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来,我发现,许多人读书、学习时,总会有三个特点。
1)追求「收集」。如获至宝地收集各种现成的笔记、参考材料,虽然很可能收藏了就永远不去看。
2)追求「浓缩」。比起读书,更青睐各种「一张图讲透一本书」「5分钟讲透一本书」「一篇文章讲透一本书」。
3)追求「简化」。越通俗易懂越好,越简明扼要越好,能看故事就绝不看论述,坚决不多花一点脑力。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什么现象呢?一方面,读者大肆追捧各种辅助工具,比如思维导图、书籍导读、干货提炼、拆书笔记、听书音频……恨不得把读完一本书的时间,从几周,缩短到几天、几个小时、乃至几分钟。另一方面,各种贴心的知识产品大行其道:7天认识一个行业,一本书讲透一个领域,每天5分钟学会一个知识点,用碎片时间提升自我,用故事帮你理解一门学科……琳琅满目,数不胜数。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能够帮你「省时间」「省脑力」。但真的如此吗?试着从下面两个场景回思考,你更喜欢哪一种?
1)你读完我的文章,关掉页面,在大脑里回忆「这篇文章写了什么」「我刚才看了些什么」「我得到了什么」。
2)你读完我的文章,末尾有一张脉络图,为你梳理了这篇文章的知识点、结构、逻辑脉络。你一边看着这张图,一边根据它去回忆:这篇文章讲了什么?我学到了什么?
毋庸置疑,一定是后者,对不对?不少读者希望能够在文章末尾,加一张脉络图、框架图,梳理一下文章的整体结构。但你会发现,几乎没有哪位作者会这样做。这是为什么呢?很简单:这样看起来高效、省力、方便,但实际上,它对你理解和内化知识,是没有帮助的,反而会起到负面作用。这就是许多人对学习最大的误解:我们总希望,阅读、学习,能够更轻松,更省力一点,但事实上,我们学习的效果,跟省力的程度,基本是成反比的。
像现在这种知识服务、知识产品的风行,会产生什么结果呢?仿佛一夜之间,大众的智识水平和认知水平直线上升,各种「XX模型」「XX理论」「XX效应」到处可见,每个人都能聊上几句。但是,我们真的「懂得」这些知识吗?然而我发现,这些知识的认知只停留在「字典式认知」的层级,甚至有非常多的错误和缺漏。什么叫「字典式认知」呢?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停留在「识别」的程度,就像字典: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它的解释是什么,一句话讲完,没了。但更重要的是什么呢?它的来源,它的用法,它的发展脉络,它的应用场景,它的相关研究、讨论,以及,透过它,我们可以联想、整合起哪些相关的知识,构筑成一个更大的什么框架,等等。这些,永远不会存在于「每天5分钟,一个知识点」「一张图讲透一本书」这些「知识产品」里面。
最根源的问题就在于:读书的关键,永远不在于「读」,而是在于「想」。简而言之:你花费多少脑力,能够获得和巩固的知识就有多少。费尽心思去省时间、省脑力,结果就是,得到的收获等比例减少。按照记忆效果排序,最差的是再认,其次是基于线索的回忆,最佳的是没有任何线索的自由回忆。什么意思呢?读完文章之后,关掉页面,回忆「我刚才看到了什么?」就是一个自由回忆。依据脉络图,去把其余部分补充完整,就是一个线索回忆。而让你做选择题,问你:这几个选项,哪个是作者的观点?哪一个在文章里面出现过?就是再认。哪一种做起来最轻松、最不费脑子、最省时间?肯定是再认,然后是线索回忆,最后才是自由回忆,对不对?你会发现:这三种策略中,最省力的做法,效果最差;最麻烦的做法,效果最好。原因很简单:我们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取决于什么呢?取决于大脑认为「它是否重要」。
如何才能让大脑觉得一个知识重要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去「想」。绞尽脑汁,千方百计,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想」,去围攻它,把它拆散了,再重新组装起来。正是这个「拆散了再组装」的过程,把我们学到的知识点,牢牢地「嵌」入我们的大脑里。但这个过程是需要消耗大量脑力的,它一点也不轻松,相反非常辛苦。正是你投入脑力的程度,决定了你透彻理解、掌握和内化一个知识点的程度。所以,你读再多的干货,看再多的笔记,不动脑,也是没有用的。
