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记第八篇:那些冲突教会我的事

最近遇到的各种冲突,让我再次想起《关键对话》这本书以及对其中观点的领悟。谨以此文作为本周的周记总结。



——《关键对话》学习总结

最近参加了部门组织的《关键对话》培训, 任巍老师深入浅出,案例丰富, 形象生动,通过讲授、演练和分享,让我收获颇多。有很多感慨,想通过写下来的方式系统地梳理一下,希望能够学以致用。 当然,就像老师说的那样,《关键对话》希望教给大家的并不是知识本身,而是如何提升自我觉察(self awareness)的能力。

什么是“关键对话”呢?我跟爱人探讨爱好、孩子的教育、未来的规划。。。。这些都是关键对话吗? 不一定。 作者认为“关键对话”须符合三个特点:事关重大,意见不一,情绪激烈,三者缺一不可。举个例子,如果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尽管事关重大,但两个人观点一致,或不会引起强烈的情绪,则不能归于关键对话,算是正常的交流。 只有当彼此观点不一, 情绪激动时,才会转化为关键对话,因为这样的对话,如果谈的无效,不仅会达不到想要的结果/目标,甚至还会破坏彼此的关系。

关键对话如此重要,那如何才能谈的好呢?作者给出了8种方法,我想结合这些方法,分享下自己的感悟和故事。

第一、脱离困境。首先要识别自己在何处受困,并能应用CPR(内容、模式、关系)方法识别出最重要的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连自己在何处受困都无法察觉,就像北京话说的对于“盐是打哪咸的,醋是打哪酸的”都一无所知,更别说识别出症结所在了。 听到这里时,我想起虽然自我感觉婚后这几年的生活过得不开心,仿佛陷入了一种夫妻相处的困境,花了很长时间我才意识到跟我原生家庭、父母的相处模式有关, 但是却不知具体问题出在哪里。 举个例子,用CPR的方法分析下我跟另一半相处时最经常的冲突。

背景:最近的一次,是我从幼儿园老师那里知道,三岁不到的儿子最近经常在幼儿园跟小朋友说:“我要崩死你”,“我要揍死你”……从而把其他小朋友也带坏了、学说这样的话,顿时觉得很焦虑。晚上睡不着时就在寻思为什么会这样。思来想去,貌似他最近总喜欢用家里的投影仪(家里为不让小孩沉浸于电视,没买电视机)看一部叫《香肠派对》的动画片,里面都是一群香肠成天用枪各种互相射击,台词都是:“我崩死你”。也许是从这部动画片学来的? 于是决定还是把家里的投影仪收起来。

第二天一早起来,跟婆婆商量好之后,就火速把投影仪收了起来。这时先生起来看到了,就认为是我小题大做,而且不尊重他妈妈,把老人家唯一的乐趣都收走了。于是开始了对我的各种指责。 听到他的指责,我立马进入了自我保护的攻击状态,开始了各种反击,于是两人吵到不欢而散。 等到了公司,这个话题还是继续。但通过微信的交流,我还是渐渐意识到了他对我的误会。虽然解释了此行为并非针对老母亲,而是为了孩子考虑,但两人仍然进入了为期三天的冷战模式。

C:内容。两个人因为对看动画片是否会影响孩子意见不同,收投影的行为对老人没有体恤和尊重。

P:模式。我很多事情都喜欢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行事,缺少事前的充分沟通。殊不知“讨论问题的过程比解决问题本身更重要”。由此引发先生觉得不被尊重,缺少存在感,对我启动“指责模式”,而我开启攻击模式,结果是两败俱伤。

R:关系。 每次这样的误会或者事件发生,尽管最后都以一方或双方道歉化解误会,但,插进去的刀子即使拔出来,刀疤已然留下了,对于关系和感情是极大的损伤。

经过这么一分析,其实我要解决的已经不是内容本身,也不仅仅是模式的调整,而是意识到必须积极修复关系。这就是所谓的识别出真正的问题和困境。

第二、从心开始,探讨的是如何专注于我们真正的目标,也就是识别出了真正的问题和困境之后,如何找到问题的根因。通常来说,导致我们无法面对真正问题的原因,无外乎以下三个:

