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起舞

作者:秋风宜人

很多人爱看小说,我也是小说爱好者,从小就爱看。常说:久病成医,久看成文。以前从未写过小说,虽然接触的不少。只是来才开始写,所以要说起关于写小说的理论,根本是马尾(yi)穿豆腐——提不起来。

之所以写这篇文,源于昨晚几位简友,在我的小说《老瓜皮》中的留言,大意是:我很好奇,你怎么对赌鬼如此了解,活脱脱笔下生花,把人都写活了,太有意思了!还有一位简友说,应该再来一篇,老瓜皮在你笔下太惨了!我想了想也有道理,计划再续一篇。

听人劝,吃饱饭,既然友友们喜欢,我就写呗,不就是损失点儿脑细胞吗?今天咱就拿《老瓜皮》说事儿。

说起这篇小说,我感觉并不是多好,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也受到简友们的捧场,给我很多的鼓励,在此谢过!农村里很多人没事就爱赌博,尤其过年的时候。我很讨厌这些人,因为赌场很不出息人。写这篇的目的也是唤醒大家的意识,远离赌场。

我村曾经有个小卖部,那里就是名副其实的赌场,后来被抓了赌,也就停止了。那里男女老幼都有,大钱小钱都玩儿,大到几千元,小到一二百。有时候到小卖部买东西,就会看到一个赌鬼。那人六十来岁,靠捡拾废品度日,穿得脏兮兮的。每当卖完废品回来,就把车子一靠,到赌场里玩,不把兜里的钱输干净是不会走的。

我就想,这赌鬼真的是恶习难改啊!辛辛苦苦捡废品卖俩钱儿,都输光了,这叫啥人呢?可怜!可恨!我就注意观察,看他如何赌。这人就是我小说里的原型。所以说素材来源于生活,一点儿都不假。

但是写小说,要想把人物写的有立体感,画面感,也就是把人物写活,就要把不同人物的特性,集中到一个人身上。也就是我曾经说的,可以是北京人的脸,上海人的衣服,深圳人的鞋子。比如小说中丢牌的情节,就来源于两个真实的人物。一个是打麻将,因为是自摸,所以很激动,把那张牌一摔,那张牌蹦起来老高,就是找不到。结果,这把牌算输,包赔大家的损失。过后才从帽子里找到,很可笑。

另一个人物,人们管他叫瓜皮帽,是个外村人。因为那人来赌钱,总是带着一顶瓜皮帽,戴个花镜。他在坐庄的时候,就如小说中所写,两眼望着屋顶,手里使劲儿摸牌,下面的人们就换牌,结果,那人来一次输一次,还天天来,真是赌性不改,输钱活该。

我把这两个人的特性,都按在了一个人身上,那人物岂能不鲜活?当然,要想把人物写活,素材很重要,那就要在生活中细心观察,要学会走心。

素材来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这大家都知道,如何高于生活呢?就要靠一些手法,人物才能活脱脱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看后,大呼过瘾。这些手法包括: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细节描写。如果能灵活运用这些手法,小说中的人物,肯定就跃然纸上,变得活灵活现,就好像在文字中起舞。

比如小说中老瓜皮的眼神,摸牌的动作,语言,还有找牌时的心情等等,一切都是为了塑造赌鬼这个形象服务。

这些塑造人物的方法,说起来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讲清的,主要是多看、多学、多揣摩、多练笔,就会融会贯通了。本人也是初学乍练,请各位读者休要见笑,有不妥之处,敬请更正!也算是回答了那位简友的疑问。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文字中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