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下总结

大三结束了,自己在结束的时候也草草写了些东西作为总结。然终归是草稿,还是应当整理一下,顺便发一发当作纪念。

这个大三下,其实是从开学开始一直到现在八月份的,暑假也发生了许多事儿要记录下来。

本学期有我的不足,和进步。

“本学期”从大三上结束就开始。准备数学建模,虽说有底子,但是由于是一个全新领域。因此一直呆在学校准备。那时才体会到了一个人的苦闷,有问题也不知道找谁。而后和队友一起准备数模时,才变得效率更高了。最终也成功完赛,无论结果,这段经历还是很美好的。几个人在小宾馆奋斗,有一天我是一宿没睡。

学期伊始,或许是寒假的数模竞赛耗费了些精力,没有恢复好状态,我有点无欲无求,不想拼搏。相比于那些要拼命争保研名额的同学,这一点体现的尤为明显。本质上很简单——我有退路,选择很多。嘴上说着出国,实际上也可以保研,导致我目标没有坚定。我准备出国吧,心理又有一个声音说:也别太累,不行可以保研。我准备保研吧,又会说:为什么不出国看看呢?全都想要,全都得不到。而其他人,保研的刷文化课加权,考研的执着于考研资料的复习。回想这段时光,也是我为自己不正确心理所付出的代价吧。

期间我还屡次心疼因为要准备出国而不能去夏令营看看。因此,目标这个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一个罗盘,比一艘帆船的其他部分加起来还重要。

全都要,全都得不到。所谓舍得。

不过虽说目标不明确导致精力内耗了一些,还是努力干了许多事儿。

找实习,混实验室。

找实习:投了好几个简历,阿里,华为,德州仪器,腾讯还想找学长要内推,但是他看了我没有项目经历后,婉拒了。最终也收获了华为的offer,也是努力付出获得了回报。

而实验室则也是硬着头皮上了,虽然不优雅,不智慧,但是迈出步子就是胜利。说起来,做的工作是博士生的脑洞。而自己的做法则是参考文献再造轮子,正所谓搬砖工,低级劳力。但任何研究都是这样起来的,除非天才,都是要首先成为一个复读机,然后再成为一个录音棚。然六月之后,考试太多,遂没有再去了。而导师学长也没太在意我,真实的低级劳力。什么是科研,这个问题自己搞懂了吗?没有,无论是理性上的定义还是感性上的认知。

五月份和六月份的考试,除了工艺,都是正常水准,而工艺则是应考不灵性,这也是我的特点罢,比较执拗。但CMOS仿真忘记做了,扣了平时分十分,确实应当反思一下。

微电子工艺课设制作了掩模版,实际做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了,动手能力极差是怎样的体验。这是必然的,从没做过,谈何熟练?

而后集成电路大赛,体现了我代码能力有多弱。确实,也想努力,但却真是弄不出来,很难受。这次的参赛经历,可以记录到耻辱柱上了,倒数第一的水平。当然,这也是因为做的是数字的题目,以及自己数字开发这方面能力很差。高分低能,这个帽子暂时要给自己扣上了,看什么时候能摘。

而后便是实习。正所谓从校园学生到职场人,人人都有个适应期。而我也仍在适应之中,虽已来三周。所谓适应,是说自学的速度还跟不上要求。跟人问问题还显得很幼稚。没有一种智慧。

总的来说,这学期是二十年毛病的体现——重考试,轻技能。没必要太苛责,自己也在逐渐转变。半年来最深的一个认知便是,世界不会以个人的意志转移,如果你不适应这个环境,那么你要努力调整,使得自己在底线,信念不变的情况下和环境良好的适应。这是一门艺术,充满着智慧。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三下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