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群:北大未名大学堂怼人分堂
时间:2019.2.27
主要论辩者:清华雷老虎
天行:
波粒和粒性的根本哲学范畴以及心物波粒二象原理是根据物质波粒二象和意识波粒二象抽象出来的,这种抽象的思维方式,本身包含了归纳,类比,直觉以及辩证思维。抽象是从一般上升到普遍。而演绎,则是从普遍推演出个别。
天行:
如果仅仅是归纳法,是不可能得出普遍必然性的,但是归纳,类比并结合直觉,就可以找到普遍必然性了。
天行:
直觉是波性意识的先验直观,它可以很强的。但是不同人的直觉能力不一样,天才的直觉能力更强,愚昧人的直觉很混乱扭曲。我对直觉的机制,解释得非常精彩,超越以往的所有哲学家,更超越自然科学。
天行:
关于类比思维,很多人小瞧了他的威力。类比可以说是有非常深刻的内容。如果没有波性意识的叠加性和非定域性特征,人是不可能懂类比的。西方哲学的形式逻辑难以解释类比逻辑。德布罗意,最初是根据光子的波粒二象,类比出电子的波粒二象。但是仅仅类比是不行的,还要进行严格的理性审查。但是如果没有类比,那么思维就会非常的僵化。
天行:
侯世达说类比是智能的本质。就是写GEB那本神书的人,中文名字侯世达。
天行:
书名: 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多看弹注版)
作者: [美]侯世达
标签: 多看注释版, 哥德尔, 计算机, 科普, 科学, 逻辑, 人工智能, 数学, 哲学
格式: EPUB
出版商: 商务印书馆
评分: ★★★★★
出版日期: 5月 1997
大小: 38.33MB
集异璧-GEB,是数学家哥德尔、版画家艾舍尔、音乐家巴赫三个名字的前缀。《哥德尔、艾舍尔、巴赫书:集异璧之大成》是在英语世界中有极高评价的科普著作,曾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它通过对哥德尔的数理逻辑,艾舍尔的版画和巴赫的音乐三者的综合阐述,引人入胜地介绍了数理逻辑学、可计算理论、人工智能学、语言学、遗传学、音乐、绘画的理论等方面,构思精巧、含义深刻、视野广阔、富于哲学韵味。
中译本前后费时十余年,译者都是数学和哲学的专家,还得到原作者的直接参与,译文严谨通达,特别是在原作者的帮助下,把西方的文化典故和说法,尽可能转换为中国文化的典故和说法,使这部译本甚至可看作是一部新的创作,也是中外翻译史上的一个创举。
安子:
@天行 类比可以,但用类比取代推理就是傻B了,用类比得出波性粒性更是脑残
天行:
心物波粒二象不是仅仅类比,甚至根本就没用类比,而是根据电子双缝实验一步 一步逻辑推导出来的。
雷老虎:
@天行 如何推导的,科普一下?
天行:
总之,根据电子双缝实验可以推断出只有意识导致波函数坍缩才能逻辑自洽的解释实验现象,而无论是哥本哈根解释,还是退相干解释以及多世界解释等,都有逻辑上的严重困难,而如果是意识导致波函数坍缩,那么可以推断出意识必须要有三个特性:
1、意识必须要有处于抽象空间的抽象存在方式,才能和抽象空间的物质波函数(量子态)发生交互作用。
2、意识必须要有非局域的无限广延性的存在方式,才能覆盖非局域的无限广延性的物质波函数(量子态),瞬间改变它在全空间的概率分布。
3、意识必须要有具备叠加性的存在方式,才能和物质量子态发生叠加纠缠,产生相互作用。
