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加班熬夜,却没有什么工作成果?你需要更专注一些!!

准则4  摒弃浮浅


现在我们要讲深度工作的最后一个准则,摒弃浮浅。


2007年夏天,美国的一家软件公司37signals(现在叫basecamp)做了一个实验:将每周5天工作制缩短成4天。尽管工作日少了一天,但员工还是完成了相同的工作量。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是因为,减少了工作日的天数,每个员工都只有更少的时间去完成任务,大家就会把时间都专注在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务上,尽量避免去做或者忽略如冗长的会议、浏览网页、闲聊等干扰项。


37signals的实验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现实:越来越多的占用知识工作者时间和注意力的浮浅工作往往不似原本看来那么重要。



接着作者又提出一个观点,我们并不是绝对的反对浮浅工作,而是要知其害处,对其加以限制,实现最高效的深度工作。


作者通过一天的每一分钟都要做好计划,定量分析每一项活动的深度,向老板申请浮浅工作预算,5点半之前结束工作和变得不容易联系到这五个方面具体地向我们阐述该怎么做到摒弃浮浅。



你每天实际工作的时间是多少?


你每天玩手机刷视频的时间是多少?


你每天实际的睡眠是多少?


现在的手机上基本都有各种监测软件,你可以自己好好统计一下。


答案是非常恐怖的!!!!!



现在好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周末都是跟下面这张照片差不多的方式度过的。


(来源:微博#周末最舒服的度过方式#)


我们一天中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浑浑噩噩中度过的,对于应该如何安排时间并没有考虑太多。


这就导致我们靠玩手机、刷视频来打发工作之余的时间,刷着刷着时间就过去了,而我们却浑然不知。


所以现在是时候去果断地调整深度工作与浮浅工作的关系了,在一天的每一分钟都做好计划将有助于充实的、有意义的过好每一天。



作者建议我们,找一个专门的笔记本,一天一页写下每天的时间安排,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一旦你养成决定你一天的每一分钟要做什么工作这一习惯之后,你会发现你一天的时间好像变多了,有时间去做更多你感兴趣的事了。


现在有很多非常实用且漂亮的手账本可以帮助你来更合理的安排你的时间,所以不妨现在就去买一个属于自己的一个手账本,开启你有计划的生活。



预先计划一天的工作,最大的好处在于可以让我们判定有多少时间是用在浮浅活动上的。


但是在实践中,要在日程计划中贯彻这一策略却有点棘手,因为一个既定任务是否浮浅是难以判定的。


如何判断一份工作是否是浮浅的,请考虑以下工作:


例1:和搭档合作编辑将于近期提交杂志社的学术文章草稿。


例2:制作一个关于本季度销售量的PPT。


例3:参加一个讨论某重要工程进度的会议,并就下一步方案达成一致。



作者通过思维实验,计算让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去完成这些工作需要多长时间,做为深浅度计量表,帮助我们客观地为各种工作的深浅度打分。


作者得出的结论是:


例1的任务,列为利用时间的最佳工作而优先考虑。


例2和例3的任务,属于应减少时间投入的活动,经过作者的分析之前你可能认为这两项工作有意义,但是其实实际回报是极少的。



你的时间应该有几段被投入到浮浅工作中?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不管你是老板还是员工。


因为这里涉及到一个肤浅工作预算问题,人一天的时间是有限的,你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肤浅工作上,肯定就没有时间去进行深度工作了。



让一位受过高等专业训练的专业人士去回复大量事务性的电子邮件、一周参加30个小时的会议,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浪费。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公司会招大量的实习生,实习生就是浮浅工作预算,处于初入职场的实习生需要学习锻炼的机会,公司把一些浮浅工作让实习生去做可以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这是一种双赢的策略。


如果你的工作需要深度多于浮浅的话,你可以去找你的老板要浮浅工作预算。



作者提到他坚持在5点半之前结束工作,这对于996工作制的我们来说是真的很难做到的。


虽然作者一直坚持在5点半之前结束工作,他的学术成果却是非常惊人的,那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一是,作者坚持采用固定日程生产力的方法,在做出选择的时候有所侧重。


