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朵儿想吃火锅,更想吃火锅里涮的肉丸子,于是决定自己动手做肉丸子 。
结果一不小心把肉馅和得有点稀,便发微信跟我求助解决办法,我告诉她可以加入隔夜的米饭。
突然就很想念朵儿,同时又很兴奋她能自己动手做自己喜欢吃的食物。
想像着她独自坐在桌前吃着热气蒸腾的火锅,吃着自己做的肉丸子,眯着眼睛喟叹,一脸满足又欢快的小模样,潮水一样的青春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也在满足我跳跃奔腾的味蕾。
火锅一定给了她战胜孤单的勇气。咕嘟咕嘟的冒泡声一定像万马奔腾,像人声鼎沸一样在陪伴她!
突然就想起了朵儿初中即将毕业之前的学校集训时光。
记得集训结束,大概在下午四点左右,朵儿一声不响地没打任何招呼直接实践归家。
那次集训是期中排名前101名的同学们的中小学基地实践活动,学校为孩子们能顺利升入理想的高中而打气加油。活动应该算是孩子们圆满结束,“载誉归来”吧。
朵儿是一脸的意犹未尽,一肚子的愤愤不平,应该还藏着一腔的小得意,小味道吧。
她说那一整天他们做了几个高大上的小游戏,打了打弱了吧唧又浪费不少“子弹”的真人4s,乒乒乓乓,叮叮当当,炒了几个稀里哗啦的菜。
玩得是有头有尾,有起有伏,不亦乐乎。
朵儿重点诉说了炒菜的环节。
实践基地事先给同学们准备好了几样菜:白菜,鸡蛋,西红柿。老师事先也大致给同学们分配了关于做菜的各项任务。同学们也基本自由组合成十个人左右一组。
看着这几个菜,朵儿建议做西红柿炒鸡蛋和白菜炒西红柿,同学们一听她既然会做,就让她直接上手了,她也不推辞也不谦虚决定露一手。
没想到在做的过程中,校长与老师对她“指手画脚”,还亲自“操刀”,起初她还“咬牙”硬忍,不吭声。
后来发现他们做菜的方法跟自己不是一个路子,就有点急了,不但不听指挥,还一意孤行,言语上也长出来反抗的小刺,时不时扎一下,戳一下,语气上似乎也滋滋啦啦地冒出一星半点的火星子。
没想到同学们背后给她点赞,还“煽风点火”说她敢跟校长“对着干”,牛气。
这就算是朵儿和同学们青春期里的小叛逆吧。
最后校长,老师也“妥协”了,应该是看出她做菜的路子了。
我想校长,老师是看出她会做菜的一点“端倪”吧?或者是看出来了她一心想把菜做出点“气势”的苗头吧?谁会跟她这么个毛头小丫头计较呢?当然他们更愿意给孩子们展示的机会。
据说同学们说她炒的菜很好吃,应该是得到了赞美,但她说得极为轻描淡写,也极力想在我面前表现得更低调些,但画外音还是多少能透出点喜悦来。
当然,说她做得好吃,这我相信。毕竟她是我带出来的徒弟嘛。即使让她自己准备出一桌子菜,应该也是不成问题,这是曾经训练的结果。
我一直主张无论男孩女孩必须学会做饭,这是生存的本领,也是享受生活热爱生活的一方体验。
至于将来做不做饭是后话,学还是学,至于学成什么样不重要。但要给机会让他们学。
朵儿从小学开始学做饭,做得有模有样,这就足够了。没想到会做饭这件事,也成了她留学生活里的一小部分,至少怀念家的味道时可以自己大显身手犒劳一下自己的中国胃!
她青春里特有的小味道,就这样融入到了食物的芬芳里,绚烂地绽放在了青春的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