1)归罪于他人。 怪罪别人,看到别人身上的问题似乎总是比较容易,而意识到自己身上的问题,承认自己有问题,往往真的很难。 “在一场不健康的对话中,当我们强烈地感觉到他人身上的问题时,我们通常没意识到自己的身上有什么问题”—确实如此。 回想起我跟先生无数次争吵或冲突的场景,似乎眼里看到的都是对方身上的问题,有时虽然嘴上说着自己也有问题,但心里其实并未真正意识到自身的问题。

2)心口不一。 第一次听到了“左手栏”、“右手栏”的概念,右手栏是指我们对外说出的话,但左手栏里的往往才是我们内心深处真正的想法,只是很多时候我们都选择右手栏,以为那样是更妥帖的做法。殊不知,其实语言表达传递的信息在交流当中是很有限的(居然才不到7%!),而我们诚实的肢体语言,早就出卖了我们。“即使你没有说出来,你的行为也会表达出来”。既然如此,为何不能表里如一呢?也许这样,彼此更能触及问题的根源。细想起过往的种种,心口不一的情况实在太多了!给自己的心掩盖了一层又一层的灰尘,好久没有直面内心了。

3)动机降格。也是第一次在课堂上听到了“动机降格”这个概念。更意识到了,很多时候对方对我们穿起了铠甲,其实是因为我们无意识当中,动机已经降格,从而迷失了方向,忘了自己坚守的目标。“动机的降格和改变发生的非常快,通常在我们还没有意识到就已经发生了。如果我们能把过程显性化,就能更好地改变”---- 其实是需要提高自我觉察力,才能觉察到在沟通时自己的动机是否发生降格的,说着说着就偏离了方向。 比如,本来只是想跟对方就某件事情达成一致的,但由于观点不一或者情绪过于激动,把八百年前掉的线团也捡起来重新数落了一遍,新账旧账一起算,自然不可能达成想要的沟通结果。

这三点提醒我,在以后的沟通中,要时刻记得问自己三句话:“我是否在归罪于他人/不敢承担责任?”“我是否心口不一/不敢直面自己的内心?”“我是否动机降格/忘记了初心?”

第三、主导我的故事。也是第一次在课堂上,听到任巍老师讲的关于“事实”和“故事”的差别。事实一定要有时间、地点、人物,而且是已经客观发生的;而故事往往是我们根据所见所闻,加以揣测、推理甚至演绎而得来的。“我们倾向于自己讲的故事是事实,然而,我们必须要把故事和事实区分开,这样才能让我们暂缓判断,打开思路来面对其他的可能”。 细思极恐,原来我是那么喜欢编故事的一个人!过往的种种焦虑不快的情绪,其实大多数是来自于自己编的各种故事。而这些故事里面,有“受害者”的故事,有“坏人”的故事,更有“无助者”的故事。 想起来,我最经常给自己编的故事,就是我先生“不关心、不关注我”,让我很受伤,从而经常会责怪他,但却忽略了许多细微之处他对我的关心。哪怕是我周围的人都觉察到的关注和关心,于我却是无感,因为我早已陷入了自己编的故事当中,不可自拔。而这些故事的源头,似乎要从我母亲习惯性地对父亲的责怪开始。我复制了母亲的“受害者”模式!

“看见或听见—》讲故事—》产生情绪—》开始行动”这样的行为路径,在不同的故事背景下,不停地把自己带入一种负面的故事当中,恶性循环、周而复始。

停止讲故事吧!故事支配着我的情绪,但却是我自己在主导着这些故事。原来,我才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所以,从今以后,我要学着把事实和故事区分开,遇到事情问自己:“这是事实还是故事?!” 我要把“受害者”变成“参与者”,为自己负责”;我要把“坏人”看成“正常人”,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多坏人,是我们把他人想成了坏人; 把“无助者”变成“主动者”,我要重新主导自己的故事!

