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同理心,大家并不陌生,就是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其实这也是我们人人都具备的天生的共情能力。
比如,小婴儿被焦虑的妈妈抱着的时候,就会无缘无故的哭闹不止,因为共情能力是天生的,小婴儿能感受到妈妈的不良情绪。
再比如我们在看电影时,看到某一个恐怖场景,自己也会紧张害怕;球迷们看电视里面的足球赛,也会跟着球员手舞足蹈。
很多教科书上对同理心和共情都有一些的解释和对比,但是我认为说到底同理心的本质就是共情。
上世纪9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功能。
什么是镜像神经元呢?
比如说当你打开一本书时,大脑中的某一组神经元会被激活,而当你看到别人打开一本书时,你大脑中的同一组神经元同样也会被激活,就像你自己打开书是一样的。
科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镜像神经元,也就是说神经元的反应就像照镜子一样。这就是人们共情能力的根源。
但是很奇怪,我们这种天生的能力正在逐渐的被边缘化,不管是商业活动中,还是在生活中,人们好像永远都是匆匆忙忙的,没有认真的去同理他人。
特别是在彼此的沟通中,因为没有用同理心去倾听,结果就会忽略情绪或语言背后的感受和需求;因为只关注对方的情绪,只看到对方表达出来的字面意思,结果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
那么在沟通中,用同理心倾听,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的第8章的内容告诉我们,同理心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力量。同理心具有疗愈作用,让我们敢于呈现脆弱;同理心能够平息潜在的危险;同理心可以理解拒绝和沉默背后的需要。
这本书的作者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他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做出了突出成就,他发现了一种和谐的沟通方式,并取名为非暴力沟通。
马歇尔博士认为,在沟通中倾听很重要,通过倾听可以理解对方的观察、感受、需求和请求,而在倾听中,同理心最重要。
01、同理心具有疗愈作用,让我们敢于呈现脆弱
很多时候我们在与人沟通中会莫名其妙的受伤,这时候最好的疗愈方法,也许就是有个人能够倾听我们的述说,只要倾听就行,其实并不需要他人给出建议。
过去我在这方面有很大的误区,我有时侯怕别人来找我诉说,因为我觉得我给不出别人什么建议。现在我明白了,其实我们只要带着同理心去倾听,就可以疗愈他人。
作者的老师卡尔·罗杰斯是这样描述同理心对人的影响:“如果有人真的听到了你的心声,不对你评头论足,不试图为你负责,也不想改变你,这多么美好啊!……当得到人们的倾听和理解,我就能以一种全新的眼光看世界,并继续前进。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原本看似无解的问题因此有了解决办法,千头万绪的思路也会变得清楚分明。”
在这里,其中还有一个关键,那就是用同理心倾听,尽力理解对方的感受和需求,并将自己理解到的内容,用问句的形式向对方表达出来。在一步一步得到对方确认的同时,对方的情绪也得到了修复。
另外当带着同理心,倾听他人的时候,也希望对方能够同理到自己,所以这时候,我们就会敢于呈现自己的脆弱。
书中有个案例,作者在与一群帮派成员的对话时,一开始气氛非常紧张,帮派成员的态度也很恶劣。作者就是从坦露脆弱开始的,他对他们说,我感到难过,我希望得到更多的尊重。接下来不论这些帮派成员说什么,马歇尔博士都可以把这些话翻译成人类共通的语言——感受和需要。逐步地马歇尔博士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和接纳。
同理心的基础就是我们人类共通的人性。比如:在相互依存方面,我们都有接纳、亲密、体贴、欣赏、安全感、诚实、尊重、信任、温暖等等的需要,这些都是人类共通的。所以作者说,我们越是能够与他人的感受和需要相连,就越不害怕袒露自己。
02、同理心能够平息潜在的危险
同理心,还有一个很神奇的力量,那就是化解危机。正是因为人们的需求是共通的,所以当我们面对歹徒的时候,要看到危险局面的背后歹徒的需求,在紧张的情景下,如果能够同理对方,或许可以避免潜在的暴力。
书中有个案例,放学后,一位年轻的女教师,为了给一位学生补课留了下来,突然一位陌生男子闯进了她的教室。
年轻男子:把你的衣服脱掉。
老 师:(注意到这位男子正浑身颤抖着)我感受到你非常害怕。
年轻男子:妈的,你没听见我的话吗?快脱了你的衣服!
老 师:我感受到你现在非常生气,你想让我按照你的话去做。
年轻男子:没错!你如果不想受伤,就马上照着我的话做。
老 师:我想请你告诉我,除了伤害我,是否还有其他的方式来满足你的需要。
年轻男子:我说了,把衣服脱了。
老 师:我听得出来你很想要我这样做。同时,我希望你知道我有多么害怕、多么难受,如果你愿意离开这里而不伤害我,我会非常感激你。
年轻男子:把你的钱包给我。
这位教师立刻把钱包递给年轻男子,就这样女教师躲过了强暴。
从前面的对话可以看出,女教师一直在同理他,并且一直将同理后理解到的内容表达出来。
后来,女教师回忆道,当她每次同理这个男人时,都能感受到对方不再那么坚定地想用强暴的方式来达到他的目的。
另外作者还提请我们,在一个愤怒的人面前,绝不要说‘可是’‘但是’,这样会激怒对方,让形势向更紧张的方向转变。
当然,在面对危险的状况时,我们还是首先要保护自己,避免正面冲突。而一旦发生正面冲突是,用同理心发现对方隐藏的需求,并复述对方的需求,无疑是一个稳住对方,拖延时间,等待时机的最好办法。
03、同理心可以理解拒绝和沉默背后的需要
我们在与人沟通时,往往最害怕的就是被人拒绝,当别人拒绝我们之后,我们会自动地脑补很多事情,比如他是不是对我有意见,我是不是哪句话得罪他了。
非暴力沟通告诉我们,不要纠结对方的态度和“拒绝”本身,而要同理对方,了解对方拒绝背后的需求和感受。当真正了解之后,我们会发现,原来对方所想的和我们所理解的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
比如书中有个案例。作者想请学员们去吃冰激凌,其中一个学员立刻表示“我不想去”,经过作者一步一步的同理她,原来她不是不想吃冰激凌,也不是拒绝老师。她只是担心,大家在一起说话时,老师会批评她的讲话方式。当作者向她保证,在公共场合不会评论她的沟通方式时,她和大家一起享用了冰激淋。
看到了吗,这就是同理心的力量。所以,当遇到别人的拒绝时,不要想当然,而要去同理他。
另外,在沟通中还有一种让我们比较尴尬的情况,那就是对方没有反应,不知可否,保持沉默。
对许多人来说,在面对他人沉默时,仍然去同理对方是很难的。尤其是当我们已经表达了内心深处的脆弱时,更想得到他人的回应,而当得不到回应时,我们那个善于捕捉消极信息的大脑,就会开始制造想法了,很容易把事情往坏处想。这时要保持警觉,不要让大脑把我们带偏了。
总之,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同理心倾听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