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务是一组操作的集合,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事务会把所有的操作作为一个整体,一起向数据库提交或者是撤销操作请求。所以这组操作要么同时成功,要么同时失败。 事务的操作主要有三步: 1. 开启事务(一组操作开始前,开启事务):start transaction / begin ; 2. 提交事务(这组操作全部成功后,提交事务):commit ; 3. 回滚事务(中间任何一个操作出现异常,回滚事务):rollback ;
案例: 需求:当部门解散了不仅需要把部门信息删除了,还需要把该部门下的员工数据也删除了。 步骤: - 根据ID删除部门数据 - 根据部门ID删除该部门下的员工 DeptServiceImpl代码实现: @Slf4j @Service public class DeptServiceImpl implements DeptService { @Autowired private DeptMapper deptMapper; @Autowired private EmpMapper empMapper; //根据部门id,删除部门信息及部门下的所有员工 @Override public void delete(Integer id){ //根据部门id删除部门信息 deptMapper.deleteById(id); //模拟:异常发生 int i = 1/0; //删除部门下的所有员工信息 empMapper.deleteByDeptId(id); } } //异常出现后deptMapper的程序正常执行部门被删除,但部门下的员工未成功删除,造成了数据的不一致。 通过事务来实现,一个事务中的多个业务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 开发中所有的业务操作,一旦我们要进行控制事务,都是这样的套路 @Transactional注解书写位置: - 方法 - 当前方法交给spring进行事务管理 - 类 - 当前类中所有的方法都交由spring进行事务管理 - 接口 - 接口下所有的实现类当中所有的方法都交给spring 进行事务管理 将上面的代码进行改造: @Override @Transactional //当前方法添加了事务管理 public void delete(Integer id){ .......... } 添加Spring事务管理后,由于服务端程序引发了异常,所以事务进行回滚。 可以在application.yml配置文件中开启事务管理日志,这样就可以在控制看到和事务相关的日志信息了
#spring事务管理日志 logging: level: org.springframework.jdbc.support.JdbcTransactionManager: debug
@Transactional注解当中的两个常见的属性: 1. 异常回滚的属性:rollbackFor 2. 事务传播行为:propagation ★★ 默认情况下,只有出现RuntimeException(运行时异常)才会回滚事务。 ★★ 让所有的异常都回滚,需要来配置@Transactional注解当中的rollbackFor属性,通过rollbackFor这个属性可以指定出现何种异常类型回滚事务。 /*********************************************************************************/ @Slf4j @Service public class DeptServiceImpl implements DeptService { @Autowired private DeptMapper deptMapper; @Autowired private EmpMapper empMapper; @Override @Transactional(rollbackFor=Exception.class) public void delete(Integer id){ //根据部门id删除部门信息 deptMapper.deleteById(id); //模拟:异常发生 int num = id/0; //删除部门下的所有员工信息 empMapper.deleteByDeptId(id); } } @Transactional注解当中的第二个属性propagation,这个属性是用来配置事务的传播行为的。就是当一个事务方法被另一个事务方法调用时,这个事务方法应该如何进行事务控制。
属性值 | 含义 |
---|---|
REQUIRED | 【默认值】需要事务,有则加入,无则创建新事务 |
REQUIRES_NEW | 需要新事务,无论有无,总是创建新事务 |
SUPPORTS | 支持事务,有则加入,无则在无事务状态中运行 |
NOT_SUPPORTED | 不支持事务,在无事务状态下运行,如果当前存在已有事务,则挂起当前事务 |
MANDATORY | 必须有事务,否则抛异常 |
NEVER | 必须没事务,否则抛异常 |
… |
只需要关注以下两个就可以了:
REQUIRED :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用该传播行为即可。
REQUIRES_NEW :当我们不希望事务之间相互影响时,可以使用该传播行为。比如:下订单前需要记录日志,不论订单保存成功与否,都需要保证日志记录能够记录成功。