意识只有具备以上三点的重要性质,才能产生冯诺依曼所说的意识导致波函数坍缩,即量子叠加态坍缩为单一本征态,进而获取到测量信息这一重要结果。而这种非局域性、无限广延性和叠加性并处于抽象空间的抽象意识正是“波性意识”。由于波性意识处于抽象性的数学时空之内,经验性的四维物理时空之外,所以波性意识并不是处于我们所感知的物理时空的大脑之内,而是在我们通常所认为的时空之外,尽管这一点很难理解,大大超越经验常识,但是它却是一种基于实验现象和逻辑理性的必然推论,也因而引发了种种革命性的惊天认识。
天行:
@雷老虎 上面是三个关键点
雷老虎:
@天行 开头那一句“只有意识…blabla”的,是错的,抱歉
天行:
@雷老虎 呵呵,你根本无法推翻。科学都没这个能力。
天行:
只有意识才能导致波函数坍缩,是天才数学家冯诺依曼强大的逻辑论证,无懈可击。我的理论就是建立在他的基础上
天行:
意识波粒二象的详细论证(4)
https://www.jianshu.com/p/5d293df8ab4f
Yellow:
@天行 这个陈述的证伪,太容易。冯诺依曼的原话,不要你的转述
天行:
在实验当中,被测客体是不确定的量子叠加态,被测客体和测量仪器发生相互作用之后,此时并不能发生叠加态的坍缩,而是被测客体和测量仪器I二者发生了量子态的进一步相干叠加,形成一个复合的相干叠加态,那么如何去除叠加态的相干项呢?冯·诺依曼认为还需要测量仪器II,但是测量仪器II虽然能消除被测客体和测量仪器I的相干项,却又造成了测量仪器I和测量仪器II的相干项的产生,于是又需要测量仪器III,但是又无法消除测量仪器II和测量仪器III的相干项,于是还需要另一个,再另一个测量仪器……这就形成一个无限延伸的测量链条。冯·诺依曼有力的证明,服从量子理论的测量仪器不可能使量子叠加态坍缩到经典本征态,测量链(又叫冯·诺依曼链)会无限的持续下去,最终必须要有一个非物理性的因素才能终止整个测量链,造成波函数的真正坍缩而产生单一确定的测量结果,在整个测量过程当中,除了观察者的意识之外,不可能再有其他非物理的因素。于是冯·诺依曼根据自己严谨的数学论证从而得出了一个必然结论:坍缩只能发生在“Ich”(本义是抽象自我,即有意识的观察者)的地方,只有意识才能扮演终止测量链的“最后一瞥”[2]。“如果不提到人类意识,就不可能表述一个完备的、前后一贯的量子力学的测量理论[3]” 。冯·诺依曼是有名的大数学家,他的数学论证在逻辑上是无懈可击的,80多年来还没有任何人能够推翻,但是结果却被众多物理学家认为是非常惊奇而难以接受的。著名的弦理论科学家布莱恩·格林在自己的书中写道:"可能真像某些物理学家推断的那样,在未来的某一天,人类会发现有意识的观测行为是量子力学不可或缺的一个元素,是从量子迷雾中提取结果的催化剂。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这极其不可能,但是我找不到证明它不对的方法。"[4]
作者:傅天行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5d293df8ab4f
天行:
这是我的总结
天行:
李宏芳教授的《量子实在与薛定谔猫佯谬》专著的附录,分析了冯诺依曼的论证。
天行:
被测量系统与测量仪器的界限是无关紧要的,这个界限可以在被测系统和测量仪器之间,也可以在测量仪器和感觉器官之间,还可以在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之间,甚至可以放在神经系统和最后的“抽象的自我”之间。这就是所谓的物理一心理的平行主义的原理。按照冯·诺依曼的意见,波包的塌缩最后必须由抽象的自我”来决定。这里,意识起着决定作用,因而微观系统的测量的完成离不开人的意识。这一结果是十分令人惊异的,然而诺依曼却以他的严密的数学而“证明”了这一结果。
