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道而行即行于布施白话道德经第三十四章(上)

顺道而行即行于布施白话道德经第三十四章(上)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道德经》暗藏先天八卦的精神,如上一章所述,乾对“寿”,兑对“明”,离对“强”,震对“志”,巽对“智”,坎对“力”,艮对“富”,坤对“久”。乾、兑、离、震讲得是动之因始,巽、坎、艮、坤讲得是行之功果。因始为阳,功果为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一章就是把先天八卦回归为阴阳,从阴阳角度描述“大道”的运行。


“道”之阳即发散,就像太阳发出光与热,将阳光铺洒大地,就像喷壶喷出的雾状水珠,水被打散了方能均匀的铺洒开来。这铺洒之状、发散之功便源于“大道”之阳,所以“大道汜兮,其可左右”,“汜”,泛,广泛、普遍、处处皆是,“大道”发而散,散而泛,遍布周身,“左右”皆是,上下皆有,前后皆存。


同时,发散还意味着大而化小、小而入微,就像太阳的光热要以波粒的形式温暖万物,光太集中了,万物就烤焦了(比如放大镜聚光);又如细雨方可润物,暴雨则易成灾厄;再如汤比肉好吸收,肉糜比肉块好消化。所以,只有小了,才好吸收,只有细了,才能浸入,只有微了,才不会造成伤害。这就是“衣养万物”之法:散而泛,平等而无偏,散而小,润物而衣养。平等、无偏所以“常无欲”,润物、衣养所以“可名于小”。因“无欲”而“不为主”,因“小”而不自以为“大”。以上即“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的释义。


阳为动之因,行之始,如上一章所说,发于信(兑),成于意(离),始于志(震),即“发散”之发,如鱼为“发物”,发故而“散”;若春为发陈,万物俱生,生故而“动”。“散”则散“布”,如太阳发光而普照;“动”则有“施”,如施为、施行。一“发”一“动”,一“布”一“施”,即为布施。


“布施”既要有“散”之状,即无有差别之散“布”,无有差别自平等;“布施”又要有“动”之行,行方有施者与受众,施与受若力之相互作用,一推一反,一来一去,自然而然,如《金刚经》所言:“行于布施”。所以,布施在布,布即平等;布施在施,施即施行。所以布施的重点不在于“给予”,而在于行动中自然而然的施予受众。


布也好,施也好,散也好,行也罢,都是“大道汜兮”的总结,都是“道”阳之自然要求。所以布施,源于“道”之阳,源于阳之“发散”,源于阳之“行动”。


因为顺随“道”之阳,阳散而布,布而无有差别,无有差别即平等,平等自无相,就像太阳之光,不因山高而不照,不因海深而不耀,所以布施必然无相,无相强调的是“布”的状态,描述的是“施”之方式。


因为顺随“道”之阳,阳散则分,分则化大为小,所以行动不恶于小,布施不厌于细,小方能入微,入微方称之为“润”,润方可无声,无声方可无为,无为而无所不为。无为是布施的方式方法,以最微妙的方法产生最大的功效,以最微弱的力道产生最好的功用,故能“衣养万物”。


因为顺随“道”之阳,阳为刚,刚而有志,阳为强,强而“强行”(上一章),“有志强行”而发大勇猛,故行当无惧,布施当无畏。


因为顺随“道”之动,所以客观,“常无欲”,亦无所私,行则自然,动则守规,所以布施必然客观随顺,随顺自然之因缘,事来则应,事去则往,不攀缘,不附会,不强给,不硬塞,行而有时,动而有机,相机而动,相机而施,布施而自然。


因为顺随“道”之行,行当力行,力行当“有力”(上一章),“有力”需自强,如乾卦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自然强健。阳外发而散,散而空,空而有(就像呼吸,气吐尽了,自然就吸进来了),有则“自强”,散而不竭,“自强”而“不息”。所以布施,无畏散尽,自然有益;无畏自弱,自然自强;无问施之多少,受之亦有多少;不问结果,自有果来。


所以,顺道而行,自有功德,行于布施,自有果报,功德果报为何?即“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大为功德、为福德、为果报、为智慧。(详见下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顺道而行即行于布施白话道德经第三十四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