AOP英文全称: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面向切面编程、面向方面编程),其实说白了,面向切面编程就是面向特定方法编程。 AOP的作用: AOP面向方法编程,可以在不改动原始方法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的方法进行功能的增强。在程序运行期间在不修改源代码的基础上对已有方法进行增强(无侵入性: 解耦) AOP面向切面编程和OOP面向对象编程一样,它们都仅仅是一种编程思想,而动态代理技术是这种思想最主流的实现方式。而Spring的AOP是Spring框架的高级技术,旨在管理bean对象的过程中底层使用动态代理机制,对特定的方法进行编程(功能增强)。 > AOP的优势: > > 1. 减少重复代码 > 2. 提高开发效率 > 3. 维护方便
**需求:**统计各个业务层方法执行耗时。 **实现步骤:** 1. 导入依赖:在pom.xml中导入AOP的依赖 2. 编写AOP程序:针对于特定方法根据业务需要进行编程
**pom.xml org.springframework.boot spring-boot-starter-aop
AOP程序:TimeAspect @Component @Aspect //当前类为切面类 @Slf4j public class TimeAspect { @Around("execution(* com.itheima.service.*.*(..))") //环绕通知 public Object recordTime(ProceedingJoinPoint pjp) throws Throwable { //记录方法执行开始时间 long begin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执行原始方法 Object result = pjp.proceed(); //记录方法执行结束时间 long end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计算方法执行耗时 log.info(pjp.getSignature()+"执行耗时: {}毫秒",end-begin); return result; } } AOP的功能常见的应用场景如下: - 记录系统的操作日志 - 权限控制 - 事务管理:我们前面所讲解的Spring事务管理,底层其实也是通过AOP来实现的,只要添加@Transactional注解之后,AOP程序自动会在原始方法运行前先来开启事务,在原始方法运行完毕之后提交或回滚事务。 这些都是AOP应用的典型场景。 AOP面向切面编程的一些优势: - 代码无侵入:没有修改原始的业务方法,就已经对原始的业务方法进行了功能的增强或者是功能的改变 - 减少了重复代码 - 提高开发效率 - 维护方便
1. 连接点:JoinPoint,可以被AOP控制的方法(暗含方法执行时的相关信息),连接点指的是可以被aop控制的方法。 2. 通知:Advice,指哪些重复的逻辑,也就是共性功能(最终体现为一个方法)将重复的代码逻辑抽取出来单独定义。抽取出来的这一部分重复的逻辑,就是共性的功能。 3. 切入点:PointCut,匹配连接点的条件,通知仅会在切入点方法执行时被应用 4. 切面:Aspect,描述通知与切入点的对应关系(通知+切入点) 切面所在的类,我们一般称为切面类(被@Aspect注解标识的类) Spring的AOP底层是基于动态代理技术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在程序运行的时候,会自动的基于动态代理技术为目标对象生成一个对应的代理对象。在代理对象当中就会对目标对象当中的原始方法进行功能的增强
Spring中AOP的通知类型: - @Around:环绕通知,此注解标注的通知方法在目标方法前、后都被执行 - @Before:前置通知,此注解标注的通知方法在目标方法前被执行 - @After :后置通知,此注解标注的通知方法在目标方法后被执行,无论是否有异常都会执行 - @AfterReturning : 返回后通知,此注解标注的通知方法在目标方法后被执行,有异常不会执行 - @AfterThrowing : 异常后通知,此注解标注的通知方法发生异常后执行 /****************************************************************************************/ @Slf4j @Component @Aspect public class MyAspect1 { //前置通知 @Before("execution(* com.itheima.service.*.*(..))") public void before(JoinPoint joinPoint){ log.info("before ..."); } //环绕通知 @Around("execution(* com.itheima.service.*.*(..))") public Object around(ProceedingJoinPoint proceedingJoinPoint) throws Throwable { log.info("around before ..."); //调用目标对象的原始方法执行 Object result = proceedingJoinPoint.proceed(); //原始方法如果执行时有异常,环绕通知中的后置代码不会在执行了 log.info("around after ..."); return result; } //后置通知 @After("execution(* com.itheima.service.