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岁的你,一定要学会这个方法,悄悄拔尖

文|白茶  ·  图|Pexels、网络

2020.6.7 星期天

一个钉子挤掉另一个钉子,习惯要由习惯来取代。

                                              ——伊拉斯谟


你好啊,我是白茶~

今天来聊点有意思的话题。

陶行知说过这么一句话:

“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思想是大脑对我们行动发出的命令,它总是控制着我们的行动。

而这行动一旦持续进行,日复一日,那便成了习惯。

杜克大学2006年发布的研究报告表明,人每天有40%的行为并不是真正由决定促成的,而是出于习惯。

比如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儿是做什么?刷牙洗脸?上课或者做作业时,总是中途拿出手机一顿猛刷?

或者在办公室工作时,在某个时间点,总忍不住吃个东西,玩会手机?

其实,这些都是习惯在驱使行动去做的。

很多时候,你认为是你自己驱使行动去做的事儿,其实都是由习惯代劳了。

你的行为只是本能随着习惯动起来。

可见,习惯在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好习惯,当然是我们成功路上指引的天使,那坏习惯呢?那将是引向黑暗的魔鬼。

正如培根所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坏习惯固然可怕,但要相信它是可控的。

当然,这决定于心的选择:要不要去控制它。


01

问问心:要不要去控制它


问问自己,是不是总是习惯对时间说谎。

昨天的你是否依然熬夜晚起了呢?

我们都知道熬夜伤身,损耗健康。每天早上晚起精神不佳时,就会埋怨昨天的自己。

“都怪昨晚又熬夜了,今天一定要早睡,坚决不熬夜。”

信心满满下定决心,结果一到晚上,依然变成夜猫子。

就像我一位朋友,最近经常休息不佳,每天晚上总是习惯性两点睡觉,问她为何不早点睡呢?

“手机太有吸引力了,控制不住自己。”

又比如减肥,这是人人都苦恼的事儿。尤其夏天到了,身上的缺点一下子暴露无遗,减肥就变成头等大事。

但往往事与愿违,计划跟实际总是成冲突状态。锻炼时常被疼痛、美食打败。

很多时候如果总是对时间说谎,将大量时间花在吃喝玩乐上,沉迷于娱乐游戏,反而将该做的事一天推一天。

久而久之,大概率最后一事无成。

如果不对坏习惯加以节制,刚开始时它不会立即显出它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流逝,最后它会加倍的反哺伤害回来,最终得为它的行为买单。

这样的自己,自己都会厌恶吧。

当你意识到要做这件不好的事时,不妨问问自己,真的想继续被它控制吗?

有机会控制并改变它时真的不想拥有控制权吗?

每个人应该都想变优秀,谁想庸碌无为啊。

那么这时你需要做的便是学会控制它,获得时间管理权。

将它替换成好习惯,利用好习惯驱动自己的行为。

严肃对待自己的时间,将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

你应该学会享受战胜自己的喜悦,它非常美妙。

一个优秀的人,背后总是离不开好习惯的推动。

那该怎么改变呢?

首先需要明白“习惯回路”原理。

接下来我分享《习惯的力量》这本书里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非常实用。亲测非常有效,开始上干货。


02

明白“习惯回路”原理


虽然习惯的力量很强大,但习惯本身也很脆弱。

一个坏习惯只要付出时间和努力,虽然改变的过程可能不会那么快,但总是能改变的。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每种习惯中发现了一种简单的神经逻辑回路,这种回路包含三部分: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

 1、第一步

存在着一个暗示,能让大脑进入某种自动行为模式,并决定使用哪种习惯。

2、第二步

存在一个惯常行为,这可以是身体、思维或情感方面的。

3、第三步

获得奖赏,这让你的大脑辨别出是否应该记下这个回路,以备将来之用。

是不是有点抽象,该怎么理解呢?别急,接下来我用一件事来解释给你听。

习惯暗示:

比如,在公司上班时,每天下午对着电脑画画画了三个小时左右,大概四点半,我就浑身不得劲儿,特别想起来走走。

于是拿着手机去楼道口或者去厕所待上几分钟(别笑,是真的)。

在这件事里,我浑身不得劲儿,然后看到时间看到桌上的手机,就是我的习惯暗示,暗示我暂时逃离座位,去其他地方放松一下。

惯常行为:

得到暗示后,我起来走走,去楼道口或厕所这个行为就是惯常行为。(看了这本书后,才知道这个惯常行为是可以改变的。)

获得奖赏:

