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木家村

关于木家村最早的历史记载,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这在我的族谱上有所记载。明朝末年,民不聊生,有像影视剧中韦小宝的天地会那种民间起义多如牛毛。明朝皇帝统治阶级经常派军队去镇压,有那么一支以张献忠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在和军队干仗的时候,杀红了眼,率领起义军杀进了四川,屠戮无辜百姓,使得原巴蜀人民遭了殃,尸横遍野,流血千里。


到了清康熙年间,人口普查,发现四川人口锐减,大片土地撂了荒,这样很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没得税收来填补国库空虚。于是清政府开始制定移民政策,号召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人民到四川居住生活。有什么好处能诱使别人离开祖祖辈辈生活之地而千里奔波呢?有这些好处,比如说给你分田地,还不收税,自己耕种自己吃,对于当时还没在战争中喘过气来,生活在水生火热的两湖两广底层人民,简直就像天上掉馅饼。而且四川天府沃土,自古皆知,随便吐个果核在地,来年春天都能生根发芽。这使得大批两湖两广人民提老携幼来四川做一次终身旅游,岂不美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湖广填四川”。


而族谱上记载着我们木家祖先来自湖南零陵县,跨过千山万水奔赴此地落户开创木家村。零陵,因舜帝的陵墓所在而得名,历史悠久。舜帝从中原南巡死于九疑山,而葬于此,此山在零陵县境内,其妃子娥皇、女英,闻讯跨越千里从中原寝宫赶来九疑山,想要找到舜帝陵墓祭奠。寻找途中,蜡炬成灰泪始干,伤心欲绝,泪尽泣血。血洒翠竹,滴泪成斑,人们为真情所打动,为了纪念她们,将那种竹子称为“斑竹”,又叫“湘妃竹”。但娥皇、女英最终还是没能找到舜帝陵墓,伤心欲绝,投水自尽于洞庭湖。为了纪念这么一段悲伤的爱情故事,该县便改名为“零陵”,其中“零”是娥皇、女英涕零哭泣之意,而“陵”是舜帝皇陵所在之意,“零陵”合体,这样他们就能永远地在一起了。


这一支勤劳苦干的先人们,一路上跋山涉水,穿行了一千多公里路程,我想象着,哪一个先人翻过木家山时,俯瞰山下的美景,欢呼雀跃地叫身后的人:“大伙们快来看啊,我们到了,就这里了,多美的地方呀……”,一个个兴高采烈,手舞足蹈,跑下山去。


山脚下沃野千里,良田万顷,草长莺飞,落英缤纷,山泉流水潺潺,木家山呈环抱之势,半包围结构,东山一支泉,西山一支泉,汇入山脚形成一片天然的湖泊。而湖泊旁边一大块平坦的洼地,洼地上几间破败不堪的房屋,房屋前临农田,后依山地,皆长满了荒草。


木祖公捻了捻花白的胡须,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说道,“我们得赶在太阳落坡之前在这搭上草棚”,木祖婆照看着孩子,黄发垂髫,怡然自得,木祖父下湖捞鱼,木祖母捡些树枝烧火做饭,木祖长子、长媳清点行李、搭草棚……一切井然有序的运行着。


在夕阳的余晖下,一切染上了金灿灿的颜色,木祖公爬上了湖与房屋之间的小山坡,环顾四周,来回踱步,他的脑子里正在规划着未来。“这屋子周围可栽种些绿竹,遮风挡雨”,木祖公一边思索着,一边摸了摸布袋里的竹根,他蹲下身子,用手刨了刨地上的泥土,再用那敏锐的鼻子嗅了嗅空气中的湿度,“太好了,这里和湖南零陵县的环境一样,得天独厚,带上的种子能发芽了……”


“爹,你看孩儿叉的鱼”,木祖父卷起的裤脚下沾满了泥,高高的举起了手中的鲤鱼,兴高采烈地向木祖公走来。“此湖乃天赐的礼物哉,可养殖鱼鸭,可漂洗衣服,可灌溉良田……”木祖公侃侃而谈,“孩儿,明日可陪我登那高山,临彼远地,巡游四周,打探邻居左右,做好睦邻友好工作……”


“遵命,父亲……”


作者注:原创不易,喜欢的话,求个关注、点赞、在看、转发,俺想涨点粉,O(∩_∩)O哈哈~

你可能感兴趣的:(1. 木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