*.*(..))") public void after(JoinPoint joinPoint){ log.info("after ..."); } //返回后通知(程序在正常执行的情况下,会执行的后置通知) @AfterReturning("execution(* com.itheima.service.*.*(..))") public void afterReturning(JoinPoint joinPoint){ log.info("afterReturning ..."); } //异常通知(程序在出现异常的情况下,执行的后置通知) @AfterThrowing("execution(* com.itheima.service.*.*(..))") public void afterThrowing(JoinPoint joinPoint){ log.info("afterThrowing ..."); } } 程序发生异常的情况下: - @AfterReturning标识的通知方法不会执行,@AfterThrowing标识的通知方法执行了 - @Around环绕通知中原始方法调用时有异常,通知中的环绕后的代码逻辑也不会在执行了 (因为原始方法调用已经出异常了) 在使用通知时的注意事项: - @Around环绕通知需要自己调用ProceedingJoinPoint.proceed() 来让原始方法执行,其他通知不需要考虑目标方法执行 - @Around环绕通知方法的返回值,必须指定为Object,来接收原始方法的返回值,否则原始方法执行完毕,是获取不到返回值的。 通知执行的先后顺序: 不同切面类中,默认按照切面类的类名字母排序: - 目标方法前的通知方法:字母排名靠前的先执行 - 目标方法后的通知方法:字母排名靠前的后执行 通知的执行顺序大家主要知道两点即可: 1. 不同的切面类当中,默认情况下通知的执行顺序是与切面类的类名字母排序是有关系的 2. 可以在切面类上面加上@Order注解,来控制不同的切面类通知的执行顺序`@Order(2)` 注解,切面类的执行顺序(前置通知:数字越小先执行; 后置通知:数字越小越后执行) @Slf4j @Component @Aspect @Order(2) //切面类的执行顺序(前置通知:数字越小先执行; 后置通知:数字越小越后执行) public class MyAspect2 { //前置通知 @Before("execution(* com.itheima.service.*.*(..))") public void before(){ log.info("MyAspect2 -> before ..."); } //后置通知 @After("execution(* com.itheima.service.*.*(..))") public void after(){ log.info("MyAspect2 -> after ..."); } } ★★★ 切入点表达式: - 描述切入点方法的一种表达式 - 作用:主要用来决定项目中的哪些方法需要加入通知 - 常见形式: 1. execution(……):根据方法的签名来匹配 2. @annotation(……) :根据注解匹配 execution主要根据方法的返回值、包名、类名、方法名、方法参数等信息来匹配。 execution(访问修饰符? 返回值 包名.类名.?方法名(方法参数) throws 异常?) 其中带`?`的表示可以省略的部分 - 访问修饰符:可省略(比如: public、protected) - 包名.类名: 可省略 - throws 异常:可省略(注意是方法上声明抛出的异常,不是实际抛出的异常) 可以使用通配符描述切入点 - `*` :单个独立的任意符号,可以通配任意返回值、包名、类名、方法名、任意类型的一个参数,也可以通配包、类、方法名的一部分 - `..` :多个连续的任意符号,可以通配任意层级的包,或任意类型、任意个数的参数 注意事项: - 根据业务需要,可以使用 且(&&)、或(||)、非(!) 来组合比较复杂的切入点表达式,所有业务方法名在命名时尽量规范,方便切入点表达式快速匹配。
案例: 实现步骤: 1. 编写自定义注解 2. 在业务类要做为连接点的方法上添加自定义注解 @Target(ElementType.METHOD)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public @interface MyLog { } /********************************************************************/ @Target:元注解,用于表示该注解(上面的例子就是指MyLog)的作用范围,其作用决定于ElementType这个枚举的值,同时可以使用数组。其中枚举有非常多类型,比如包、属性、方法、类等等,这里不再一一解释,上面案例METHOD表示方法上 @Retention 元注解,用来表示注解的生命周期,其作用决定于RetentionPolicy这个枚举的值,有SOURCE、CLASS、RUNTIME三种 SOURCE:表示注解只保留在源文件,当java文件编译成class文件,就会消失,例如lombok的注解多是这种 CLASS:注解被保留到class文件,但jvm加载class文件时候被遗弃,这是默认的生命周期。 RUNTIME:注解不仅被保存到class文件中,jvm加载class文件之后,仍然存在。