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rnetes详解05】-Pod详解之Pod配置

本文内容说明:详细介绍Pod资源的各种配置(yaml)和原理

一、Pod介绍之结构和定义

1、Pod结构

                    【kubernetes详解05】-Pod详解之Pod配置_第1张图片

 如上图(Pod结构图),每个Pod中都可以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容器,这些容器可以分为两类:

  • 用户程序所在的容器,数量可多可少

  • Pause容器,这是每个Pod都会有的一个根容器,根容器是在pod控制器创建的时候就自动生成的,它的作用有两个:

    • 可以以它为依据,评估整个Pod的健康状态

    • 可以在根容器上设置Ip地址,其它容器都共享此Ip(Pod IP),以实现Pod内部的网路通信,注意:这里是Pod内部的通讯,Pod的之间的通讯采用虚拟二层网络技术来实现,我们当前环境用的是Flannel

2、Pod定义

下面是Pod的资源清单,即Pod的yaml配置:

apiVersion: v1     #必选,版本号,例如v1
kind: Pod         #必选,资源类型,例如 Pod
metadata:         #必选,元数据
  name: string     #必选,Pod名称
  namespace: string  #Pod所属的命名空间,默认为"default"
  labels:           #自定义标签列表
    - name: string                 
spec:  #必选,Pod中容器的详细定义
  containers:  #必选,Pod中容器列表
  - name: string   #必选,容器名称
    image: string  #必选,容器的镜像名称
    imagePullPolicy: [ Always|Never|IfNotPresent ]  #获取镜像的策略 
    command: [string]   #容器的启动命令列表,如不指定,使用打包时使用的启动命令
    args: [string]      #容器的启动命令参数列表
    workingDir: string  #容器的工作目录
    volumeMounts:       #挂载到容器内部的存储卷配置
    - name: string      #引用pod定义的共享存储卷的名称,需用volumes[]部分定义的的卷名
      mountPath: string #存储卷在容器内mount的绝对路径,应少于512字符
      readOnly: boolean #是否为只读模式
    ports: #需要暴露的端口库号列表
    - name: string        #端口的名称
      containerPort: int  #容器需要监听的端口号
      hostPort: int       #容器所在主机需要监听的端口号,默认与Container相同
      protocol: string    #端口协议,支持TCP和UDP,默认TCP
    env:   #容器运行前需设置的环境变量列表
    - name: string  #环境变量名称
      value: string #环境变量的值
    resources: #资源限制和请求的设置
      limits:  #资源限制的设置
        cpu: string     #Cpu的限制,单位为core数,将用于docker run --cpu-shares参数
        memory: string  #内存限制,单位可以为Mib/Gib,将用于docker run --memory参数
      requests: #资源请求的设置
        cpu: string    #Cpu请求,容器启动的初始可用数量
        memory: string #内存请求,容器启动的初始可用数量
    lifecycle: #生命周期钩子
        postStart: #容器启动后立即执行此钩子,如果执行失败,会根据重启策略进行重启
        preStop: #容器终止前执行此钩子,无论结果如何,容器都会终止
    livenessProbe:  #对Pod内各容器健康检查的设置,当探测无响应几次后将自动重启该容器
      exec:         #对Pod容器内检查方式设置为exec方式
        command: [string]  #exec方式需要制定的命令或脚本
      httpGet:       #对Pod内个容器健康检查方法设置为HttpGet,需要制定Path、port
        path: string
        port: number
        host: string
        scheme: string
        HttpHeaders:
        - name: string
          value: string
      tcpSocket:     #对Pod内个容器健康检查方式设置为tcpSocket方式
         port: number
       initialDelaySeconds: 0       #容器启动完成后首次探测的时间,单位为秒
       timeoutSeconds: 0          #对容器健康检查探测等待响应的超时时间,单位秒,默认1秒
       periodSeconds: 0           #对容器监控检查的定期探测时间设置,单位秒,默认10秒一次
       successThreshold: 0
       failureThreshold: 0
       securityContext:
         privileged: false
  restartPolicy: [Always | Never | OnFailure]  #Pod的重启策略
  nodeName:  #设置NodeName表示将该Pod调度到指定到名称的node节点上
  nodeSelector: obeject #设置NodeSelector表示将该Pod调度到包含这个label的node上
  imagePullSecrets: #Pull镜像时使用的secret名称,以key:secretkey格式指定
  - name: string
  hostNetwork: false   #是否使用主机网络模式,默认为false,如果设置为true,表示使用宿主机网络
  volumes:   #在该pod上定义共享存储卷列表
  - name: string    #共享存储卷名称 (volumes类型有很多种)
    emptyDir: {}       #类型为emtyDir的存储卷,与Pod同生命周期的一个临时目录。为空值
    hostPath: string   #类型为hostPath的存储卷,表示挂载Pod所在宿主机的目录
      path: string                #Pod所在宿主机的目录,将被用于同期中mount的目录
    secret:          #类型为secret的存储卷,挂载集群与定义的secret对象到容器内部
      scretname: string  
      items:     
      - key: string
        path: string
    configMap:         #类型为configMap的存储卷,挂载预定义的configMap对象到容器内部
      name: string
      items:
      - key: string
        path: string

