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幼儿社会性发展
1、道德认知发展
2、社会性行为发展
3、性别角色社会化
4、同伴关系
五、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1、幼儿道德认知发展
道德发展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方面。
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的研究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按顺序分为三阶段:前道德+他律道德+自律道德。
1)前道德阶段(1.5-5岁):对引起事件的原因没有清楚的认识,只接受行为结果的支配。
2)他律道德阶段(5-10岁):又称道德实在论阶段,受权威的标准支配,认为规则是不可变的,根据行为的结果判断行为。
3)自律道德阶段(10岁以后):又称道德相对论阶段,认为规则是经过协商制定的,可以改变;判断行为时,不仅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的动机。
幼儿期是为道德发展打基础的时期
2、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1)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是针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环性行为。
1)侵犯行为理论:
1.1 本能论:弗洛伊德,死本能,追求生命的终止,可转化;劳伦兹,战斗本能;社会生物学家,为增加基因传递的可能性。
1.2 新行为主义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儿童攻击性行为是通过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观察与模仿获得的;
”挫折——侵犯“假说,之前,挫折总是导致侵犯行为,攻击可以减少挫折的痛苦。
现在,攻击性行为与四个因素有关:受挫驱力的强调;受挫内驱力的范围;以前遭受挫折的频率;侵犯反应后可能遭受惩罚的程度。
1.3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儿童受到挫折或挑衅后的反应不仅依赖于情境中的社会线索,还依赖于个体对这种信息的加工或解释
2)侵犯行为的发展
哈特普研究表明3—6岁幼儿的侵犯行为随年龄增长,身体攻击4岁时达到顶点;对受到进攻或生气的报复倾向,3岁时有明显增加;随年龄变化身体攻击减少、言语攻击增多。
研究表面,男孩比女孩有更多的身体侵犯和言语侵犯。
3)影响侵犯行为的社会因素
1. 所生活的文化或亚文化的鼓励和宽容;
2. 家庭的情绪氛围;
3. 大众传播媒介。
4)侵犯行为的控制:
1. 消除对侵犯行为的奖赏和关注;
2.榜样和认知训练策略;
3. 移情训练;
4. 创造减少冲突的环境等。
(2)亲社会行为:指地他人或社会有利的行为及趋向
1)亲社会行为的理论:
1. 社会生物学,”族内适宜性“,牺牲个体以换取种族的生存。
2. 弗洛伊德,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基础,儿童认同父母的利他原则,并将其内化称超我;
3. 社会学习理论,重复得到强化的行为,而避免受到惩罚的;
4. 认知发展理论,认知技能影响亲社会问题的推认知的发展使得幼儿对亲社会行为的动机有了更深的理解。
2)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亲社会行为在幼儿期逐渐增加,6-12岁增长显著。
1岁以内的婴儿就出现分享、安慰行为;
2岁左右可以主动助人;
4-6岁儿童分享、助人行为都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7岁儿童能识别他人潜在的困难线索等。
3)亲社会行为的训练:
1. 对儿童进行角色扮演训练
2. 行为强化训练和自我概念训练
3. 榜样示范
4. 良好的社会氛围
3、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1)性别角色认同的一般概念
1)性别认同:是对一个人在基本生物学特性上属于男或女的认知和接受,即理解性别。
3-5岁正确说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5-7岁理解性别的坚定性。
2)性别角色标准:社会成员公认的适合于男性或女性的动机、价值、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等,反映了文化或亚文化对不同性别行为适地性的期望。
2-3岁的儿童已有性别角色标准的知识,比较刻板、不灵活。
3)性别角色认同:是对一个人具有男子气或女子气的知觉和信念。
4)性别角色偏爱:指对与性别角色相联系的活动和态度的个人偏爱。最初表现在对不同玩具的偏爱上。性别化过程中,男孩比女孩面临更大的社会压力。
2岁左右就能表现出一些性别偏爱,幼儿期表现出更多的与社会性别角色标准一致的行为。
(2)性别化的理论:
1)社会生物学理论:强调两性间发生学和荷尔蒙的差异的决定作用;
2)精神分析理论:与同性别父母认同的结果之一;
3)社会学习理论:直接训练与观察学习;
4)认知理论:依赖于儿童的认知发展。
伯姆认为,男子气和女子气属于两个分离的独立维度,人可以同时具有两性化特质,凡积极的有利于潜能发挥的行为模式,不论男女皆可追求。
4、同伴关系
(1)同伴关系的作用
1)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2)同伴交往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他人反应的机会;
3)同伴还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
4)同伴还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
5)同伴关系不良将导致社会适应困难。
(2)同伴关系额发展
1)婴儿期,社会交往非常有限;
2)从3岁起,儿童偏爱同性同伴;在3-4岁之间,依恋同伴的强度和与同伴建立起友谊的数量显著增长;
3)儿童早期的友谊一般很快形成,又很快破裂;
4)幼儿的友谊多半建立在地理位置接近、有共同的兴趣和喜爱的活动或者拥有有趣的玩具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