第四、以STATE法陈述我的行为路径。既然要主导自己的故事,那如何才能做到呢?或者说,如何才能用说服人的方式而不是伤害人的方式说话呢?任巍老师分享了三个关键点:

(1)以事实而非讲故事开口说话。 基于事实的沟通,更能让对方接受。而且,“故事”只会让彼此离真相越来越远,于事无补。

(2)不要用审判的方式。我理解,其实就是不要先入为主,甚至站在道德或法律的制高点去评判对方。就好比如果对方跟你说话,一开口就说:“你这个人怎么怎么样。。。”那估计后面他说的任何话你都不可能听进去了。因为一旦对方用审判的方式开启对话,你早已自动穿上铠甲、百毒不侵。

(3)专注于真正的目标,不要让动机降格。这点跟前文提到的动机降格的解释是一样的。 因为动机降格地太快、甚至来不及察觉,所以更要时刻专注于真正的目标。

《关键对话》这本书里也讲到了5个关键技巧STATE。

S-sharing,分享你的事实。只讲事实,甚至可以讲下事实和你的期望之间的差距,但不以“故事”开头。

T-tell,说出你的故事。 这里的故事跟前文的“故事”是有区别的。这里的故事,是为了讲给被人听的,更多的是基于事实,表达自我的感受和观点,目的是为了让对方理解你; 而前文的“故事”是自己讲给自己听的,更多的是为了把自己的行为合理化。

1. ask, 询问他人的行为路径。其实是ask for sharing, 是希望对方跟我们分享他的行为路径和想法,增进彼此的理解。

T-talk,用试探性的方式说话。 不管是陈述事实还是说出自己的故事,都要用试探性的方式说话,因为不确定对方的接受度。

E-encourage,鼓励他人尝试分享。 只有对方愿意分享他真实的想法,这场沟通和对话才更容易达成一致。“你大可以用你能想到最强有力的方式捍卫自己的观点,只要你能保证以同样强有力的态度鼓励他人否认你的观点”。

STATE法前面三个环节是关于“说什么”的技巧,而后两者是关于“怎么说”的技巧。 不管怎样,这些技巧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

那如何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想法呢?

第五,学会观察。要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观察非常重要。 要知道,我们只有在具备“安全感”的时候,才能呈现真实的自我,对他人而言也一样。 有些人能对恶化的安全氛围做出快速反应;其他人则会陷入沉默或语言暴力。

那如何才能察觉到一场谈话正在发生变化呢?老师谈到了两个技巧。一是学会观察谈话转为关键对话的信号,二是学会观察自己或他人陷入沉默或语言暴力的信号。什么时候一场谈话会转化为关键对话呢? 当这件事情事关重大,而且双方意见不一,如果两人在谈的过程当中,“情绪激烈”的信号出现,则会转化为关键对话。 情绪激烈有两种可能的反应,“沉默”或“语言暴力”,每个人的模式都不同。 想想我跟先生之间很多的关键对话,往往是我选择沉默,而他开启语言暴力的攻击,往往不欢而散。 如果我能更早地察觉出自己或他人陷入沉默或语言暴力,也许可以更好地采取行动加以修正。 安全感是如此地重要,我们都需要。

第六、建立安全,探讨的是如何建立畅所欲言的安全氛围。 正如前文所言,安全感是如此重要,它是彼此有效沟通的基础。当我们发现对话安全面临风险时,该如何做呢? 首先要跳出对话内容,停止谈论当前话题并提出对安全氛围的担心。做到这一点其实很不容易,需要有很好的观察力,能觉察到安全氛围的变化并能主动刹车,跳出当前的话题。

其次,要重建安全氛围,其实就是要“先解决心情,再解决事情”。 这里老师提到两个关键要素,一是共同目标,牵引“力往一处使”,二是互相尊重,相信彼此都在意对方的个人感受,不会蹬鼻子上脸。

等到对方认识到有共同的目标、而且受到尊重时,再重新回到对话中,才有可能理性地去探讨和沟通。“没有哪种情绪比恐惧更能剥夺脑海中所有行动和思考的能力”—看到这句话,不禁想起了任老师课上提到的人类大脑的反应机制,说到信号从杏仁核传递到大脑皮层通常需要6秒的时间。在人类大脑被杏仁核控制期间,我们的智商相当于爬行动物脑,相当于一头鳄鱼,是处在行动模式中的。 所以提醒自己,下次当沟通觉察到不安全信号出现时,尽可能深呼吸并在心中默念1-2-……6 ,等候信号传递到大脑皮层,从行动模式回到认知模式。