如果上面的详细清单记不住,可以使用如下kubectl explain工具随时查看:

#小提示:
#   在这里,可通过一个命令来查看每种资源的可配置项
#   kubectl explain 资源类型         查看某种资源可以配置的一级属性
#   kubectl explain 资源类型.属性     查看属性的子属性
[root@k8s-master01 ~]# kubectl explain pod
KIND:     Pod
VERSION:  v1
FIELDS:
   apiVersion   
   kind 
   metadata     
   spec 
   status       

[root@k8s-master01 ~]# kubectl explain pod.metadata
KIND:     Pod
VERSION:  v1
RESOURCE: metadata 
FIELDS:
   annotations  
   clusterName  
   creationTimestamp    
   deletionGracePeriodSeconds   
   deletionTimestamp    
   finalizers   <[]string>
   generateName 
   generation   
   labels       
   managedFields        <[]Object>
   name 
   namespace    
   ownerReferences      <[]Object>
   resourceVersion      
   selfLink     
   uid   
  

下面是pod的yaml配置文件的常用字段属性介绍:

在kubernetes中基本所有资源的一级属性都是一样的,主要包含5部分:

  • apiVersion 版本,由kubernetes内部定义,版本号必须可以用 kubectl api-versions 查询到

  • kind 类型,由kubernetes内部定义,版本号必须可以用 kubectl api-resources 查询到

  • metadata 元数据,主要是资源标识和说明,常用的有name、namespace、labels等,kubectl explain pod.metadata可查看所有二级属性

  • spec 描述,这是配置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里面是对各种资源配置的详细描述

  • status 状态信息,里面的内容不需要定义,由kubernetes自动生成,可以在pod启动后,使用kubectl get pods [podname] -n [namespace] -o yaml形式查看yaml里的status字段

    在上面的属性中,spec是接下来研究的重点,继续看下它的常见子属性(全部子属性可通过kubectl explain pod.spec查看):

    • containers <[]Object> 容器列表,用于定义容器的详细信息

    • nodeName 根据nodeName的值将pod调度到指定的Node节点上

    • nodeSelector 根据NodeSelector中定义的信息选择将该Pod调度到包含这些label的Node 上

    • hostNetwork 是否使用主机网络模式,默认为false,如果设置为true,表示使用宿主机网络

    • volumes <[]Object> 存储卷,用于定义Pod上面挂在的存储信息

    • restartPolicy 重启策略,表示Pod在遇到故障的时候的处理策略

    二、Pod配置

    1、基本配置

    1.1、pod.spec.containers属性介绍

    pod.spec.containers属性是pod配置中最为关键的一项配置,详细参数配置如下:

    [root@k8s-master01 ~]# kubectl explain pod.spec.containers
    KIND:     Pod
    VERSION:  v1
    RESOURCE: containers <[]Object>   # 数组,代表可以有多个容器
    FIELDS:
       name       # 容器名称
       image      # 容器需要的镜像地址
       imagePullPolicy   # 镜像拉取策略 
       command  <[]string> # 容器的启动命令列表,如不指定,使用打包时使用的启动命令
       args     <[]string> # 容器的启动命令需要的参数列表
       env      <[]Object> # 容器环境变量的配置
       ports    <[]Object>     # 容器需要暴露的端口号列表
       resources       # 资源限制和资源请求的设置 
      

    1.2、创建pod-base.yaml文件,内容如下: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pod-base
      namespace: dev
      labels:
        user: arvin
    spec:
      containers:
      - name: nginx
        image: nginx:1.17.1
      - name: busybox
        image: busybox:1.30

    上面定义了一个比较简单Pod的配置,里面有两个容器:

    • nginx:用1.17.1版本的nginx镜像创建,(nginx是一个轻量级web容器)

    • busybox:用1.30版本的busybox镜像创建,(busybox是一个小巧的linux命令集合)

    1.3、创建pod

    kubectl delete ns dev    #为避免干扰,先删除之前使用的dev namespace
    
    kubectl create ns dev    #创建dev namespace
      
    kubectl create -f pod-base.yaml     #创建pod

    查看pod状态:

