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通过笔记将写作变得水到渠成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阅读和学习的时候会有一些不想忘记的内容和想法,如果没有及时的记录下来,它们很快就会被忘记。

好的笔记不仅可以巩固我们的记忆,在写笔记的过程中还可以很好的感知到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了这个知识,而且在下次查看的时候可以帮我们快速地找到重点,这样就能够节省重读的时间。

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可谓好处多多,但做好笔记可是个技术活。

我们大多数人记笔记的方式都是在喜爱的句子下面划线、在空白处写评论、把不想忘记的东西摘抄下来;整理笔记的时候将它们分成不同的主题、主题下又分很多个子主题,甚至用单独的文件夹来存放单个主题的笔记。

可是这样有个问题,当我们的笔记积累得越来越多时,我们就越难找到当下需要的那条笔记。

拿我自己以往的笔记来说吧,在我需要素材的时候很少翻看笔记的原因就是:花费太多时间去找到合适的那一条,还不如直接用网络搜索。网络搜索也有弊端,我们的注意力总是容易被其他不相关的内容吸引,也很浪费时间。

这种知道笔记好但又在需要它时派不上什么用场的状态持续了很久,知道我遇到这本《卡片笔记写作法》。

提到卡片笔记,就不得不说说这位以学术高产著称的德国社会学家——尼克拉斯·卢曼了。

卢曼是20世纪德国最重要的社会学家,他在30年间出版了58本著作和数百篇文章,这些著作有许多都成为了各个领域的经典之作。

卢曼取得如此成就并不是因为他拥有很好的资源。他原本只是一个做着普通公务员的酿酒师的儿子,由于他不喜欢这份工作,就找了个借口辞职在家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哲学组织理论和社会学内容。

后来在他没有任何学位、也没有写过任何论文的情况下,当时颇具影响力的社会学家赫尔穆特·舍尔斯基读过这样一个外行写的手稿之后,建议他去新成立的比勒菲尔德大学担任社会学教授。

卢曼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博士论文和特许任教定职论文(这是欧洲国家的最高学术要求,前提是已完成博士论文,且已有学术著作出版)。不久后他就被选为比勒菲尔德大学的社会学教授,并终身担任这一职位。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是什么让这个半路出家、靠自己自学成为著名的社会学家,还写出许多且经典著作的呢?

德国社会学家约翰内斯·F.K.施密特对此做了大量研究后得出结论:卢曼的强大生产力来自于他的卡片盒笔记。

卡片盒笔记具有如此强大的能量,那什么是卡片盒笔记?它为什么能够产生那么大的能量?应该怎么用它来帮助我们学习和写作呢?

什么是卡片盒笔记?

简单来说,卡片盒笔记就是将笔记用自己的理解和语言以卡片的形式记录下来,然后在相关联的笔记之间添加链接,使之形成想法集群。当盒子里的卡片笔记足够多时,这些想法就会形成一个知识网络,新的知识会融入进旧的知识,新的想法还常常会与已有的笔记之间产生更多的领悟和灵感。

《卡片笔记写作法》的作者申克·阿伦斯在书里将卡片笔记分为了三类:闪念笔记、文献笔记和永久笔记。

闪念笔记就是将那些一闪而过的念头和想法记录下来,包括灵感、看到或听到某件事所产生的感触、一个新的念头等等。往往就是那些稍纵即逝的想法和灵感最有价值,但偏偏它们又最容易被遗忘,所以一定要及时记录下来。闪念笔记不需要很精确,重要的是记录下来。闪念笔记需要定期整理,最好是养成每天都整理闪念笔记的习惯。

文献笔记就是记录你不想忘记的东西笔记,可以是某本书里你觉得很有意义的话、影视剧里某句触动你的台词、名人名言等等,也可以是你觉得对你来说有用处的研究文献报告。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这些你不想忘记的东西记录下来并定期回顾以便加深记忆。

永久笔记实际上是一种将新知识和旧知识链接起来的知识网络集群,它最主要的作用是在需要某一领域的知识和素材的时候能够快速地找到它们。要让它形成网络集群,就需要思考目前的这条新笔记与之前已有的笔记有何关联,严格来说,永久笔记的作用不是为了收集信息,而是为了延伸出新的想法和论点。

卡片盒笔记与传统笔记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依赖一种非线性的方式存储和组织知识,在扩展记忆的同时生成新的想法。写卡片笔记的过程就相当于给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了一次升级,因为它最重要的不是记录,而是思考。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卡片盒笔记为什么能让学习和写作更高效呢?

