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高考”盛宴:努力拼搏和金钱的豪赌

现在已是4月上旬,2019本科留学申请的硝烟刚刚散去。

本科留学申请,也就是国际生申请就读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大学本科,俗称“洋高考”。

那些顺利通过“洋高考”,拿到梦校offer的人,在这个初春的季节里,在众人的欢呼声里,在申请机构煽风点火的宣传下,在学校、家长推波助澜的浪潮里,就像中国高考的各省“状元”们一样,一时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在机构、学校、家长、学弟学妹们的簇拥下,他们不断地现身说法、分享成功经验,上演了一出狂欢盛宴。

循着这些成功经验,我们对留学人数最多的目的国——美国所要求的条件进行分析,发现除了这些成功者自身的努力之外,还隐约看到了成功者背后的力量,即:金钱。

考分、活动、文书三要素,交织成申请的“三国演义”,是每一个申请者的必备功课,迥异于中国高考“分数论英雄,一招定乾坤”的制度。

“分儿”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分儿”是万万不能的

美国大学所要求的分数大体包括三项:GPA成绩(平均学分绩点:Grade Point Average)、托福(语言能力测试)、SA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

在这三项考分中,前两项是所有大学强制要求提交的,而后一项SAT成绩,近年来有一些大学不强制提交。但对于中国学生来说,不强制提交,意味着考了、提交了更有效,因此,实际上每个中国学生都会提供这三个部分的分数。

除此以外,为了增加竞争力,提高申请的区分度,大部分中国学生还会参加AP(美国大学预修课程:Advancement Placement)和SAT2考试(科目测试:Subject Test)。一般而言,大多学生会选考1-3门AP课程,但一些尖子生选考的AP课程竟达10门以上,着实令人感到恐怖!SAT2课程一般学生也会选考2门左右。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在出国留学圈儿里,同样适用。

由于美国大学申请是在高三上学期进行的,也就是说,中国学生需要在短短的两年半时间里,拿出理想的分数。与时间赛跑,向考试要成绩,就成了他们的日常主题。

那些分享成功经验的学生,申请上的大多是美国排名前20的大学。他们的GPA成绩,基本上3.9以上;托福成绩,110以上;SAT成绩,1500以上。

为了达到理想的成绩,他们承受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压力,付出了非比寻常的努力。

一位被耶鲁录取的学生,托福成绩119(满分120),SAT成绩1590(满分1600),多么令人难以置信的成绩!备考期间,他没有一天在晚上12:00以前睡过。

这种强度,相比中国高考,一点都不逊色。

但是,有了分数,并不能保证录取,没有哪个大学会给出明确的分数线。这是从那些成功申请者身上,反推出的成绩标准,也就是说,分数是大学申请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背景提升软实力,各显神通搞活动

在美国大学申请中,还有一个被频繁提及的词儿:软实力。

什么是软实力呢?就是除了考分等硬实力的体现以外,你还要有一些特殊的本领,来证明你有学术能力、领导力、创新能力、逻辑批判能力等,以及热心公益、社区服务的态度和意愿。因此,相对应的,需要学生开展学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公益活动等。

于是,围绕着提升软实力,学生们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

有的人参加国际大赛,一路摘得各种奖项;

有的人参加夏校,向心仪的大学证明自己强烈的就读愿望;

有的人参加科研项目,由名教授指导写成论文;

有的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在会上做学术报告;

有的人组织社团活动,模联、辩论、演讲、剧团等社团应有尽有;

有的人支教,有的人访校……

各种各样的活动,色彩缤纷,非常丰富。

但是,你问那些申请者,哪一项活动助力你拿到了offer?他们也说不清楚。即使这样,你也要保证活动尽量齐全,不能有明显的短板。

演绎感人故事,组织文书材料

硬实力、软实力都有了,并不意味着你就万事大吉了,还有一关等着学生们去闯——写文书。

也许有的人会说,不就是写作文吗?这个对于学生来说是小kiss了。但还真不那么简单。你申请的学校不同,文书题目也不同,所以需要仔细“审题”,对症下药,既要写得好,又要不跑题。据说,招生官面对海量的申请材料,平均只有不到一分钟的时间看文书,所以,文书的开头很重要,要保证在几秒的时间里吸引住招生官;文书要有亮点,展现与众不同的一面;文书要真实,不能虚构。

这些要求是非常富有挑战性的。最要命的,是一些大学天马行空、“变态式”的问题,让学生们不知如何下手。

于是,留学申请机构登台亮相了,他们教你如何规划活动,如何挖掘自己的长处,如何演绎一个感人的故事,写就一篇篇漂亮的文书……

随着留学市场规模的壮大,申请机构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地开花,在他们有意无意的引导和鼓动下,文书,已基本上没有人DIY,自己写了。一旦某人申请失利,申请机构就会说:看,这都是DIY惹的祸。

“三国演义”的背后,是金钱的驱动

纵观考分、活动、文书这每一个环节,你会发现,每一关都泛着金钱的寒光。

漂亮的考分,其背后是培训、辅导和考试。以托福为例,新东方相应的班型有基础班、精讲精练班、冲刺班,每一个班都是2-3万左右。但即使上完这几轮,也不能保证考出理想的分数。一般来说,需要考2-3次,花费大概10万左右。

SAT也是如此,但SAT因为在大陆没有考点,所以需要去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地考试,又增加了交通、住宿费等费用,花费大概在15万左右。

缤纷的活动,比如申请参加夏校、参加科研项目,这些都花费不菲。夏校基本上以美国大学举办的为主,一般2-4周,加上交通、食宿及参加的夏校项目费用,也是10万左右。

文书,这个貌似最不需要花钱的环节,但如果让申请机构来做,花费却是让人咋舌:一般顾问在20万左右,有名的顾问则需要50万左右!

结后语

你看,留学之路上的每一步,除了自身努力的成分,都是用金钱堆出来的

有的人说了:凡是能用钱解决的,那都不是事儿。

问题是,在留学申请这条路上,即使你花了钱,还真有可能解决不了问题,进不了梦校的大门。因为,考分、活动、文书这三样儿,要有,但有了也不能保证录取。

你以为那些没有进入理想大学的学生,他们没有这“三国”吗?都有的。只不过,他们缺少了一点运气。

“运气”,这个属于玄学范畴吧?还真是摸不透、猜不着的东西,所以,当你有了“三国”,万事俱备之后,能做的,就只是祈祷好运降临,锦鲤现身了。

于是,一场豪赌之后,一地鸡毛。狂欢者的背后,是失利者落寞的背影,“几家欢乐几家愁”。

但无论如何,众多莘莘学子参加“洋高考”的初衷,是为了享受不一样的教育,接受不一样的教育理念。因此,无论是否进入梦校,你都一样走在了很多同龄人的前面。如果这样看待,你的心里就会淡定多了、坦然多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洋高考”盛宴:努力拼搏和金钱的豪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