——李宏芳.《量子实在与薛定谔猫佯谬》[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天行:
@雷老虎 原文我给你了。就是那本《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从第421页开始看
冯诺依曼那本书是名著。可惜没有中文翻译。正是冯诺依曼建立了量子力学的数学形式体系。
天行:
1932年,冯·诺依曼写了一本《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在这本名著中,冯·诺依曼给出了量子力学的严格的公理化表述,证明了复平面上的向量几何与量子力学系统的各种状态有着相同的公式化特征,量子力学被表述成抽象希尔伯特空间中的一种算符运算,这是现代数理物理学中的一大创新,这一表述成为后来人们研究量子力学问题的主要数学基础。针对测量问题,冯·诺依曼第一次清晰的将波函数的演化分成两个过程,一种是量子态波函数在希尔伯特空间的连续性弥散演化过程,服从动力学的薛定谔波动方程,它是连续性、决定性以及可逆的,即彭罗斯所说的U过程。而另外一种则是量子态被测量时的波函数坍缩过程,它具有非连续性、不可逆性、空间非定域性,随机性和瞬时性的特征,这个被彭罗斯称为R过程。测量导致波函数坍缩的R过程,如朗道所言:“包含着一个深邃的不可逆性原理[1]。 ”
冯·诺依曼认为量子力学的规律是普遍有效的,薛定谔方程不仅仅适合于描述实验中被测的微观客体,也适合于描述测量仪器本身。因为测量仪器本身也是微观粒子组成的,而既然微观粒子本身服从量子力学,在没有被测量时是模糊不确定的量子叠加态,那么由微观粒子组成的测量仪器同样也应该是模糊不确定的量子叠加态。这和玻尔的观点有根本不同,因为玻尔先验的假定了宏观测量仪器的经典特征,也因此存在逻辑上的矛盾,而冯·诺依曼的观点则更有逻辑的一致性。
雷老虎:
@天行 冯诺依曼所说的“意识”为何物?
天行:
冯诺依曼并没有具体的分析意识的特性,他只是说只有抽象的自我才能终止测量链,而这个抽象自我,当然就是意识。只有它不是物质性特征的,不遵从量子力学的薛定谔方程和态叠加原理。
天行:
冯·诺依曼有力的证明,服从量子理论的测量仪器不可能使量子叠加态坍缩到经典本征态,测量链(又叫冯·诺依曼链)会无限的持续下去,最终必须要有一个非物理性的因素才能终止整个测量链,造成波函数的真正坍缩而产生单一确定的测量结果,在整个测量过程当中,除了观察者的意识之外,不可能再有其他非物理的因素。于是冯·诺依曼根据自己严谨的数学论证从而得出了一个必然结论:坍缩只能发生在“Ich”(本义是抽象自我,即有意识的观察者)的地方,只有意识才能扮演终止测量链的“最后一瞥”[2]。“如果不提到人类意识,就不可能表述一个完备的、前后一贯的量子力学的测量理论[3]”
天行:
@雷老虎 冯诺依曼的证明,是个逻辑证明,逻辑非常的严谨。
One One world:
天行在说些啥?一句也没看明白
雷老虎:
@天行 在最关键的前提环节,你用“当然”这个词,已经可以判死刑,立即执行的。
天行:
冯诺依曼并没有具体的分析意识的特性,他只是说只有抽象的自我才能终止测量链,而这个抽象自我,当然就是意识。只有它不是物质性特征的,不遵从量子力学的薛定谔方程和态叠加原理。
======
第一,冯诺依曼说的抽象自我,不可能是物质性的,如果是物质性的,那么就必须要服从薛定谔方程和态叠加原理,只能发生不断的叠加纠缠,形成复合的纠缠态,永远不可能产生波函数坍缩,故而这个抽象自我绝不可能是纯物质性的,
第二,如果不是纯物质性的,显然只能是抽象的意识。而且意识绝不能是纯物质性的。
这个逻辑还不清楚???