我出去走走,获得的休息、放松就是给予自己的奖赏。

又比如你突然打开手机,一下子翻到微信聊天界面和别人聊天。

那么摆在面前的手机发出的滴滴声就是习惯暗示

打开手机在微信上和别人聊天就是惯常行为

和别人聊天获得的轻松、愉悦感就是给予自己的奖赏

在这个习惯回路中,也许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的习惯到底怎么形成的。

但一旦这些习惯被储存到大脑中,就会不知不觉影响自己的行为,而自己很多时候却意识不到这些行为。

当了解了这个习惯回路,就可以利用这个习惯回路改变习惯。

03

习惯总是能被改变的



我们知道,习惯并不能直接获得,它们都是经过日复一日,在长期不断重复的过程中被慢慢塑造出,并储存在大脑中的。

因此我们得明白这个道理:习惯不能被消除,只能被替代。

这时便可以利用替换机制,将坏习惯转变为好习惯。

我们通常无法识别这些慢慢发展的习惯回路,也看不到自己有可以控制它们的能力。

但是通过学习观察暗示和奖赏,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惯常行为。

这时需要运用书中提到的一个改变习惯的黄金法则:

改变一个坏习惯有用的方法便是保留它原有的暗示和奖赏,只替换掉原有的惯常行为

也就是用新的惯常行为取代旧的惯常行为,从而将坏习惯变成好习惯。

正如马克·吐温所说:

习惯是很难打破的,谁也不能把它从窗户里抛出去,只能一步一步地哄着它从楼梯上走下来。

因此,在这个习惯回路中,只需要用新惯常行为替换掉旧惯常行为,便可以用新习惯代替旧习惯。

这种黄金法则,只要暗示和奖赏不变,几乎所有习惯都是可以改变的。

当然,通常在准备替换掉旧惯常行为之前,还得明白两条基本规律:

1、找出一种简单又明显的暗示

2、清楚说明有哪些奖赏

只有清楚的知道这两条规律,才能将暗示和奖赏联系起来,这时大脑会出现一种潜意识的渴求,继续让习惯回路运转起来。

比如减肥过程中,面对一盘美食的诱惑,你可能不饿,但还是有想吃的欲望。

这就是在这盘美食的暗示下,激发了你的潜意识渴求。

只有渴求得到满足了,才会产生愉悦感。也就是这种渴求,驱动了吃这盘美食的习惯。

那么找到这种渴求,才能准确地找到对应惯常行为来替换旧惯常行为。

这种潜意识渴求与行为密切相关,只有将渴求与对应行为结合,才可以让新习惯更容易养成。

这一步做好了,那么接下来只需让新回路不停运转起来,将新习惯嵌入大脑。

04

具体应该怎么完成“替代过程”呢


该怎么完成这个替代过程呢?

第一步:找出惯常行为

找出你经常干的那件事儿,也就是找出你想改变的那件事儿。

第二步:用奖励做实验

为了确定是哪些渴望在驱动习惯,就要用不同的奖赏做实验。

找出习惯回路里的奖励所用时间不一定,可能几天、一周或更久。

你需要想你为什么想要做这件事儿,想得到什么。

想得到的所以事物通通算作你的预估奖励,全部列出来后通过一段时间找出其中真正的奖励。

每个奖励用对应的替代行为去得到,如果替代行为完成后过上15分钟,你对原来的惯常行为没有想法去做了,那么这个奖励就是习惯回路中真正的奖励。

第三步:分割出暗示

很多实验显示,几乎所有的习惯性暗示都可以归为以下五大类中的一类:

1、地点

2、时间

3、情绪状态

4、周围有谁

5、行为发生之前,做了什么

当每天要做这个坏习惯时,就将这五点的答案分别列出来。

坚持列几天,再看列出的数据,分析对比之后,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是什么暗示诱发了这个坏习惯。

第四步:制定计划

一旦你发现了你的习惯回路,你就找到了驱动你行为的奖赏、诱发你习惯的暗示以及惯常行为本身,这样就可以开始改变坏行为了。

用真正奖赏对应的新行为去替代回路中的旧惯常行为,然后日复一日去施行它。

当然在改变的过程中,自律性也相当重要。

也就是说你须得配合信仰继续前进,相信改变是可能的,这种信仰提供了意志力,可以让改变更加得心应手。

前期意志力带动你开始前进,后期习惯的逐渐养成便将带动你继续前进。

为了让意志力加强,可以选择加入团体。

当和团队一起奋斗时,那么改变的成功率也会大大提高。

就比如当你为考研做准备时,一个群体一起备考总是要比个人单独备考效果更好一些。

所以啊,只要有决心跟毅力,一个坏习惯也是可以转化成好习惯的。

那么,从现在开始,去改变那些不好的习惯吧。

现在开始改变,一切都来得及。

有了好习惯,不一定会成功。

但成功,一定离不开好习惯。

没有好习惯,一定不会成功。

共勉。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20多岁的你,一定要学会这个方法,悄悄拔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