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初学者之六要素(中) ------呼吸与正位篇

编者按】上篇《控制才是瑜伽的终极目标》发出来后,身边的一位好友询问我一个问题“哪个阶段开始发现自己不止在做体式了”,我一时语塞,于是我开始回忆,才有了整理这篇文章的想法。此文将分三期梳理分享。


(接上期)

                                                                                      呼吸为本

        呼吸是瑜伽的核心要素,它虽只是一呼一吸,不像体式那样变换多样,但它其实才是最难控制的。很多初学者往往更容易关注体式本身,忽略呼吸,其实是本末倒置。如此,你仅仅只是练体操,而不是真正的瑜伽。

        呼吸的方式有多种,一般的瑜伽老师用的是腹式呼吸,有的是胸腹式结合,有的是喉式呼吸,但大都与我们日常的胸式呼吸不一样。瑜伽的呼吸是需要刻意练习,但又不能一蹴而就。刚开始受呼吸局限,你的体式一定也是有局限,你的身体也一定是紧张、没有足够的空间。习练中你的体式如果超出身体所能承受的,身体会抗拒而产生疼痛,你会紧张,就会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身体提示你需要调整,当你调整到身体所能接受时,呼吸会重回顺畅,在顺畅的前提下,通过你的呼吸慢慢深入体式,使体式越来越到位,周而复始,你的呼吸会变得缓而长,体式会做得深入而优美。这是一个你与身体不断协商,妥协,接受的过程,这个过程很美妙。


这娃第一次体验瑜伽课,因有三年的舞蹈基础,体式表面看还是比较到位的,但只是体式带动呼吸。


        据统计,我们一生中平均呼吸7亿次,如果每次的呼吸都是缓而长,你用掉这7亿次的时间就比别人长,寿命自然更长,不仅如此缓而深的呼吸使你生活更有质量。瑜伽习练过程中当你能通过呼吸带动体式才是真正的瑜伽,而鉴别的标准就是深而长的呼吸以及缓而实的体式,如果你习练时小动作(动作不稳需要不断调整体态)很多,动静很大(体式变换时更易出现),那么你的呼吸一定是被体式带走了,要么呼吸急促要么憋气。这时,你需要意识提醒,回归呼吸,这才是瑜伽的核心。

                                                                                    关注正位

        瑜伽习练事故近几年随着瑜伽习练者人数的增多也相应的增多,加上现在的互联网多媒体信息传播渠道更发达,部分以偏概全、夸大其词全盘否定瑜伽者,未免太过偏激。毕竟任何一种运动项目都有受伤的风险,跑步会伤害膝盖,但正如大家调侃的,身体都不行了,要膝盖做什么。事前了解些防范知识才是上策。


同样的体式,小娃娃的体式就不在正位上,跨部处于侧翻转状态。肩膀前推,力量都在手腕。这就是舞蹈与瑜伽的区别。


        所谓正位,即正确的位置,对象是骨骼以及身体内在的平衡。日常生活中,因不良姿势,例如,含胸弓背、塌腰翘臀、翘二郎腿等等,时间久了导致颈椎突变、脊柱侧弯、腰椎间盘突出、内脏下垂、骨盆前后倾等等身体变形、疼痛的比比皆是。为此,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号称理疗效果的理疗瑜伽,如果方式方法得当并能长期规律坚持,或许真有理疗的效果。瑜伽习练之前,我时常腰酸背痛,但现在已经没有这种情况,从外观看,我驼背消失了,也从“斜肩”变成了“一字肩”。习练这些年也未曾出现习练事故伤害。这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习练过程中对于正位的关注。我们的身体结构其实都有它平衡的位置,练习过程中只要让它们待在自己的位置,我们动的过程中发挥的才是肌肉的力量,拉伸的才是肌肉。让肌肉保持弹性,骨骼经络才有它的空间,它们就不会过度用力、挤压、变形。判断是否在正位的标准:无论是在坐姿、站姿、侧弯、扭转等等,你的脚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肩关节位置应在一条直线上。例如坐姿时,髋和肩是在一个平面,而站姿时以上部位均在一个平面上。另一方面如果习练后出现腰酸,关节疼的情况,那错误就很明显了。骨骼或身体结构在平衡正位状态时,它一定是有弹性空间,而不是绷直锁紧(很多人日常生活中站立时膝盖窝都是绷直超伸)的状态,习练过程中身体也会相应稳定,不会摇晃,动静小,自然也不容易受伤。

        瑜伽习练对正位的关注不亚于对呼吸的关注,呼吸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关注内在,正位可以更好地配合呼吸与内在的连结。初学者两者无法兼顾时,仍以呼吸为主,正位次之。呼吸是内观,正位是确保外在体式的前提。


(待续下期)

你可能感兴趣的:(瑜伽初学者之六要素(中) ------呼吸与正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