天行:
冯·诺依曼在1932年出版的《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一书中,严格证明了量子理论遭遇意识的必然性。冯·诺依曼考虑的是一种理想化的量子测量过程。实验由一个处于叠加态的微观对象开始,以观察者的观察结束。例如,将一台与世界其他部分完全隔绝的盖革计数器与一个量子系统(譬如说,一个同时处于两个盒子里的原子)发生联系。如果原子在下面的盒子里,则盖革计数器被触发;如果原子在上面的盒子里,则盖革计数器不触发。冯?诺依曼证明了孤立的盖革计数器作为由量子力学支配的物理对象,将与两个盒子里的原子纠缠在一起。因此,它将与原子形成叠加态。就是说,盖革计数器将同时处于被触发和不触发的状态(我们在薛定谔的猫上就看到过这种情形)。
如果第二个设备(譬如说显示盖革计数器是否被触发的电子仪器)也是隔离的,与盖革计数器发生接触,那么它也将加入到同时显示两个情形的叠加态波函数中。这种所谓的“冯·诺依曼链”可以无限持续下去。冯?诺依曼证明,服从物理学定律(即量子理论)的物理系统不可能使叠加态波函数坍缩到一个特定的结果。但是,我们知道,处在冯·诺依曼链终点的观察者总是能看到一个具体的结果一被触发或没触发的盖革计数器,而不是二者的叠加。冯·诺依曼证明了,就实用意义而言,波函数可以被认为坍缩到测量链上干涉演示根本的不可能的任一宏观阶段。不过,他得出结论,严格说来,坍缩只发生在“Ich”(这个词是弗洛伊德的“自我”的同义词,指有意识的头脑)的地方。两三年后,薛定谔用他的猫的故事来强调他自己的量子理论的“荒谬性”。他的故事基本上是建立在冯·诺依曼的结论的基础上的。这个结论就是:原则上,为了使叠加态发生坍缩,量子理论需要一个有意识的观察者
--- [美]布鲁斯&弗雷德. 量子之谜-物理学遇到意识[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
项小倩:
欢迎大家用红包怼天行
田小禾:
欢迎大家用红包怼天行
雷老虎:
何为“抽象自我”?何为“物质性”?
天行:
自我显然具有抽象特征,这里重点是意识的抽象不可见,而物质身体当然是可见的。
物质性则是显而易见的,基本粒子全是物质性的。按照唯物理论,一切都是物质性的。但是冯诺依曼本人的理论不是唯物论,而是一种雅默说的心理物理平行主义,相当于二元论。但实际上如果深究下去,二元论也不对。
成杰:
天行并不理解,量子力学只是一种描述微观粒子的数学方法而已。这种方法取得巨大成功,但仍然有不完备。这种工具的不完备(比如非定域性,比如测不准原理),未必一定是量子世界本身的固有形态。
天行:
爱因斯坦说量子力学不完备,玻尔认为量子力学很完备,爱因斯坦和玻尔争论了几十年,实验最后证明爱因斯坦错了。量子力学迄今为止没有发现理论上的不完备漏洞,都符合实验。
天行:
@成杰 你当然可以说量子力学不完备,但是拿不出具体的理由和实验证据,那就是扯淡!顺便说一下,我也认为量子力学很不完备,因为它忽视了意识,而且玻尔本人的哥本哈根解释也有一些致命的错误。存在严重的逻辑漏洞。
项小倩:
@安子 最思念天行的可不是理性能力弱的小姑凉
雷老虎:
@成杰 你这怼法,一万年也怼不死天行的。
One One world:
十万年也怼不死天行的,天行是战无不胜的。
雷老虎:
@成杰 如何快速且有效地怼死天行,考的是这个题目~
天行:
冯诺依曼的意识导致波函数坍缩的思想,在量子力学里面是公认。绝大部分物理学家无法接受,但就是找不到它的漏洞。
雷老虎:
@天行 记住了,用了“显然”“当然”这些词,就是死刑,立即执行的,看来你是真不知道做证明题,再提醒你一次
天行:
怎么形容傅天行呢?下面都是比较妥当的词汇:才华横溢,天才,青年才俊,侍才傲物,狂妄无知,“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才华横溢和天才才华蒙蔽了自己的眼睛,一个小小的单电子双缝干涉实验他把之看得无与伦比的真实可靠,可见其思维与佛陀相比与宣昶玮相比是多么简单而幼稚了--傅天行远不具严密和老道的特征,就这一条就把其人的幼稚简单不成熟老道的特点暴露无遗了,其他他的成就全都轰然倒塌了。
但是傅天行在2018年因世哲大会而中华民哲大规模聚集起来的时候确实影响巨大,所以天行是中华民哲中有大影响的民哲人物。
——宣昶玮
天行:
「雷老虎:@天行?记住了,用了“显然”“当然”这些词,就是死刑,立即执行的
看来你是真不知道做证明题,再提醒你一次」
===
显然是逻辑上的必然。根据1+1=2,2+2显然等于4。
天行:
因为冯诺依曼的数学分析,有力的论证了,测量链不可能被终止,除非有个非物质的因素。而非物质的因素,显然只能是意识,这么简单的问题。
迈迷:
@天行 大篇文章看着太累,要让人信服就亮出诚意。
天行:
「雷老虎:@天行 会用形式逻辑来表达?」
========
形式逻辑本身就是有局限性的,形式逻辑完全无法解释波函数坍缩,无法解释测量问题。波函数坍缩,涉及到辩证逻辑。波函数的连续性演化,才是建立在形式逻辑基础上,
天行:
数学是建立在形式逻辑基础上,而波函数坍缩根本不服从形式逻辑,因而数学根本无法描述波函数坍缩,无法描述测量过程。形式逻辑遇到波函数坍缩问题,被卡死了。
雷老虎
@天行 明确概念内涵之后,再展开证明或陈述,明白?