二是,作者认为时间是有限的,因而会更谨慎地思考个人的组织习惯,这使得他的产出价值能够高于采用长时间但混乱的日程安排的人。



读到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我最喜欢的是作者提到他拒绝浮浅工作的方式。


那就是明确地拒绝,但拒绝的理由要模糊处理。这样做的关键是避免给请求人提供机会,来否定你具体的拒绝理由。


对于不会拒绝别人的我来说,确实是学到了。


有时候一些浮浅工作确实会非常占用你的时间,但你没有合适的理由拒绝,最终的结果就是严重影响到你深度工作的时间,使你的产出降低。


所以在面对浮浅工作的时候简单干脆地拒绝是最好的。



随时登录电子邮箱已经成为根深蒂固的职业习惯,以至于我们都忘记了自己有权决定它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


作者教我们要变得不容易联系到。


作者给出三个小贴士,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电子邮箱这一工具。



贴士1:让发电子邮件给你的人做更多的工作。


作者自己发明了“发件人过滤器”这一方法,通过一些具体的问题,让试图联系作者的人首先自我过滤一遍,采用这种方法作者屏蔽掉了很多并没有花很多时间写的邮件,却需要耗费自己很大的精力去回应的。



贴士2:收发电子邮件的时候做更多的工作


作者采用“电子邮件的流程导向方法”来处理自己收到的邮件,这样做可以减少所收到的电子邮件数量和因之而来的思维混乱。



贴士3:不要回复。


人们在讨论如何解决海量的电子邮件时常用到两个说法。一种说法是电子邮件将带来更多的电子邮件,另一种说法是费力处理含混或者无关的电子邮件是收件箱压力的主要来源。



根据作者提供的这三个方法,希望对你处理每天收到的大量电子邮件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准则4摒弃浮浅的全部内容了,一天的每一分钟都要做好计划,定量分析每一项活动的深度,向老板申请浮浅工作预算,5点半之前结束工作和变得不容易联系到。



结论


作者,在读研究生的时候,第一次了解到并开始着重利用深度工作这种技能,使他不用在工作日和整个周末加班(这在他的同学中是很少见的),还能每年都写出两篇同行评审的高质量论文(对于一枚学生而言,已经很了不起了)。


在麻省理工攻读博士后期间,在学术研究之外,还签了第4本书《优秀到不能忽视》的写作合同。


(来源:百度)


成为乔治城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后,虽然工作任务更多了,但是发表的论文数却提高到了平均每年4篇。


……


这些就是作者践行深度工作十多年来所取得的成绩。


作者在践行深度工作时坚定不移地坚持以下三点:


  1. 果决地拒绝耗时的约会,在办公室外更封闭的环境里工作。


  2. 在办公桌附近显眼的位置放上计分板,记下深度工作的时间。


  3. 在散步或者慢跑等空闲时间开始思索解决手头上的问题。



当然,深度的生活并不是适合所有人。因为你需要为此付出艰苦的努力,从根本上改变你的习惯,这个走出舒适圈的过程注定是痛苦的。


但就像作者在书中最开始引用的一句话“我将活出专注的人生,因为这是最好的选择”。


我相信想要改变并开始行动起来的我们都会活出精彩的人生的!



写在最后:


絮絮叨叨地讲了那么多《深度工作》这本书里的内容,以及我的个人感悟,其实,我最想说的就是不管您是从事哪一行业的,我认为都有需要深度工作的时候,当您需要深度工作的时候,希望您能做到远离手机以及各种会让您分心的东西,专心地工作,长此以往,我相信您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现在有很多很多非常好的自我管理、时间管理的APP跟书籍,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时间管理,但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做下去,曾经有一位老师跟我说过一句话,想到跟得到之间还有两个字,那就是做到,我一直记到现在,希望能与君共勉。


读完卡尔·纽波特的《深度工作》之后我开始践行适合我的深度工作了,你呢?




END

我是“弯迅读书”的小米饭,喜欢读书、喜欢写东西、喜欢用相机记录下生活里的点点滴滴,以上就是我读卡尔·纽波特的《深度工作》这本书读出来的、想要跟大家分享的,如果您也读出些什么,想要分享些什么,请在留言区留言,我们坐下来好好聊一聊。

你可能感兴趣的:(天天加班熬夜,却没有什么工作成果?你需要更专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