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ire短评】真实即硬核

前几天刚看完火线。

真实感,在这剧里,像一条不存在的领带,勒着我。

火线和其他美剧都很不一样,除了它配乐极少,台词真实粗暴,细节丰富这些特点之外,最令我头痛,但却最上瘾的,是它从不解释。

没有旁白,没有背景音乐,没有闪回。

只有随着时间不断前进的故事。


在最后一集中,编剧终于放下了他过于写实的手法,给了观众一个影视剧角度上的圆满结局。

在最后的三十分钟里,每走过一秒,都会加深一分我的怅然若失。

好像我并不是刷过了五季的剧,而是在巴尔的摩西区住过了五年。

通常在每一季的季末,导演都会用莫太奇的手法描绘主要人物的生活,最后一季也不例外。

但与其说是将剧情告一段落,结局实则为整篇故事画上一个轮回,令这五年的主角们淡出,并暗示了新的人物的接替。

这样的结局,无论如何,创造了良好的观感,有那么一刻钟,我放松了下来,意识到我看了的,确实是一部影视剧,而不是真实的生活。

但在余下的60多个钟头里,我感觉我活在巴尔的摩的街头中,活在捉襟见肘的警局里,活在一个被一种力量推动前进,但人人都觉得是自己做出的选择的机器里。

"We got our thing, but it's just part of the big thing."  -- Zenobia(S4E8)。


剧情结束了,但我抑制不住那一种,“这些人依然在世界的某处生活着” 的想法。

警局改革依然无望,继续数字游戏,

政客依靠数据和谎言上位,延续着前任的旧路,

学校为了数据而教书,无力育人,

街头的轮回也没有停下,好像年轻的黑人男性,是这个世界最源源不绝的资源。

而它好像又抛给你一些希望,

当你拉近观察个人的发展时,

好像生活并不一定会停滞不前或变得更糟。

本预想着十年后死在街头的Naymond,以非洲艾滋为题参加了辩论比赛,

无数次走向自我毁灭的Bubbles,也能洗心革面,被自己的妹妹接受,

但希望也止于此了。

五年断断续续的与毒贩的对抗后,这个重案组,抓住了很多头目,收缴了很多毒品,

但最后,也没有什么改变留下。


与体制抗衡,

好像在巨型轮机中点燃一根火柴。

可能会有一些缝隙被照亮,几片金属被温暖,

但在火柴耗尽之后,轮机从始至终也没有一刻被改变。

你可能感兴趣的:(【The Wire短评】真实即硬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