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大家都闭门不出,在家抵抗病毒,很多公司单位也都推迟了上班时间。远远看城市街道,一片萧条的迹象。
这段时间国家生产能力下降甚至停滞是无法避免的,顺带连同娱乐产业也下降了。因为聚团拍摄录制活动不能展开,新的综艺节目,电影电视,音乐作品输出等就受到限制。最近打开电视看节目,都是春节前录制好的。靠提前的储备争取收视率,想必支撑不了多久。
创新点子缺乏施展平台倒是其次,苦了那些偶像明星的爱豆们。又想在荧幕上看到偶像,又想偶像保护身体做好预防,纠结和相思交织在一起。
祖国的脚步暂时停住虽然很可惜,我们是眼睁睁看着,还是能做点什么吗?应该可以做点什么。
首先期盼这场灾难早点过去,关键时刻,最主要做的还是安定人心。激励的话语,病情突破进展的消息必不可少。除此之外,还是要有些基本释放压力的娱乐工具,不然个个在家里都憋坏了。
于是一些老的已经存在的经典东西借机重回视线。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新的没有了,只能看旧的和更旧的嘛。
时间久了,我们发现多关注老的东西其实并不坏,当然更不能代表退步。相反,我们从很多已经存在的东西里面,还能重新挖掘出新的感悟!
我自己这段时间在家就听了不少的怀旧金曲,怀旧电影,就有了很多别样的感受。最大的感觉,就是有很多我认为过时的东西,从某些角度看反而要超前现在很多。
拿歌曲来举例,在所听歌曲中间,就有这首将要出教学的《恋曲1990》。
歌曲不用多介绍,罗大佑的经典之作,罗大佑本人更是台湾歌坛的国宝级灵魂人物。
放在疫情以前听,叫做怀旧,现在听叫做钻研和学习
如果硬要说现在的音乐比以前进步的地方,一定有很多。比如音效音质清晰度,乐器设备,画面分辨率等都提高了几个层次。这是硬件,在软件上,唱歌的技巧,身体保养条件,录制环境也要好太多。
既然现在的都进步了,为什么说以前的音乐还有大量可供挖掘的宝藏。
因为有一样东西我们永远都忽略了,时间唯一改变不了的是“人”!再具体点说是“人情”。人情这个东西没有保质期,人情没有技巧,不能塑造。只随受遗传基因和社会教育环境的影响。
我们所有的进步,都是在围绕人这个最显而己见,却最难研究透的生物体。
以前音乐老师告诉我们,当你在唱歌的时候,只要是带着感情在唱,不论你多不会唱歌,多没有技巧,你都能够打动人。
在这首《恋曲1990》MV里,罗大佑老师一身布衣,加一把吉他,一副墨镜即全部。动作没有进行刻意设计,甚至感觉有点随性怪异。一个场景内几个简单的镜头切换,无特效无加工。放在现在,就是任何一个非专业的家庭作坊也能达到的效果。
以现在的流行审美标准去看,就两字“复古”。可不妨罗大佑老师在mv里的真性情流露,歌声婉转动听,毫不做作。虽然很老,可是很好听。就算是当代出生的人去听,听很多遍也不会觉得厌倦和矛盾。
不单单是人,配乐、乐器也有情感,乐器,配乐选择、风格,MV里都保留了80年代的流行风。但演奏出来的时候,我们不会觉得他们是乐器,好像每一件乐器都在借着旋律诉说流金岁月,诉说着1990年的爱情故事。
这是我在这首30年前老歌里面的体会,确实各方面都老了,可你能说它落后吗?
反观现在音乐,更多的是为流量、为大数据服务。在旋律上构思巧妙桥段,购买国外优秀的配乐,所有数码音效全部顶配。加上高超酷辣的歌技,生产出来的效果确实震撼,声音丝丝入扣。可又怎么样呢?服务耳朵尚可,还没有走心就一穿而过。因为,这样的歌太多了,人们不愿意作过多停留,还有下一首歌要追。
创新的旋律确实透露着时代感,可也只是供人释放压力的工具,并不能从中获得些什么。
就像是碳酸饮料,喝时痛快,解渴后身体得不到任何好处。而以前的音乐更像是水,从几千年到现在,我们喝的水都是一样的,作用除了解渴,还能为人提供生命的机能运作。我们对水的情感很深,而水的价格却是很便宜的。
珍重本源,时间不会倒退
现在一直都在鼓励创新,很多我们没见过,新奇的事物层出不穷,同时更新迭代也特别快。刚买了苹果6s手机,以为自己迈上潮流尖端,转瞬就到了苹果11。昨天汽车在烧汽油,今天就要烧电烧水了。
时代进步是必然的趋势,可在精神的层面上,很多旧的东西才是最宝贵的,或者说旧里面就存在很多新的东西。只是我们走得太快了,快到忘了怎么停下来,停下来好好欣赏我们已经拥有的东西。
还有哪些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渐渐淡化的?
传统美德,运动精神,信仰,家族血脉.....其实都可以归纳为“人情”,在“人”上面,我们越发达,越落后!
记得昨天有则新闻,一个全副武装的记者采访一位冠状病毒患者小区王嗲。王嗲说,要还是70年代多好,我绝对不得得病。记着问为什么?王嗲说,那时候国家提倡全民健身,我们大家在一起,天天干活天天运动,一粒药没吃过。
我认同新闻里王嗲的采访感受,没错,我们拿过奥运金牌第一,可是全国人民的亚健康状态却在逐步加重,青少年患病率高于往年。时代进步太快衍生出多种富贵病,让新型病毒轻易侵蚀了我们的身体,这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了?算不算另一种形式的退步。
如果说我们知道了这是退步,却还享受其中,把希望寄托于不幸真正来临时,靠国家和金钱的补救,这种麻木不仁的心态,比疫情本身更加让人恐慌。
祈盼王嗲和已经染病的患者们早日康复!
正好趁着这段时间,听听老歌,看看老的电影,读一读老书,把脚步放慢。反思一下,我们是不是应该不止死盯着向前奔跑,而是要适时向“前”看。
想透了,或许疫情期间,我们不止不会退步,反而还会因祸得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