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第三讲

        杜小康是整本书中除了纸月以外,第二个与众不同的角色。从红门(一)中了解到:他长得帅,穿得体面,学习又好,而且家境富裕。所以难免也有些富家子弟通有的优越感以及自我中心意识。比如,他居住的红门房子,这是油麻地最高大,最结实,最漂亮的房子。油麻地的孩子一直到六年级都没有一根皮带,而他才一年级就有一根皮裤带了。全校除了温幼菊老师就只有他一个人戴口罩,当看到其他孩子用手捂住随时要呛进寒风的最时,他就会有一种特别的好感觉。他一直当班长,学校的孩子都不敢得罪他。

        但是,杜小康也比较仗义。比如,当全校师生去河边割柳枝时,他们班有十多个同学没有带镰刀,他二话不说就回家抱来了十几把镰刀给大家用。当过河的桥被撞坏了,老师和同学们被困在河边过不了河,蒋老师和桑桑都不能劝动毛鸭借船时,他用毛鸭欠账的秘密换来了大家的平安渡河。

        不过,杜小康也有些异于同龄人的早熟。比如,当蒋老师为了排练优质节目需要借用杜小康家的碟子、头绳时,他很义正言辞地跟蒋老师谈起条件来。想要用这些东西换来他继续任职班长,这换作其他同学是根本不可能的。

然而,杜小康在经历了家道中落后也学会了责任和担当。他跟随父亲休学放鸭子,放下自己少爷的尊严在校门口摆地摊,让人忍不住为当初那个玩过烧掉大草垛却很平平常常的一句“你们不用查了,火是我玩的。”变成如今这个愿意努力用自己稚嫩的肩膀去承担起家庭责任的杜小康而感动和点赞。

        红门的盛衰历练的杜小康的成长之路,让他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富家子弟变成了一个有责任有担当有理想的有为少年。

        其他用典型事件表现人物形象的作品,如《项链》中的主人公玛蒂尔德,为了自己一时的虚荣借朋友的珍珠项链参加舞会,出尽了风头,结果不小心弄丢了,用了自己十年的时间来偿还。这条假项链赔上了她的整个青春。

你可能感兴趣的:(《草房子》第三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