多、事业蒸蒸日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1组A03】我很开心,这次的争吵由我来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