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父母,做园丁,还是木匠?

——读《园丁与木匠》

魏老师在讲座中提到这本书,赶紧买了来。当时正在读《如何欣赏一部电影》,只能看着这本书在那里沉默着,心里其实很迫不及待。从4月5日到4月8日,4天时间读完这本书。

来了解下作者:[美]艾利森·高普尼克。国际公认的儿童学习与发展研究领袖首位从儿童意识角度深刻剖析哲学问题的心理学家,对于孩子的心智大脑和学习方式没人比他更了解。牛津大学心理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教授及哲学系客座教授,推翻了经典的白板说。心智理论创始人之一,也是第1位受邀就这一主题在美国心理学会开设讲座的儿童心理学家。

书名是什么意思呢?作者质疑当下常见的教养模式,就是意图塑造孩子的养育目的。作者认为养育孩子是人类工程中最根本,最深刻,最宝贵的一部分。它不是做木匠活,誓要将孩子按照明确的模样去雕琢。相反,为人父母就像在园子里种花,只在提供一个营养丰富安全稳定的环境,让各式各样的鲜花茁壮成长,旨在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强大多样的生态系统,让他们自己创造具有无限可能的未来。

看完后我揣测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针对当下盛行的管教孩子、功利化的教育孩子的理念,提出并论证自己的观点:为人父母,本质是爱。爱孩子并不是给他们一个目的,而是为他们的旅程提供给养。

但是爱永远没有那么简单,在这本书的“引言”部分,作者简短概括了本书的主要内容,重点介绍了文中阐述的两种悖论:爱的悖论和学习的悖论。作者认为这些悖论是建立在儿童本身的进化本质之上的,教养模式无法应对它们。

爱的悖论,第1种紧张关系是依赖和独立。父母和其他照顾者必须对完全依赖他人的婴儿负责,同时他们也必须将那个完全依赖别人的小生物,转化为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成年人。

第2种紧张关系来自我们对孩子的爱的特殊性。我们认为自己孩子的幸福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甚至比其他孩子或我们自己的幸福都重要。

第2个悖论:学习的悖论,与孩子向成人学习的方式有关。在一个学校教育决定成功的世界里,很多教养方式侧重于让孩子学得更多更好更快,教养模式也是大部分教育的默认模式,及成年人把孩子应该知道的东西交给他们,并由此塑造他们的想法和行为,这种想法看起来好像理所当然,但并不符合科学道理和历史规律。

第1种紧张关系是玩耍和工作。孩子是通过玩耍来学习的,玩耍在童年时期的无所不在表明他一定具有某种特殊功能,等到我们开始规划孩子的生活时,玩耍时间是最先被舍弃的。

第2种紧张关系是传承和创新。童年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允许创新和改变,而自相矛盾的,是如果过去的人类没有创新,就没有任何文化和传统可以传承。

由此作者得出一个结论:童年天然就是一个极具可变性,可能性且充满了探索,创新,学习和想象的时期,尤其是人类的童年,那么漫长就更加如此,但是我们卓越的学习和想象能力也是有代价的,在探索和运用学习和规划,想象和行动之间处处存在着权衡。

在现代的教养模式中,父母就像一个木匠。你的工作是将材料(孩子)塑造成最终产品,符合你的最初计划。混乱和变异是木匠的敌人,精确和控制力是他的盟友。作者反对这一观点,因为父母就像照顾花园的园丁,我们为植物创造了一个受保护的培育空间,和木匠做出一把好椅子,不一样的是一座好的花园会不断变化,因为它在适应不断变化的天气和季节环境,从长远来看,在这种多变灵活复杂动态的系统中成长的植物将比最精心照料的花园温室花朵更加强健,适应性更强。好父母不一定会把孩子变成聪明快乐和成功的成年人,但可以打造出强健,具有高适应性和韧性的新一代人,以更好的应对未来将要面临的不可避免,不可预测的变化。

所以作者说我们作为父母的工作并不是要创造一种特定的孩子,相反我们要提供一个充满爱且安全稳定的保护空间,让充满无限可能的孩子都可以蓬勃发展。我们的工作不是塑造孩子的思想,而是让这些思想去探索实际的所有,可能我们的工作不是告诉孩子该如何玩,而是给他们玩具,然后在孩子玩完后再把玩具捡起来,我们不能逼孩子学习,但可以让他们自己学习。

