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在很多父母对于“游戏”“玩耍”的重要意义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玩中学,在游戏中认知,也成为了被大家普遍接受的教育方式。
但是,对于如何“玩”,仍有不少家长存在误区。
一般说到“玩”,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带孩子去游乐场、公园等公共场所,不然就是买各式各样的玩具。
这些自然可以“博孩子一笑”,但却并不是保质保量的“玩”,不少家长都有体会,就是老话说的“新鲜劲儿不过两三天”。
不到几天的功夫一过,那些玩具就被扔在角落里,而孩子则开始期待下一个新玩具的出现。
依靠去游乐场所或者买玩具的方式,其实并不是富有教育意义的“玩”,玩具数量的多少也与“玩”的质量无关。
其实,孩子在青春期之前,更喜欢和父母一起玩,这样的过程,既可以让亲子关系更加亲密,同时又可以让“玩”变得更有意义。
但很多家长都反映,自己和孩子“玩不到一起去”。
原因之一在于父母更看重玩的结果,而孩子则更享受玩的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为了玩而玩”。就拿买玩具这件事来说,父母都期望孩子买一些益智类的玩具,可以拼插,可以动手动脑的,但是绝大多数孩子却对这样的玩具没有太大的兴趣,仍是“女孩们买毛绒玩具,男孩们买玩具枪”的情况仍占多数。
原因之二在于孩子要求不断地重复,而父母缺乏始终陪伴的耐心。
很多家庭大概都曾发生过类似的一幕,孩子要求父母讲故事。如果今天讲一个故事,明天换一个故事,对于父母来说不是难事,但是孩子往往同一个故事要听100遍,每天都在重复,这对于讲故事的父母而言,就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了。
简单来说,父母过于重视玩的过程和玩的意义,忽视了过程中的乐趣,这就导致父母无法融入到孩子的世界中去,很难成为能陪孩子玩、会陪孩子玩的父母。
那么,父母究竟应该如何“陪玩”呢?要先从琢磨“玩什么,怎么玩”开始。
我们姑且把游戏分为分成两类:书本知识类和非书本知识类两种。书本知识类游戏,比如背单词、背古诗等,是适用于书本学习或考试的内容,而非书本知识类游戏,则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并不要求掌握某些固定的知识,而是更强调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传授等,贯穿于日常生活中。
书本类知识游戏的“玩法”
不少父母以为,书本知识与“游戏”之间很难有关联,但其实并非如此。从网上上看到有一位家长说到介绍自己陪孩子背英语单词的方式,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启发:她的孩子一直不喜欢背单词,认为背单词枯燥,没有意思。这位妈妈就把单词变成了一个个填空游戏,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孩子边填空,边玩,边背单词,不仅效率提高了,对单词也不再像以往一样排斥了。
对于书本类知识的学习,很多父母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来参与,孩子在背单词,做作业,家长则在一旁监督或是在一旁玩手机,不得不说,这样的陪伴是低质量的。不仅孩子无聊,家长也会对孩子的学习效率产生质疑。
之所以要创造一些“玩法”,正是要解决低质量的陪伴问题。对此,父母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把孩子不喜欢做但应该做的事情,变成他们喜欢做且真正想做的事情。比如变成接龙游戏、变成讲故事大赛、变成“你说我猜”小游戏等,这些都会极大地提升孩子的兴趣。
非书本类知识的“玩法”
曾有一位资深的数学老师,说起她培养孩子数学思维的方式,并不是多做题多上课,而是靠一副扑克牌。她发出感慨,称“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远离纸质的扑克牌,特别是部分女孩子。在一些家长心中,扑克牌甚至麻将一直扮演着‘坏角色’,和电子游戏一起,都被认为是玩物丧志的代表”。(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在搜索原文《想提升数学思维能力,这3款玩具欢迎入手》,会对大家有所启发)
但实际上,父母陪孩子一起玩扑克牌,不仅可以建立分类讨论思想、,还有助于数的概念形成,学会数的大小比较、排序等。就比如数的概念形成,扑克牌的每张牌面上的数字是几,相应就有几个完全相同的图案,这对孩子建立从实物到抽象的数的概念是极好的帮助。
可以说,有一些知识的学习,完全可以在游戏中逐步实现,父母陪孩子进行多样化的游戏,这也是高质量陪伴的表现之一。
除了强调玩法以外,父母的语言、神态、态度等也是需要注意的。如今,开明的父母越来越多,都非常希望能够和孩子成为朋友,而成为朋友的第一步就是在语言、神态、态度等方面不断接近他们。而其中的诀窍,我以为就是和孩子一同表达“喜怒哀乐”,这样才更容易引发共鸣。
比如父母陪孩子搭积木,“应该这样搭,那样搭”这种指挥式的表述方式,就没能和孩子“统一战线”,也无法让孩子感受到陪伴游戏的乐趣。如果父母可以说:“呀,它快倒了快倒了!快救救它!”,带上一些情感,用一些儿童更容易接受的语言来表达,自然而言就能让孩子找到乐趣。
做个会玩的父母并非易事,这需要父母们花些心思,且有充足的耐心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