天行:
请你先确认冯诺依曼的论证,你是否承认如果没有非物质的因素,测量链将会无穷延伸,永远无法终止。这个问题,冯诺依曼是用数学的方式,强有力的论证了。
雷老虎:
@天行 何为“抽象自我”?何为“物质性”?
天行:
我前面已经说了 ,抽象自我是指具有意识的观察者,由于意识是不可见的,具有抽象特征,故而被称为是抽象自我。其实冯诺依曼这么说,也可以说相当的聪明的,因为真正的抽象自我,实际正是主体性的“波性意识”,它最符合抽象的特点,是不可以直接经验感知的。
而物质性,就是指物质特征,按照唯物论,所有的物体,无论是物质,还是意识,都是物质性的。按照量子力学,任何物质,都要服从薛定谔方程的演化,
雷老虎:
@天行 何为“意识”?不要循环论证啊,提醒
天行:
意识我给出定义了。科学无法给出意识的准确定义。只能模糊说出意识,具体是什么,科学自己搞不清楚。
天行:
意识波粒二象的详细论证(2)
https://www.jianshu.com/p/d4443f3462df
天行:
在论证意识的波粒二象性之前,我将先给出关于意识的一个基本定义,尽管无论是科学还是哲学迄今为止都难以给出一个对意识的准确定义,意识的种种神秘性特征也使得其很难被准确定义,甚至某些哲学家认为它是不可定义的,犹如斯图尔特?萨瑟兰(Stuart Sutherland)说:“意识是神奇而难以捉摸的现象;规定它是什么,它做什么,或它为什么演化都是不可能的。[1]”但是根据我对意识的研究思考,我将给出一个迄今为止对意识最精准的定义:
意识,是一种具有主动的意向性和意志性,能够识别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够产生主观体验的非物质的抽象实在。
“主动”是强调意识具有建立于主体性基础上的自发能动性;“意向性”是指意识能够导向并选择不同的目标对象;“意志性”则是驱动力,类似于发动机,它导致意识自身的“运动”,进而靠近目标对象,获取目标。“识别和处理信息”则是意识获取认知并进行思维判断的主要过程。“主观体验”是指意识具有主观的感受质(qualia),可以产生颜色以及疼痛等质的体验,这种体验是第一人称的,属于自我而不属于他者,具有私密性;“非物质的”不是指意识和物质完全无关,而是指意识不能还原为纯物质现象。意识离不开物质载体,但是意识绝不是纯物质现象,就像软件离不开硬件载体,但是软件绝不是纯硬件现象;“抽象实在”是指意识本身是无法被直接观察的,它是无形体的,但是拥有持存性和独立性的存在方式。
天行:
冯诺依曼也并没有深入的考察研究意识问题。他只是说出抽象自我(意识)导致了波函数坍缩,终止了测量链。而意识具体是什么,为什么能够导致波函数坍缩,又如何导致了波函数坍缩,这些他都没有深入思考,因为这已经不是数学和物理学的范围,属于哲学领域了。
而我就深入对意识做出了考察,并且进一步推导出了意识的波粒二象,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革命性认识。
徐不二:
冯的意识无波粒之分
天行:
冯诺依曼当然不懂意识的波粒二象,冯诺依曼只是推导出了意识(抽象自我)导致了波函数坍缩,到这一步就戛然而止了,而我比他推导的更加深入透彻。
徐不二:
@天行 你比冯还牛逼?
