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德福学校的传承与挑战,以及解题思路

     

        华德福(Waldorf)学校最核心的东西,很多人闻所未闻,听了也不容易懂,懂了也一知半解,理解了又做不到,做到了又很难被世人接受。

        要真正理解华德福教育,需要先去理解这个教育的创始人—鲁道夫.斯坦纳。关于他的记载和著作,在市面上能买到的书里和网络上都能看到一部分,我就说一些书上和网上不容易查到的。

        鲁道夫.斯坦纳在创立人智学会前是加入了一个名为神智学会的团体,关于神智学会的介绍如下:

        神智学会有三位共同创始者,海伦娜·布拉瓦茨基就是其中一位。她是真诚的灵修人士,也是新时代运动的开山师太。身为一位思想前卫的女性,布拉瓦茨基承受许多因为树大招风引来的批评。她的灵性修养和世俗知识都有不凡的造诣,在她生前活跃的19世纪晚期更是无人能出其右。许多灵性团体都经历过遭外人误解或刻意打压;海伦娜·布拉瓦茨基的生平和神智学会的故事则是这种遭遇的典型案例。布拉瓦茨基在生前一心一意地想把精神财富传递到全世界,乃至于她最后决定将学会总部搬迁到印度的清迈。布拉瓦茨基亲切朴实的个性吸引了许多志同道合的能人贤士。例如:鲁道夫·史代纳、安妮·贝赞特、爱丽丝·贝利、查尔斯.韦博思特.李德比特、亨利·斯太尔·奥尔科特、威廉·关·贾奇、吉杜·克里希那穆提和其他同修。

        新时代运动可以理解为灵性启蒙运动,现在大家在各大书店的心灵成长专柜上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的书籍:《遇见未知的自己》、《当下的力量》、《与神对话》、《新世纪—灵性的觉醒》、《爱的觉醒》、《阿纳丝塔夏》等等,这些书籍帮助人们看到一些平凡又重要的事情,关注到自身的成长,觉知自我的情绪。在世俗生活中打开一扇窗,在宗教的枷锁中断掉一根链,帮助人们回归自身,自我成长,这也被称为灵性修行。但灵修圈也有坑,比如通灵,这不是本篇文章讨论的重点,以后有机会再说。

        鲁道夫.斯坦纳和他的同修们致力于唤醒人们的灵性意识,让人不再认为自己只是一具肉体,只去追求物质财富和世俗的成功,满足自身物质感官的享受…人们应该和自然和谐共存,人人互敬互爱,孩子们按照自然的客观规律成长,而不是像现在的情况:幼儿园就开始学习语文数学英语,小学学奥数编程各种补补补,为了中考高考天天刷题,心理压力大,跳楼时有发生,空闲时只玩电玩没有追求…没输在起跑线,累死在起跑线,太违反人类成长的自然规律了,不是吗?

        所以鲁道夫.斯坦纳创办华德福学校,并亲自设计了主要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将自然与爱带进我们这个技术治理下的世界。

        理想很美好啊,但阻力也很大,鲁道夫.斯坦纳亲自设计建造的全木质结构歌德馆(全球华德福中心,位于瑞士)被反对他的人一把火烧了,斯坦纳本人的去世也不明不白,有多种的说法…


        前景铺垫就到这里,说一下当下华德福在国内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但这里我不谈细节,只说大方向。

        鲁道夫.斯坦纳的理想和国内主流教育的方向,目前来看是背道而驰的。但有些家长,却什么都想要。又想让孩子在华德福自然健康的成长,接受大量的艺术熏陶,又想让孩子成绩不落后公立学校的孩子。这是不可能的,只有极少数的孩子能做到。

        顺便说一句,有些华德福老师也有问题,只谈爱与接纳,忽视回避很多存在的具体问题,班级就会出现混乱,任何一种教育,如果没有惩戒作为维护秩序的最后手段,那么都是无效的。赶鸭子上架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有人说过了,我就不再说了。

        现今的教育体制已经非常僵化,孩子成了传送带上的零件,大量的记忆力,分析力,逻辑力的训练,强调发展头脑,极大忽视发展人的情感和意志,把头脑变成电脑,把人变成机器。以后孩子长大了就只能当零件,用坏了就像零件一样被换掉,现在有很多35岁左右事业危机的中年人已经感受到了吧?

        而今后的社会最需要的是:内心充满爱与光、有创造力、有想象力、有做事的专注力和意志力、有整合各种知识的能力、有感同身受他人的能力、有艺术修养、会一门乐器、身体心理健康、有语言表达沟通能力、能心安理得享福,又能吃苦耐劳,还有幽默感的人。试问:在以高考为目标,分数至上的教育体制下如何培养这样的人?

        鲁道夫.斯坦纳的教育理想就是为了培养身心灵全面发展的人。当越来越多的人变得健康,这个世界也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要培养身心灵全面发展的孩子,那么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因为一位老师对孩子的最重要影响:不是教了什么,而是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比如:找一个情感方面有问题的老师教孩子,就算头脑层面装很多东西,也会带孩子走偏的。情感层面的问题又不容易被看见,久而久之才会被发现。

        现在的华德福师资培训大多是“术”的层面,因为“道”(灵性)的层面不好讲,讲也讲不深入,原因大家懂的。但如果没有“道”的引领,“术”是会走偏的。我这里有一个观点:“道”不是靠别人讲给自己听的,“道”是要靠自己体悟的,体悟“道”之后,各种各样的“术”自然会呈现出来。

        那如何通过师资培训帮助老师体悟“道”呢?我没有具体方案,只有大方向:学校创造自然的空间和时间,让老师得到疗愈和自然成长,外在的富足和内在的安宁,“道”会在这样的土壤中破土而出。

        但如果这样,哪里有时间去等待一个老师的成长?家长的需求跟不上,学校的资金耗不起,这基本上是一道无解题。所以大家无奈只能退而求其次,表面上做到就行了,或者让华德福老师,特别是主班老师承受巨大的压力,每天的时间都被占满了,还让人每天充满阳光的笑容。又让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低年级段还好,中高年级面临接轨公立学校,有些家长的焦虑不断地传给老师,老师为了解决焦虑,开设更多的课程,而这些课程往往孩子们不喜欢。回家后将焦虑交回给家长…这种负面能量一直在三个层面流动,真是悲剧啊!

        悲剧的原因是:很多家长和老师都没搞清楚华德福学校真正培养孩子的是什么?我以前打过一个比方:我们辛辛苦苦栽培有机蔬菜,到了快收获的时候,拿去移栽大棚,农药浇灌,地沟油、食品添加剂翻炒…为的就是接轨高考。喜不喜剧?


        有些家长和老师为华德福学校付出了真心,辛勤的汗水,委屈的泪水…却收获一个不太满意的结果,根本的原因不在于你们,因为你们没看到更大的层面。打个比方:种下一颗种子,你们细心呵护,充满爱与温暖,这颗种子发芽破土了,并一天天长大,一开始都很美好,渐渐地这株植物越来高,开枝散叶,直到有一天碰触到了一个硬物,你们才发现,原来在头上一直有一个透明的玻璃罩。看着不断长大却被限制的植物,你们很难受,只能修剪枝叶,变成别人想要的样子。你们以为这颗种子会是一片森林的开端,到如今才发现不过也只是一个盆栽,还是加了玻璃罩的…

        所以,当一个小小的多肉吧,慢慢成长,用的水也不多,至少还能五彩缤纷不被打扰。

你可能感兴趣的:(华德福学校的传承与挑战,以及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