书中的正文部分其实就是对前面“引言”部分的充分的展开。一共分为8个章节,下面分别概括其主要观点。

第1章:“教养”是一种糟糕的现代发明。作者把远古时期的狩猎生活和今天的生活加以比较,指出混乱是童年的主旋律,年轻的大脑天生就要探索,成熟的大脑只负责运用。父母的爱让孩子的智力发展成为可能。养育者的工作不仅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受保护的空间,让他们探索学习并搞得一团糟,也要引导孩子从无序的探索转向有序,让他们拥有崭新的属于成人的能力,一套全新的控制系统。

第2章:童年,人类进化的关键策略。作者通过考证、物种比较,发现人类的童年比其他动物的童年要长得多。为什么要进化成这样呢?因为童年是一个受保护的特殊时期,他给孩子传递的时间已掌握他们今后作为成年人生存时所需的知识。但是但是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试图有意识的对孩子进行精雕细琢塑造是徒劳的。因为我们不可能事先知道未来的孩子将面临怎样前所未有的挑战,以我们自己的样子或者当前理想中的样子来塑造他们,可能会使他们无法适应未来的变化。灵活的学习,适应新环境,改变社会构造结构的能力,这些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第3章:爱,持续进化的保障。人类关爱的“三面手”将我们与灵长类近亲们区分开来。第1种是配偶关系,第2种是祖母这一角色,第3种被称为“异亲”。作者认为这些关键的这些关系的关键在于他们都是照顾行为本身所带来的结果。我们并不是因为爱孩子才照顾他们,而是因为照顾他们,所以爱他们。这一章的主要观点是成为一位稳定且可以提供可靠学习资源的照顾者,要被成为一位直接教导师的照顾者,更有价值。

第4章:边看边学。孩子的学习很少是通过刻意的教授来实现的。这一章作者结合实验室的研究,重点讨论了儿童模仿的本质。当孩子模仿他们的照顾者时,他们已经可以非常深刻的理解这些行为的目的和意义了,但模仿并不仅仅是理解别人在做什么,它还涉及借鉴他人的做法,然后将其添加了自己的“表演曲目”中并重新演绎。这个观点和杜威的观点是一致的。作者由此提出的观点是和孩子一起做,而不是“照我说的做”。也就是说不要教导,要示范悄悄引领。

第5章:边听边学。亲子关系中最基本的信任要比教养方法更重要。依恋模式决定孩子更相信谁。孩子是在亲密的关系中,通过开放且充满活力的对话来学习的。让孩子有机会近距离的观察,很多不同的人是怎么做事的,是帮助他们通过观察来学习的最好方法;让孩子有机会与很多不同的人交谈,是帮助他们通过倾听来学习的最好方法。

第6章:边玩边学。儿童的打闹是一种社交演练。并不是成年人为孩子建构知识,成年人需要为孩子建造一个支架,这个支架能帮助孩子自己建构知识。让孩子自发随机自主的玩耍,有助于他们学习,玩耍本身就是一种令人满足的乐趣,它是父母和孩子快乐欢笑的源泉,如果没有其他理由玩耍时的纯粹乐趣就足够了。

第7章:边练边学。成年人通常认为大多数学期是教学的结果,而探索式的自发学习是不常见的,但实际上自发学习更重要。学龄前孩子的计划任务是尽可能广泛的探索,各种可能性。学龄孩子的工作则是开始成为真正有能力的成年人,他们的计划目标是实践和掌握自身文化中的特殊技能,尤其是社交技能,而在此期间,他们仍在成人看护的安全范围内。学龄孩子热衷于掌握是学习的学习方式,而不是探索式学习。掌握式学习是关于运用已知的,而不是探索新知的。掌握是学习需要可控制的专注力。

青春期,游走在冲动与控制之间。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孩子到了青春期之后会叛逆:青春期就像童年早期一样,注定会是一个创新和变革的时期,不同的是青春期的孩子将要体验的不再是置身于童年保护期的安全环境中探索世界,相反青少年要做的是离开受保护的环境,真正靠自己去采取行动。青春期的孩子有两种不同的神经和心理系统相互作用,最终把孩子转变成成年人。第1套系统与情绪和动机有关,这个系统可以让青少年渴望达到每一个目标,实现每一个愿望,体验每一种感觉。青少年最需要的是社会性奖励,尤其是同龄人的尊敬。第2套系统涉及控制,它会引导和控制那些让人沸腾的能量。这套控制系统更养了人学习。就像我们可以为学龄前的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一样,我们也可以为青少年提供一个更抽象更社会化的环境,我们不能也不应该阻止青少年参与到成人生活紧张而忙碌的实验中去。

