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预编译三种形式(材料来源于其他贡献者的整理)

一、第一种方式

标准格式:

#ifndef <标识>    //标识一般为头文件的大写,“.”用下划线代替

#define <标识>

<代码块>

#endif

<标识>在理论上来说可以是自由命名的,但每个头文件的这个“标识”都应该是唯一的。标识的命名规则一般是头

文件名全大写,前后加下划线,并把文件名中的“.”也变成下划线,

例子:

1、如:stdio.h

#ifndef _STDIO_H_

#define _STDIO_H_

......

#endif

2、如;test.h

#ifndef _TEST_H

#define _TEST_H                 //一般是文件名的大写

头文件结尾写上一行:

#endif

3、头文件也可以出现变量定义,但是为了避免C++重复定义(C可以自动规避),需要采用“extern int i”方式声明,具体如下所示:

.h中只声明 extern int i;

#ifndef __X_H__

#define __X_H__

extern int i;

#endif //__X_H__

在.cpp中定义:< x.c>

int i;

再次提示注意:

变量一般不要定义在.h文件中。一般情况下,源程序中所有的行都参加编译。但是有时希望对其中一部分内容只在满足一定条件才进行编译,也就

是对一部分内容指定编译的条件,这就是“条件编译”。有时,希望当满足某条件时对一组语句进行编译,而当条

件不满足时则编译另一组语句。

二、第二种形式

标准格式:

#ifdef 标识符 //一般为头文件的名字大写+下划线

程序段1

#else

程序段2

#endif

它的意思是:当标识符已经被定义过(一般是用#define命令定义),则对程序段1进行编译,否则编译程序段2。其中

#else部分也可以没有,即:

#ifdef

程序段1

#denif

例子:

1、我们有一个数据类型,在Windows平台中,应该使用long类型表示,而在其他平台应该使用float表示,这样往往需要对源程序作必要的修改,这就降低了程序的通用性。可以用以下的条件编译:

#ifdef WINDOWS

#define MYTYPE long

#else

#define MYTYPE float

#endif

如果在Windows上编译程序,则在程序的开始加上

#define WINDOWS

这样则编译下面的命令行:

#define MYTYPE long

如果在这组条件编译命令之前曾出现以下命令行: #define WINDOWS 0

则预编译后程序中的MYTYPE都用float代替。这样,源程序可以不必作任何修改就可以用于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系统。

2、在调试程序时,常常希望输出一些所需的信息,而在调试完成后不再输出这些信息。可以在源程序中插入以

下的条件编译段:

#ifdef DEBUG

print ("device_open(%p) ", file);

#endif

如果在它的前面有以下命令行: #define DEBUG。则在程序运行时输出file指针的值,以便调试分析。调试完成后只需将这个define命令行删除即可。有人可能觉得不用条件编译也可达此目的,即在调试时加一批printf语句,调试后一一将printf语句删除去。的确,这是可以的。但是,当调试时加的printf语句比较多时,修改的工作量是很大的。用条件编译,则不必一一删改printf语句,只需删除前面的一条“#define DEBUG”命令即可,这时所有的用DEBUG作标识符的条件编译段都使其中的printf语句不起作用,即起统一控制的作用,如同一个“开关”一样。

三、第三种形式

标准格式:

#if 表达式

程序段1

#else

程序段2

#endif

上述格式不限于标识符。它的意思是:当指定的表达式值为真(非零)时就编译程序段1,否则编译程序段2。可以事先给定一定条件,

使程序在不同的条件下执行不同的功能。

本文总结如下:

 一般情况下,源程序中所有的行都参加编译。但是有时希望对其中一部分内容只在满足一定条件才进行编译,也就是对一部分内容指定编译的条件,这就是“条件编译”。有时,希望当满足某条件时对一组语句进行编译,而当条件不满足时则编译另一组语句。

条件编译的一般形式:

(1)                         (2)                               (3)

#ifdef 标识符          #ifndef 标识符              #if 表达式

程序段1                 程序段1                       程序段1

#else                     #else                            #else

程序段2                程序段2                       程序段2

#endif                    #endif                         #endif

形式(1):它的作用是:当标识符已经被定义过(一般是用#define命令定义),则对程序段1进行编译,否则编译程序段2。例如,我们有一个数据类型,在Windows平台中,应该使用long类型表示,而在其他平台应该使用float表示,这样往往需要对源程序作必要的修改,这就降低了程序的通用性。可以用以下的条件编译:

    #ifdef WINDOWS 

    #define MYTYPE long 

    #else 

    #define MYTYPE float 

    #endif

如果在windows平台上编译程序,则在程序开始时定义windows。#define WINDOWs则在程序中MYTYPE long就会被定义,#define MYTYPE long。如果 #define WINDOWS 0 则在程序中MYTYPE floa就会被定义,#define MYTYPE float。

形式(2):只是第一行与第一种形式不同:将“ifdef”改为“ifndef”。它的作用是:若标识符未被定义则编译程序段1,否则编译程序段2。这种形式与第一种形式的作用相反。

 形式(3):当指定的表达式值为真(非零)时就编译程序段1,否则编译程序段2。可以事先给定一定条件,使程序在不同的条件下执行不同的功能。例如,咱们在VC的头文件中程序中经常看到这样的例子:

#if !defined(AFX_LOAD_H__98934971_8314_4B1A_AFC6_7033D48189B1__INCLUDED_)

#define AFX_LOAD_H__98934971_8314_4B1A_AFC6_7033D48189B1__INCLUDED_

#if _MSC_VER > 1000

#pragma once

#endif // _MSC_VER > 1000

    如果!defined后面的没有定义,则执行下面语句进行定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条件预编译三种形式(材料来源于其他贡献者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