    # 如下图
    # READY 1/2 : 表示当前Pod中有2个容器,其中1个准备就绪,1个未就绪
    # RESTARTS  : 重启次数,因为有1个容器故障了,Pod一直在重启试图恢复它
    kubectl get pods -n dev    # 注意是不显示根容器的

    如上图,pod里只有一个准备就绪,另一个未就绪,需要使用describe查看内部详情:

    kubectl describe pod pod-base -n dev

    【kubernetes详解05】-Pod详解之Pod配置_第2张图片

    如上图可以看到,nginx容器是创建启动没问题,busybox容器在启动的时候失败了。这里只是展示提供分析方法,问题具体原因在下面Pod启动命令章节说明。

    2、镜像拉取-imagePullPolicy

    创建pod-imagepullpolicy.yaml,内容如下: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pod-imagepullpolicy    #name不允许大写字母
      namespace: dev
    spec:
      containers:
      - name: nginx
        image: nginx:1.17.1
        imagePullPolicy: Never # 用于设置镜像拉取策略
      - name: busybox
        image: busybox:1.30

    【imagePullPolicy镜像拉取策略说明】:

    • Always:总是从远程仓库拉取镜像(一直远程下载,不管本地有没有)
    • IfNotPresent:本地有则使用本地镜像,本地没有则从远程仓库拉取镜像(本地有就本地,本地没有远程下载)
    • Never:只使用本地镜像,从不去远程仓库拉取,本地没有就报错(一直使用本地)

    默认值说明:

    如果镜像tag为具体版本号,默认策略是:IfNotPresent

    如果镜像tag为:latest(最终版本),默认策略是always,因为必须要去远程仓库看

    拉取策略的值如果记不住可使用kubectl explain pod.spec.containers查看

    下面可以更改imagePullPolicy拉取策略进行策略验证,然后使用yaml创建Pod,然后查看Pod状态,然后使用describe查看内部信息有无报错,这里就不具体演示:

    #创建pod
    kubectl create -f pod-imagepullpolicy.yaml
    
    #查看Pod状态
    kubectl get pods -n dev
    
    #查看Pod详情
    kubectl describe pod pod-imagepullpolicy -n dev

    3、启动命令-command

            在前面的示例中,一直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就是的busybox容器一直没有成功运行,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容器的故障呢?

            原来busybox并不是一个程序,而是类似于一个工具类的集合,kubernetes集群启动管理后,它会自动关闭。解决方法就是让其一直在运行,这就用到了command配置。

    创建pod-command.yaml文件,内容如下: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pod-command
      namespace: dev
    spec:
      containers:
      - name: nginx
        image: nginx:1.17.1
      - name: busybox
        image: busybox:1.30
        command: ["/bin/sh","-c","touch /tmp/hello.txt;while true;do /bin/echo $(date +%T) >> /tmp/hello.txt; sleep 3; done;"]

    command是用于在pod中的容器初始化完毕之后运行一个命令。

    稍微解释下上面命令的意思:

    "/bin/sh","-c", 使用sh执行命令

    touch /tmp/hello.txt; 创建一个/tmp/hello.txt 文件

    while true;do /bin/echo $(date +%T) >> /tmp/hello.txt; sleep 3; done; 每隔3秒向文件中写入当前时间,这样就使得busybox容器一直处于运行状态。

    #创建pod
    kubectl create -f pod-command.yaml
    
    #查看Pod状态
    kubectl get pods -n dev

     验证查看Pod内busybox容器command执行情况,使用kubectl直接进入容器查看:

    # 进入busybox容器
    # 格式: kubectl exec  [pod名称] -n [命名空间] -it -c [容器名称] /bin/sh  
    # 使用上面格式命令就可以进入某个容器的内部,然后进行相关操作了
    kubectl exec pod-command -n dev -it -c busybox /bin/sh 

    # 进入容器后,查看hello.txt内容
    tail -f /tmp/hello.txt

    【kubernetes详解05】-Pod详解之Pod配置_第3张图片

     特别说明:
        通过上面发现command已经可以完成启动命令和传递参数的功能,为什么这里还要提供一个args选项,用于传递参数呢?这其实跟docker有点关系,kubernetes中的command、args两项其实是实现覆盖Dockerfile中ENTRYPOINT的功能。
     1、如果command和args均没有写,那么用Dockerfile的配置。
     2、如果command写了,但args没有写,那么Dockerfile默认的配置会被忽略,执行输入的command
     3、如果command没写,但args写了,那么Dockerfile中配置的ENTRYPOINT的命令会被执行,使用当前args的参数
     4、如果command和args都写了,那么Dockerfile的配置被忽略,执行command并追加上args参数