大多数的注解都是这种。 ★★★ 业务类 @Slf4j @Service public class DeptServiceImpl implements DeptService { @Autowired private DeptMapper deptMapper; @Override @MyLog //自定义注解(表示:当前方法属于目标方法) public Listlist() { List deptList = deptMapper.list(); //模拟异常 //int num = 10/0; return deptList; } @Override @MyLog //自定义注解(表示:当前方法属于目标方法) public void delete(Integer id) { //1. 删除部门 deptMapper.delete(id); } @Override public void save(Dept dept) { dept.setCreateTime(LocalDateTime.now()); dept.setUpdateTime(LocalDateTime.now()); deptMapper.save(dept); } @Override public Dept getById(Integer id) { return deptMapper.getById(id); } @Override public void update(Dept dept) { dept.setUpdateTime(LocalDateTime.now()); deptMapper.update(dept); } } ★★★ 切面类: @Slf4j @Component @Aspect public class MyAspect6 { //针对list方法、delete方法进行前置通知和后置通知 //前置通知 @Before("@annotation(com.itheima.anno.MyLog)") public void before(){ log.info("MyAspect6 -> before ..."); } //后置通知 @After("@annotation(com.itheima.anno.MyLog)") public void after(){ log.info("MyAspect6 -> after ..."); } } execution切入点表达式 - 根据我们所指定的方法的描述信息来匹配切入点方法,这种方式也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方式 - 如果我们要匹配的切入点方法的方法名不规则,或者有一些比较特殊的需求,通过execution切入点表达式描述比较繁琐 annotation 切入点表达式 基于注解的方式来匹配切入点方法。这种方式虽然多一步操作,我们需要自定义一个注解,但是相对来比较灵活。
在Spring中用JoinPoint抽象了连接点,用它可以获得方法执行时的相关信息,如目标类名、方法名、方法参数等。 - 对于@Around通知,获取连接点信息只能使用ProceedingJoinPoint类型 - 对于其他四种通知,获取连接点信息只能使用JoinPoint,它是ProceedingJoinPoint的父类型 //*******************************************************************/ @Slf4j @Component @Aspect public class MyAspect7 { @Pointcut("@annotation(com.itheima.anno.MyLog)") private void pt(){} //前置通知 @Before("pt()") public void before(JoinPoint joinPoint){ log.info(joinPoint.getSignature().getName() + " MyAspect7 -> before ..."); } //后置通知 @Before("pt()") public void after(JoinPoint joinPoint){ log.info(joinPoint.getSignature().getName() + " MyAspect7 -> after ..."); } //环绕通知 @Around("pt()") public Object around(ProceedingJoinPoint pjp) throws Throwable { //获取目标类名 String name = pjp.getTarget().getClass().getName(); log.info("目标类名:{}",name); //目标方法名 String methodName = pjp.getSignature().getName(); log.info("目标方法名:{}",methodName); //获取方法执行时需要的参数 Object[] args = pjp.getArgs(); log.info("目标方法参数:{}", Arrays.toString(args)); //执行原始方法 Object returnValue = pjp.proceed(); return returnValue; } }
org.springframework.boot spring-boot-starter-a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