天行:
@徐不二 在哲学上,我当然超越冯诺依曼。
天行:
这本是以色列的雅默的《量子力学的哲学》,这本书是本领域的最权威著作。
天行:
书名: 量子力学的哲学
作者: [以]马克斯·雅默
标签: 科普, 科学, 科学哲学, 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解释, 量子力学哲学, 物理学哲学, 已做笔记, 哲学
格式: PDF
出版商: 商务印书馆
评分: ★★★★★
出版日期: 12月 2014
大小: 29.17MB
本书是一本全面介绍量子力学哲学问题的专著,回顾了从量子力学建立到成书时方方面面对20世纪最前沿的物理学科量子力学之哲学问题所做的全面阐释。本书的史料详实,作者学识渊博,旁征博引,对于了解围绕量子力学产生的各种哲学问题,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天行:
至于第一种过程的任何细节,冯·诺伊曼则是三缄其口;今后我们将把这种过程称为叠加的“分解”或“收缩”(“波包的崩溃”),或简称为“收缩”。他在一段文章中写道:“对于那些发生在世界的被观察部分的事件,只要它们同观察部分不发生相互作用,现在量子力学是用第二类过程来描述的;但是一旦发生这种相互作用,亦即一次测量,它就需要应用一个第一类过程。”这种关于第一类过程的必不可少性的论证似乎也提示我们,这些过程不发生在世界的被观察部分,不论分界的划分多么深入观察者的身体。
因此它们只能发生在他的意识中。于是按照冯·诺伊曼的理论,一次完整的测量也包括观察者的意识。由于把过程划分为两种互相不能约化的范畴,相应于把世界划分为被观察的和进行观察的两个部分,这两部分尽管其分界线可以移动,但也是互不约化的,所以冯·诺伊曼的理论是一种二元论。事实上,把它的哲学内容同阿那克萨戈拉关于物质与心灵的学说加以比较是有启发的;后者是关于世界的最早的二元论观念之一,按照这种学说,“一个统一世界中的东西不是彼此分开的,不是刀砍斧截下来的,热不能同冷分开,冷也不能同热分开”(叠加?!),但是“当心灵开始推动事物运动时,心灵就同每个被推动的东西发生了分离,而且心灵所推动的一切都被分开了”(收缩?!)。
——[以]马克斯·雅默.《量子力学的哲学》[M].商务印书馆.2014
天行:
「徐不二:有木有讲到波性意识?@天行」
=====
当然没有,波性意识是我第一次提出的革命性的新认识
天行:
根据意识导致波函数坍缩,可以一步一步的逻辑推导出意识的波粒二象。只要意识导致波函数坍缩成立,意识的波粒二象就必定成立。
Devin:
@天行 希望你能搞出个原创性的大理论来…
天行:
把冯诺依曼的意识导致波函数坍缩推翻掉,我的理论就立马彻底倒塌,否则,你们永远不可能推翻我的理论,
徐不二:
人家说的是普通意识
天行:
冯诺依曼说的是抽象自我导致了波函数坍缩。
天行:
波函数本身处在抽象的无穷维的希尔伯特空间,而我们通常认为的普通意识处在物理性的三维空间,物理性的三维空间内的意识,怎么可能导致数学空间内的波函数坍缩呢???
天行:
我比冯诺依曼更超越的地方在于,明确提出了意识的波粒二象,明确提出先验的波性意识导致波函数坍缩,这个先验的波性意识,必定处在分立的四维物理时空之外,这个是伟大的革命性认识。
Devin:
通常天才会被认为不正常,说不定呢。
天行:
冯诺依曼的理论是意识导致坍缩,而我的理论是波性意识导致波函数坍缩。而粒性意识获得了波函数坍缩的认知结果。波性意识和粒性意识是意识的一体两面。前者是先验性的本体意识,后者是经验性的现象意识。
※意识波粒二象的完整论证
※天行新学的核心思想简述
※先验自我论证:对认知的理性考察
※新学开山之作:《万物一理》序言
※天行新学:引领人类的普世新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