1、写卡片笔记可以提升记忆

人的记忆有两种基本的机制:存储和提取。认知科学家比约克经过大量的实现研究发现:记忆存入大脑时越容易,提取出来就越困难。

反过来说,就是记忆存入时越困难,提取出来就越容易。写卡片笔记的时候需要认真思考后用自己的话写出来,这样就是增加了记忆存入的难度,它们在脑海里的记忆深度比划线或摘抄要深刻得多,自然不容易忘记。

2、写卡片笔记有助于真正理解

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曾经说过:“只有在能够对某件事情进行科普演讲时,才能确定自己对这件事完全理解了”。

费曼的意思是:如果你还不能将学到的新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就证明你还没有彻底理解它。

写卡片笔记的时候,写的过程就是梳理思想的过程。那位十分高产的社会学家尼克拉斯·卢曼也说过:“不写,就无法思考”,只有将脑袋里的东西写出来,再以读者的身份审视它,才能发现这个知识点是否真的理解了、说透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3、写卡片笔记可以解放大脑

虽然目前的研究对人类长期记忆的能力看法还不一致,但心理学家们对短期记忆容量有限的看法是一致的。短期记忆会占据宝贵的大脑资源,直到被遗忘,它要么被新的短期记忆取代,要么被转移成长期记忆。

根据“蔡格尼克效应”所说:我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那些还未完成的任务干扰,那么,想要将注意力放在一件事情上,就需要先将未完成的任务做完。

可问题是,我们没可能在一次把所有的任务都做完。作者申克·阿伦斯在书里给出了方法:“借助可靠的外部系统”,给大脑释放更多的空间来集中注意力。

这里所说的外部系统,就是卡片笔记系统。将未完成的任务记录下来,让大脑相信稍后这些未完成的任务会被妥善处理。如果我们每次都能好好处理那些未完成事项,大脑就会认为我们是可靠的、可以信任的。这就是拥有“平静如水的大脑”的秘诀。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申克·阿伦斯在《卡片笔记写作法》里说:“成功的写作策略和不太成功的写作策略之间真正的区别在于——笔记做得好还是不好。”

卡片盒笔记法能够帮助我们轻松高效地写作,我们如何才能做好卡片笔记呢?

首先,是要用自己的语言阐述。

卢曼对写卡片笔记的建议是:简要描述文本的主要观点,而不是收集引文。这样做既可以保证自己完全理解了新知识,又可以简化笔记内容,因为当笔记越来越多时,只有简要明了的笔记才能够引起我们重读和复习。

简要描述的同时还要注意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假定面向的读者是不知道原文背景、对文本背后的思想也一无所知,因为不久之后,我们自己也会对此遗忘到一无所知的状态。既要简要描述又要清晰明了不容易做到,需要我们多多练习。

其次,是要注意笔记的标准化。

标准化的笔记格式能够让我们把新笔记放在盒子里的任意位置,也可以添加至多个上下文中,更重要的是这样做可以用一种创造性的方式把笔记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和组合,这种比较、组合的过程经常会产生更多新的想法和灵感。

卢曼的经验是使用A6大小的卡片来写笔记,我们如果是用软件来做卡片笔记,每条笔记的内容最好不要超过手机的一屏,电脑的话最好是不需要翻页。

有了格式的限制,我们就比较容易做到在每张卡片上只记录一个知识点或想法,这样才能让我们更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可以舍弃的。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然后,是要思考将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关联。

卡片盒最强大大的作用就是将想法链接成网,让新的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进行对接和重新组合,所以我们拥有的信息越是互联互通,写作或学习时就越容易。

要让知识信息互联互通,除了在写完一条笔记之后思考它与哪些旧知识有关联,还要把它们链接在一起,方便以后查找取用。卢曼的方式是给笔记编号,然后建立索引卡。现在已经有许多软件都支持链接的功能,我们可以直接在笔记中添加链接,也可以用给笔记设置标签、建立索引的方式。不必纠结使用哪种工具,工具只是我们用来达到目的的一个路径,自己用得顺手就好。

最后,养成习惯。

目标只能决定我们短时间内的行为,而习惯可以决定我们一生的成就。

培养一个新习惯并不容易,作者在《卡片笔记写作法》里也给出了很好的建议:不要试图一下就把旧习惯改掉,也不要完全依靠意志力逼迫着自己去做,最好的办法是有策略地建立新习惯,让它逐步取代旧习惯。

严格来说,《卡片笔记写作法》不是一本教我们如何写作的书,而是一本教我们如何通过卡片笔记的积累,让写作这件事变得水到渠成的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通过笔记将写作变得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