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家蔡邕之死:被残暴的董卓敬重,却被所谓的忠臣王(转载)

蔡邕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音乐家。他有个名气更大的女儿,便是才女蔡文姬。蔡邕博学多识,品行端正,受到人们的称赞。蔡邕曾经受到董卓的敬重和礼遇,在董卓被杀后,他不禁为董卓的下场而叹息,因此竟惹来杀身之祸。

早在汉桓帝时,蔡邕便以琴艺闻名,被朝廷征召,蔡邕称病不从。汉灵帝时,蔡邕在司徒桥玄府上任职,深受敬重。其后蔡邕升任为议郎,参与国事,常常直陈时弊,然而建议多不被采纳。

汉灵帝时,奸臣当道,天下时有灾异发生。灵帝认为蔡邕博学多闻,诏令他解释灾异多发的现象。蔡邕上书,直接指出奸臣弄权,尸位素餐,使贤良之士报国无门,劝皇帝罢免奸臣,提拔贤良。不料他的奏章内容被泄露,因此遭到奸臣打击报复,含冤入狱,被判死罪。所幸灵帝网开一面,赦免了蔡邕的死罪,将他流放,后来又允许他回家。

蔡邕返家前,得罪了五原郡太守王智,受到此人诬陷。蔡邕担心性命难保,于是逃到了吴地。在吴地,蔡邕发现当地烧火煮饭的桐木适合制造琴,于是造出了世人所谓的“焦尾琴”。

汉灵帝时,宦官十常侍当权,祸害朝野。灵帝死后,外戚大将军何进,决定铲除十常侍,于是召凉州军阀董卓入京相助。十常侍先下手为强,杀死了何进,政变爆发。董卓率兵入京,很快控制了京都洛阳。其后董卓掌权,废杀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

董卓听说蔡邕的名气很高,就征召他出来做官,而蔡邕称病不从。董卓大怒:“蔡邕不来,就灭了他家族。”蔡邕不得已,只好妥协。

董卓欣赏蔡邕的才学,对他十分敬重,封他高官厚禄。蔡邕想将董卓引入正途,非常用心的劝谏他。然而董卓残暴嗜杀,刚愎自用,很少接受蔡邕的劝谏。

蔡邕恨董卓不听良言,对堂弟蔡谷说:“董公性情刚烈而为非作歹,终究不能成事。我想东逃到兖州,但是道路遥远难至,暂时逃到山东看看,如何?”蔡谷说:“你相貌不凡,走在路上常常会被人围观,想躲起来都难啊!”蔡邕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司徒王允,为人忠烈,痛恨董卓危害社稷,于是策反董卓的义子吕布,设计诛杀了董卓。王允自恃功高,又掌管朝政,开始骄傲自满。

蔡邕得知董卓伏诛时,不禁变了脸色,为董卓之死而叹息。王允就坐在旁边,怒斥蔡邕道:“董卓是个国贼,几乎使社稷灭亡,你应该和大家一样感到愤怒,但现在你却因为受到董卓的礼遇,就忘掉了大义,反而为他悲痛叹息,难道你是他的同党吗?”于是将蔡邕下狱审判。

蔡邕急忙向王允解释道歉,愿意领受黥面断足的刑罚,乞求饶命,让自己能够继续编著未完成的汉史。百官也纷纷为蔡邕求情,而王允不答应。

太尉马日磾去见王允说:“蔡邕的才华世所罕见,又通晓汉朝历史,应当让他补续史书,成为经典。并且他一直忠孝显著,以子虚乌有的罪名杀掉他,岂不是让世人失望?”王允反驳说:“当初汉武帝不杀司马迁,使司马迁满是诽谤之言的史书流传后世。如今国家风雨飘摇,不可以让这个奸臣在幼主身边执笔写史。留下他既无益于天子恩德,也让我们这些人受他的非议。”马日磾退下告诉别人说:“王允怕是活不长了吧?不珍惜贤才和史书,能久活吗!”

最终蔡邕死于狱中,时年61岁。天下儒生士人闻此,为之悲痛流涕。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文学家蔡邕之死:被残暴的董卓敬重,却被所谓的忠臣王(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