    4、环境变量-env

    env,环境变量,用于在pod中的容器设置环境变量

    创建pod-env.yaml文件,内容如下: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pod-env
      namespace: dev
    spec:
      containers:
      - name: busybox
        image: busybox:1.30
        command: ["/bin/sh","-c","while true;do /bin/echo $(date +%T);sleep 60; done;"]
        env:       # 设置环境变量列表
        - name: "username"
          value: "admin"
        - name: "password"
          value: "123456"

    创建Pod:

    # 创建Pod
    kubectl create -f pod-env.yaml
    
    # 进入容器,输出环境变量
    kubectl exec pod-env -n dev -c busybox -it /bin/sh

    #进入容器后,查看变量
    echo $username
    
    echo $password

    【kubernetes详解05】-Pod详解之Pod配置_第4张图片

     【注】:在实际应用场景中,这种方式不是很推荐,推荐将这些配置单独存储在配置文件中,这种方式将在后面介绍。

    5、端口设置-ports

    5.1、查看ports的所有子选项

    [root@k8s-master01 ~]# kubectl explain pod.spec.containers.ports
    KIND:     Pod
    VERSION:  v1
    RESOURCE: ports <[]Object>
    FIELDS:
       name           # 端口名称,如果指定,必须保证name在pod中是唯一的		
       containerPort # 容器要监听的端口(0 # 容器要在主机上公开的端口,如果设置,主机上只能运行容器的一个副本(一般省略) ,否则一个主机有多个副本同时映射到主机相同端口,会导致端口冲突
       hostIP         # 要将外部端口绑定到的主机IP(一般省略)
       protocol       # 端口协议。必须是UDP、TCP或SCTP。默认为“TCP”。

    5.2、示例演示

    创建一个pod-ports.yaml,内容如下: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pod-ports
      namespace: dev
    spec:
      containers:
      - name: nginx
        image: nginx:1.17.1
        ports: # 设置容器暴露的端口列表
        - name: nginx-port     # 端口名称,该名称唯一,不得重复
          containerPort: 80    # 容器监听的端口
          protocol: TCP

    使用yaml创建并查看pod:

    kubectl create -f pod-ports.yaml   #创建pod
    
    kubectl get pod pod-ports -n dev  -o yaml   #以yaml格式查看pod,重点查看spec的ports字段

    【kubernetes详解05】-Pod详解之Pod配置_第5张图片

    # 使用describe也可以查看
    kubectl describe pod pod-ports -n dev

    【kubernetes详解05】-Pod详解之Pod配置_第6张图片

     此时访问容器的nginx服务是访问:[pod ip]:[container Port]

    6、资源配额-resources

            容器中的程序要运行,肯定是要占用一定资源的,比如cpu和内存等,如果不对某个容器的资源做限制,那么它就可能吃掉大量资源,导致其它容器无法运行。针对这种情况,kubernetes提供了对内存和cpu的资源进行配额的机制,这种机制主要通过resources选项实现,他有两个子选项:

    • limits:用于限制运行时容器的最大占用资源,当容器占用资源超过limits时会被终止,并进行重启
    • requests :用于设置容器需要的最小资源,如果环境资源不够,容器将无法启动

    可以通过上面两个选项设置资源的上下限。

    接下来,编写一个测试案例,创建pod-resources.yaml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pod-resources
      namespace: dev
    spec:
      containers:
      - name: nginx
        image: nginx:1.17.1
        resources: # 资源配额
          limits:  # 限制资源(上限)
            cpu: "2" # CPU限制,单位是core数
            memory: "10Gi" # 内存限制
          requests: # 请求资源(下限)
            cpu: "1"  # CPU限制,单位是core数
            memory: "10Mi"  # 内存限制

    在这对cpu和memory的单位做一个说明:

    • cpu:core数,可以为整数或小数

    • memory: 内存大小,可以使用Gi、Mi、G、M等形式

    接下来使用yaml创建pod,并查看pod状态:

    # 创建并运行pod
    kubectl create -f pod-resources.yaml
    
    # 查看运行状态
    kubectl get pod pod-resources -n dev

     接下来删除pod,将最小resources调大,看运行会不会报错:

    kubectl delete -f pod-resources.yaml
    
    # 修改yaml文件,将resources.requests.memory的值为10Gi
    vim pod-resources.yaml   
    
    # 创建pod
    kubectl create  -f pod-resources.yaml
    
    #查看pod状态,发现启动失败
    kubectl get pod pod-resources -n dev -o wide
    
    # 查看失败详情
    kubectl describe pod pod-resources -n dev

    【kubernetes详解05】-Pod详解之Pod配置_第7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Kubernetes,kubernetes,Pod详解,linux,Pod配置,Pod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