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

  我很喜欢Paul Tillich对独处的解释:【独处】一词,表达独自一人的怡然自得。

    喧嚣纷杂的世界里待久了,越长大越讨厌。

原以为自己已经习惯了大家庭生活,可年纪大了却喜欢时常把自己关在属于自己的空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在三楼我有一间小小的属于自己的空间,自己喜欢抄经、练习书法和弹弹琴。为了不被打扰,所以创造了一个独立世界,在那里,我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可以解除情绪勒索,不想被所有的压力压榨唯独的自己。里面只有简单的几件东西,但最常用的就是那张书桌。堆着一本本的心经和厚厚一沓书法纸,这些里面藏着我的心,那颗宁静的心。保留着我的温度,那颗心沉稳跳动的温度。后来买了张舒服的椅子,半窝在椅子上慵懒的喝着咖啡,或在电脑上播放舒缓的音乐发着呆。

    生活里大大小小的事,大家互相配合,互相妥协。抹杀了原本属于自己的思维。也找不着真实的自己。以前大部分的时间和空间都给了家人。世俗的责任把自己变成了一个骗子。以前最多的空间都是在厨房,为一大家子人从早忙到晚。

    记得很多年前,我还没有独立空间时,回到家都是家人和电视的声音。有一次家人们全部去北部旅游,那天下班回到家空空无人,有些不习惯,却又有一种说不出的放松。大大的客厅里,我静静地眯着眼在沙发上半躺着,那是自结婚以后一种久违的自在。突然想到什么,找到遥控器,搜索自己一直想看的影片,从柜子里找来各种零食:花生,瓜子,苏打饼干…

    没有人打扰,随着剧情的起伏大声狂笑,或稀里哗啦的大哭,擦鼻涕的卫生纸可以随便扔,哭完继续磕着垃圾零食,躺着看,做着看,那晚我做足真正的自己。客厅虽然被我弄得乱七八糟,可是我心里是开怀的。第二天是假日我关掉手机继续如此的废爽,那种放肆的感觉有时候想起来也还会乐。不用在乎其他人的感受,也不用憋屈。平常大家都在的时候,一个电视不够抢,放弃的那个人永远是我。

    大人潜意识里的心里归属也很需要。以前因为照顾婆婆的感受,不敢去过度奢求,承受的压力得不到释放,某些形式上的东西,比如礼物带来的只是短暂的幸福感,没有永久的稳定感。先生送的名牌包包和珠宝等算是认可和鼓励。但岁着年数的增长,更加需要简单和纯粹。婚后的家却带给我另一种焦虑和抑郁。家的灯火和人味儿固然重要,但偶尔在黑暗里检视自己的灵魂,或许透过窗户才能发现满天星辰的美。

  有一年夏天的晚上和先生吵架,不想待在散发着他的味道的卧室,便自己独自跑到海边,坐在石头上,望着遥远的海的另一头的家乡的方向。思绪飘的有些远,泪水也没有底线的流。许久,海风吹乱了我的头发,我没有避开,反而开始喜欢风的肆掠,闭着眼,鼻子深深吸了口气。享受着那份片刻的安静。忘记了不愉快,听着海浪声冥想,难得的独处,有种不可言语的和谐。从此我爱上了海,偶尔便带杯咖啡和点心,独自坐在海边享受那份美好和知足。

    数位时代的发展,给了人们很多消遣的东西,在这个时代成长的孩子,随时随地都回应着外界的刺激,痴迷于其中。让我们的时间和大脑遭到某种程度上的绑架。接受一些破碎零散的信息。思维也跟着混乱。比如健康饮食与运动类五花八门,对或不对,适合或不适合增添了我们选择困扰。尽管如此,谁又能没有网络呢?

“宅男宅女”也不是新鲜词儿,或褒或贬,都是数位时代的产物。我个人认为宅和独处本质上区别很大。虽然都是在自己的小空间里度过,但一旦沉迷于各种游戏或被牵制的活动,便是一种恶习。会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和习惯,从此低迷,隐晦不明事理,失去生活的能力。所以我时常提醒身边的年轻人,可以偶尔宅,要宅的有品质,更不要腐。

我觉得我们这代人的义务,有必要替年轻人去分辨和过滤一些不必要的过分的网络绑架。带着他们离开手机屏幕,学会自己思考并和自己对话,正面鼓励他们生活多元化。

    毕竟独处是随着年岁的增长和社会经历后才有的想法,所以有必要及时给身边人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独处空间。愿众生都能怡然自得过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独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