第8章:科技与孩子的未来。人类两大杰出的互搏能力都体现在童年时期,孩子可以向上一代学习,从观察模仿和竞争中迅速的模仿和继承父辈的技术。可以将祖辈的新兴发明当做常识,并在此基础上追求创新。孩子能够迅速有效的技能,各种发信息也是让代际创新能够被传承下去的原因,证据表明,孩子特别是青少年,正处在技术文化变革的前沿。科技之于孩子,就像阅读之于我们。关于技术的问题,暴露了传承与创新依赖于独立的悖论关系,这是为人父母的主要矛盾,我们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全面稳定安全的数码环境,但又无法控制或保证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人父母而不是教养子女是成为一座桥梁,沟通起过去和未来。

作者在后记中提到,为人父母是在一系列矛盾中寻找平衡的艺术。我们对孩子那特殊的无条件的爱,也意味着我们要对孩子的独一无二表示尊重和支持。好的父母会让孩子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童年期不断尝试和探索全新的生活和存在方式,让他们勇于冒险,风险只有在事情变坏之后才能真正被称为风险,如果孩子没有机会失败,那我们作为父母就不成功。同样好的父母也会支持孩子以未曾预料到的方式去获取成功。

这本书里值得一读的还有译者的“译者后记”:《别再“焚琴煮鹤”你的孩子了》。译者之一赵昱鲲认为这本书是他读过的最好的育儿书。木匠式父母要把孩子按图纸打造成一个工艺品,但哪怕图纸设计的再精妙,父母的打造手艺再精良,都只是在塑造孩子的外在表现,为了把这一层雕琢的好里不差,父母必然会伤害到孩子的特质风格和心理内核。园丁是父母,则致力于为孩子提供一个温暖友爱安全的环境,在孩子发展的明显有问题时,他们也会剪裁,但基本上支持孩子随着内心本性与发展的,这样培养出的孩子会有最健康的心理内核,也会有最蓬勃的特质风格,最终他们的外在表现会千姿百态而又让人喜出望外。木匠式育儿就相当于“焚琴煮鹤”,不仅会毁掉本该属于你的育儿享受,还会毁掉孩子的人生。

读完全书也有读者会疑惑:作者是不是主张我们佛系育儿呢?是不是说父母无所作为任由孩子发展?通过前面对内容的概括来看显然不是。

园丁和木匠,背后是不同的目的和观念。木匠,即现代教养模式,即对孩子的现在和未来精雕细琢,精心筹划精细管理精明控制,使孩子成长为父母心目中的那个形象,比如虎妈,哈佛女孩的爸爸等。作者更主张尊重孩子,信任孩子,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自由、创新发展的环境,使孩子成长为花园中自由舒展的植物。孔子说君子不器,现在教养模式恰恰是想要孩子成为家长眼中的“器”。而作者主张的做园丁式父母,旨在提供一个营养丰富安全稳定的环境,让各式各样的鲜花茁壮成长,旨在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强大多样的生态系统,让他们自己创作具有无限可能的未来。

这本书里,作者在论述观点的时候,把进化同时论引入进来,引入了很多的实验研究结果,也加入了自己养育孩子甚至养育孙子辈的经验,这些都是观点很有说服力。

魏老师在一次讲座中说过一句话:一个真理的对立面往往是另一个真理。不同的观念,它的产生往往是基于不同的语境和前提条件。所以我们不能完全脱离一定的语境和前提来评论一个观点的对错。

作者是在家庭教育的目的方面来讨论如何做父母的。我想她也并非批判那些努力帮助孩子提高学业成绩来提升孩子自尊自信,从而让孩子进入良性的学习循环的做法。

读完一遍之后,真的还想再继续读一遍。但现在好的做法应该是先放下,对作者的观点,慢慢地消化理解吸收,也可能有理性的批判,直到转化为自己的信念。先放一放再重读。

做园丁还是做木匠?你会从书中找到答案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身为父母,做园丁,还是木匠?)