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书札记(二)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负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曰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原文大意是,政治宽厚清明,人民就淳朴忠诚,政治苛酷黑暗,人民就狡黠。灾祸啊,幸福就依傍在他里面,幸福啊,灾祸就藏伏在它的里面,谁能知道究竟是灾祸呢还是幸福呢?它们并没有确定的标准。正忽然转变为负,善忽然转变为恶的,人们的迷惑由来已久了。因此有道的圣人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伤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耀眼。

  这一章前面主要讲政治宽厚跟苛刻情况下,人民的不同状态,继而抛出祸福相依、正负变化、善恶转变的现象,最后话锋一转讲有道的圣人是如何处世的。要深刻的理解“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这句话的内涵需要回归文本前面几句所铺陈的论述,人民还是那些人民,为何在政治宽厚跟苛刻的不同情况下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状态,以及为何会出现福祸相依、正负变化、善恶转变的现象?这段文本只是说这样的迷惑,人们由来已久,但是圣人的处世法则是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伤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耀眼。可以猜测,正是因为有文本中前面所论述的这种现象,圣人采取了这种处世原则。

一个人为人过于方正,就可能会导致跟你接触的人觉得你不尽人情,而你过于圆滑,别人又会觉得你这个人缺乏原则。这就可以回到为何从政治环境不同的情况下,人民会有不同的状态,得出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的这种处世原则。因为同样在人世中你不同的处世原则都将会触发别人对你不同的回应模式,这让人想到论语中“中庸”,一种极致的合适状态,过多过少,偏左偏右都不是“中庸”,在任何情况下最优的那个解才是合乎中庸的。

我们要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伤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耀眼,是因为为人方正过头就变成了生硬,过于强调棱角就可能伤害别人,过于直率就变成了放肆,太过展示自我就会遭人嫉恨。那么我们可能会说,那我不要方正、直率、棱角、展示自我行不行,除非完全的遁世,否则文本中的这些处世原则我们都不可舍弃,这是道德经中给我们留下的一则智慧锦囊,正负为奇、善复为妖、福祸相依又如何,我们依然可以求助于这一则锦囊,“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以破解人世中的种种困境。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读书札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