《关键对话》这本书中提到了两个技巧,有助于我们重建安全氛围。技巧1是:必要时真诚道歉。 强调的是立刻道歉,是为我们错误的说话方式道歉,同时要做到心口一致、真诚。 技巧2是用对比法来澄清误解。可以用“……不是……而是”来阐述,表达自己的动机,避免因误会导致的情绪恶化升级。很多时候,往往是对方感受到了我们的 “动机不纯”才导致了沟通的失败。

正确的动机如此重要,那如何才能确保对方感受到呢? 这里老师提到了如何创建共同的目标,或者说寻找共同目标,做到“求同存异”。 当我们发现跟对方目标不一致时, 要么想法设法压制对方,或者委曲求全,这两种都是不可取的做法。 “修复受损的共同目标需要心态的转变,既不是委曲求全也不是压制对方,而是创建共同目标。”任老师在课堂上分享了创建共同目标的四步法:

C-Commit, 承诺寻找共同目标。 不管三七二十一,态度要先拿出来,承诺沟通的目的是要寻找共同目标,而不是非要固执己见。这样对方估计就松懈下来,具备了沟通的基础了。 我理解在沟通战术上,这招应该叫做“以退为进”。

R-Recognize, 识别方法背后的目的。只有识别到背后的目的,才有可能理解对方并引导创建共同的目标。 很多时候,我们在争吵中早已经迷失了本意了,又怎可能达成一致呢?!

I-Invent-创建一个共同目标。 既然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那想法观点各方面自然存在差异。 所以,既不是要委曲求全一味妥协,也不是要横行霸道试图压制对方,而是要尽可能在满足双方诉求的基础上创建一个共同的目标。

B-Brainstorm,头脑风暴出新的方法。 这里介绍的是如何寻找或创建共同目标的方法,其实就是头脑风暴,罗列出尽可能多的方法,沟通双方在这过程中寻求到一个彼此都可以接受的方案。

第八、探索他人的行为路径。抱着好奇心去探寻真相,而不是证明他人观点是错误的。我理解其实就是换位思考,做到感同身受。既然前文讲到了自己有行为路径,那反向思考,沟通的对方也会基于他所见所闻,给他自己讲故事,从而产生情绪,开始行动,陷入沉默或启动语言暴力。 当觉察到不安全氛围时,如何去探索对方的行为路径、从而找到引起对方安全感消失的原因呢? 任巍老师课上讲到了AMPP法:

A-ask,邀请分享。邀请别人分享他的想法和感受,要做到真诚而有兴趣。不是为了敷衍,而是要表现出真的很想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这是打破僵局的开始。

M-mirror,映射感受。映射感受是为了确认情绪。如果对方是心口不一,而我们感受到了,那可以通过映射感受的方式去确认情绪。我的体会是,这也可以体现出你对对方的理解以及感同身受。 这招用在跟孩子相处时也很重要,会让对方觉得你理解他的情绪,愿意开口跟你说话。

P-paraphrase,复述信息。这是为了还原对方编的“故事”。 当然, 用我们理解到的信息去还原这个“故事”,而不是简单地重复对方所说的话。 我理解,这其实是在帮对方重新编写“故事”的过程。

P-prime,推测语意。如果上面的映射情绪、复述信息都没有奏效,也可以基于自己的理解去推测语意,让对方回应来确认信息或鼓励对方主动纠偏,当然语气也要注意是“试探性的”。

当然,使用AMPP的最终目的,其实是希望对方能打破沉默或停止语言暴力,重新回到对话中。

第八、开始行动。关键对话是有着一定的沟通目标的, 既然有目标,那就要有相应的执行计划去确保目标的落地,也就是有结果。 “即使说出了更多的共享语意,甚至在意见上达成了高度一致,也不能保证对话中的每个人都清楚了基于这些共享语意,应该如何行动。 ”所以,需要跟对方或自己明确,接下来谁、什么时候、做什么以及如何跟进。只有行动,才能带来改变以及结果。

回顾整个《关键对话》的模型及过程,其实跟之前看过的《有效沟通》这本书中讲的内容或逻辑是大同小异的。 也是需要理解对方、表达自己、希望对方怎么做、号召行动。但这门课里传授的一些技巧,还是可以很具体地指导我们如何掌控好“关键对话”。接下来,就是要理论结合实践、加以应用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周记第八篇:那些冲突教会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