学习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为什么这么说呢?人性永远是趋利避害的。我们总是追求简单、省力,但如果遵照本性,我们就无法得到真正的提升。更有效的做法是什么?是去引导自己的大脑,把「动脑」变成一种乐趣。我们知道,学习可以分为这么一个流程:输入 → 处理 → 输出。无效的学习是什么样呢?大量吸收碎片信息,然后囤积在一边,不去管它,更不去输出,把大脑变成一个仓库。
有效的学习是什么样呢?不去追求量和「省时间」,而是构建一套有序、良好的处理流程,把得到的信息拆散重组,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输出、落地,让每一个输入都走一遍流程。
基于这个框架,我想再和你聊聊一些常见的问题。
1.做笔记就是摘抄和复制粘贴?实际上,有大量研究表明:单纯重复是效果最差的学习方法。单纯重复只能在短期内提高「熟悉程度」,对形成长期记忆几乎没有帮助。原因很简单:摘抄、复制,是最省力、最不过脑子的做法,它可以令你感到很舒服,但它本身不经过大脑加工,所以对于内化和巩固知识点,起不到任何作用。摘抄和重复,会在短时间内造成一种「熟悉感」,大脑最不喜欢「熟悉」。一遇到熟悉的东西,大脑就会想避开它,尽量腾出认知资源。有多少人就是这样,做了几千条笔记,一直放着积灰,从来都没有翻看过?更好的做法是什么呢?我们叫做「深度加工」。最简单的方法,也就是我强调过无数次的:用自己的话去表述。不要小看这个做法,单单只是这么一个改变,就能显著地提高你的学习成果。最后提一下:单纯重复、背诵,不能说完全无效,但性价比非常低。一个简单的问题:你小学、中学时要求背诵过的文章,现在还能记得多少?
2.读书最重要的是记住书里的内容?在信息检索和互联网如此发达的当下,「记住」大量信息,是一种对资源的浪费。再者,大脑天生也不适合记忆,它的储存能力虽然非常强,但提取能力和处理能力极其有限。那么,我们要去「记忆」的是什么呢?是关于知识的框架和位置。重点在于:你的脑子里要有一张网络,对于每个知识点,有明确的位置。看到它,你能迅速知道它在哪儿、跟其他哪些节点有联系,这才是最重要的。大脑是用来思考的,不要拿来记忆。思考,就是把知识嵌入网络的过程。
3.读书一定要做「思维导图」?这是许多人爱用的做法。我见过很多所谓的导图,内容是什么呢?就是把一本书、一篇文章的目录画出来,把各个小标题、篇章结构画出来,完了。这有什么用呢?很多人会觉得,这样省力、省时间。正如前面所言,不费脑子的行为,往往都是无效的。实际上,真正有效的做法是什么呢?是两点:
1)立足于知识点,突破书的局限,用主题阅读把不同书里、文章里的知识联系起来。举个例子:关于拖延,可能有好几十本书都在讲,像《拖延心理学》《拖延方程式》《战胜拖延》……每本书的角度、内容都不一样,那究竟听谁的?当然是把这些书都看一遍,找出他们的共性、差异点,再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对「拖延」的认知。这才是有效的学习。
2)不要太注重书籍、文章的「结构」,而应该去探寻它们背后的逻辑脉络。你要寻找和思考的,应该是:这个知识点是怎么得来的?它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它跟其他知识点有什么联系?还是那句话,工具本身并不重要,能够良好地使用工具、达到我们的目的,才重要。
4.读书一定要把整本书一字不落地读完?实际上,把整本书一字不落地读完,是一件非常低效的事情。当你开始接触一个领域、一窍不通的时候,找到一本很好的基础教材,从头到尾啃一遍,是一个必经之路。当你入门了,知道这个领域的范式和术语了,基本就可以抛弃这种做法。一定要带着问题去阅读。「遗漏信息」也是一个无谓的担心。跳读和略读,并不意味着你只能从头到尾读。打散作者的结构,以自己的框架、逻辑线为主,这样,才能从作者的行文之中,去找到有价值的内容。你还能进一步发现,作者的思路是否合理?逻辑、论证是否严密?而不会自始至终跟随作者的思路,完完全全被「洗脑」。
最后,总结一下:学习是反人性的,也没有捷径,一切试图绕过障碍、不费脑子的做法,只是在麻痹自己,给自己以幻觉。我们能做的,是正面学习的困难,并把这种困难,变成一种乐趣,让「动脑」成为一种本能、习惯和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