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不是潇洒风流的隐者吗,为什么也想当官?

孟浩然是唐朝著名的山水田园派的诗人代表,《唐诗三百首》里收了他14首诗。

在早年的时候,孟浩然一直过着游山玩水、半隐居的生活。他隐居的地方是襄阳城外的鹿门山。这个地方很好,汉朝大名鼎鼎的隐士庞德公,也在这里住过。

开始,孟浩然的隐居生活过得很惬意,他自己写诗说:“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就是说他登上这白云缭绕的万山峰岭,心头升起一种超脱尘俗的喜悦。

连李白都崇拜地说:“我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是说孟浩然的潇洒风流天下皆知,他年轻的时候舍弃富贵功名,一直到年纪大了还在山里隐居,这是多么让人钦佩的人生!

但是,孟浩然40岁的时候,还是决定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为什么孟浩然这么一个爱隐居的诗人也想做官呢?天天在山林里看看白云、吹吹清风,听听鸟鸣和流水声多好,还没有那么多烦恼!为什么还要在这么大的年纪去参加科举考试呢?

其实这个答案,也可以从他的诗里看出来。他有一首诗叫《秦中感秋寄远上人》,诗中有一句诗说:“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还有一句是“黄金然桂尽,壮志逐年衰。 ”

这首诗题目中的“上人”,是对僧人的敬称,远上人到底是谁,不知道,也许是与孟浩然一起隐居的友人。这首诗充满了失意与凄然,可能潇洒风流的孟夫子,只有在面对和自己同样处境的人时,才会流露出自己真实的心境。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是说他想长久地归隐山林,又苦于无钱举步维艰。“黄金然桂尽,壮志逐年衰 ”,是说身上的黄金就像烧柴一般快速地耗尽,壮志也随岁月逐日衰减。

这就很容易理解了:孟浩然说,我想长久地隐居,但是没钱花啊。

我们知道陶渊明隐居时,自己种田、自己种菜,虽然“草盛豆苗稀”,但好歹有点收成,不至于饿着,但是很多人隐居是不种田的,所以隐居需要准备很多物资、很多钱财来维持自己闲云野鹤的生活。说白了,隐居也是很费钱的。孟浩然不种田,也不做官,隐居时只出不进,这生活迟早有一天过不下去嘛。

说实话,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唐朝的诗人(文人)完全不想当官的,几乎没有!在那样的年代,做官等于出人头地,可以实现建功立业的抱负,而且整个大唐盛世都充满着一种昂扬进取的激情,孟浩然不可能不受影响。

于是在40岁的时候,孟浩然也去参加科举考试。本来以他对自己的期许和众人的口碑,考科举应该没问题吧!但是,很遗憾,没考中!

不过这段时期孟浩然却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经典的诗作,比如《宿建德江》,就是在仕途失意时他出去旅游散心写的:“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参加科举没考中?想要做官,还有其他途径吗?

当时在唐朝,除了参加科举,想要做官还有另外两个主要途径。一是祖辈父辈当官有地位,子女享受特殊待遇,这个是门荫制度;还有一种是由权臣推荐,因而进入仕途。

李白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据说是因为他的父亲是做生意的,他的身份审查没通过;孟浩然倒是有考试资格,但是没考到好成绩。他们两个人的祖辈父辈也不是做官的,没法通过门荫制度来做官,所以李白和孟浩然都是只有一条路,那就是通过别人举荐。

不过比起某些文人,孟浩然算是非常有气节的男人了,他即使求人引荐,也写得很含蓄。比如这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我猜他一定思量了半天,才鼓起勇气递上去。读完这首人,很多人都会心疼孟浩然,那种古代文人的自尊感在他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关于这首诗在什么时候写的,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在开元5年,张九龄写给张说【yuè】的。还有一种说法是在开元21年,孟浩然写给唐朝丞相张九龄的,张九龄是唐玄宗开元年间的著名宰相和诗人,是西汉时期张良的后人,唐代著名的贤相。

在朝做官时,张九龄举止优雅,风度不凡,深得唐玄宗的赏识。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选拔新的宰相,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就是问这个新的宰相,有没有张九龄那样学识渊博又风度翩翩呢?因此张九龄一直被后世人所崇敬。

而另一位张说也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不过传闻张说脾气暴躁,与同僚关系不睦,而且生性贪财,多次遭到别人的弹劾。然而有趣的是,张九龄就是被张说提拔的,张说欣赏张九龄的文采,张九龄也把张说当成知己,两人关系非常密切。

不过,孟浩然的这首干谒诗,更被人倾向于认为是写给张九龄的。

题目中的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它大部分在今天湖南省的北部,跨越湖南和湖北两个省。因为它很大,再加上八月是雨季,雨水一多,湖面就上涨,所以看上去很辽阔。

诗中的岳阳城,就在湖南岳阳。岳阳有一座名楼叫岳阳楼,范仲淹曾经写下著名的《岳阳楼记》,杜甫也登上岳阳楼,写下“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名句。古时洞庭湖和岳阳楼闻名天下,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称。

诗歌前半部分是称赞八月洞庭湖的美景,说整个洞庭湖像有水汽蒸腾一样,感觉岳阳城都随着波涛涌动了起来。一个“蒸”,一个“撼”字,就让我们感觉到这个湖水扑面而来。

这么美并且令人震撼的景色,也许是在衬托诗人孟浩然心中的波涛汹涌。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这两句说得比较明显。他说,面对着浩瀚的洞庭湖,自己想乘舟横渡,可惜呀,没有船。“端居耻圣明”这句是说生活在这么圣明的时代,却闲居在家,实在太愧对这个大好时代了。

孟浩然就是想说:我虽然隐居,可我还是想出来做官,发挥一下自己的才华,张丞相您就推荐我一下呗!

看到这里,心疼孟浩然一分钟。

这封自荐信,写得含蓄婉转,却表达得清楚明了,使得张九龄对他的才华有了更深的了解。只是,当时张九龄也在仕途面临变故,没能让孟浩然到朝里做官。

后来张九龄被贬到湖北,做荆州长史,而孟浩然就在湖北襄阳隐居,于是张九龄邀请孟浩然到自己的府上工作了一段时间。但是不久之后,孟浩然却又飘然离去,再次隐居。

也许,终归到底,孟浩然还是适合那种与山川明月为伴、清风自然为邻的日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孟浩然不是潇洒风流的隐者吗,为什么也想当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